努力成就传奇 理想铺就价值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
三年级(上) RJ
9* 那一定会很好
第一课时
语文要素
1.默读课文,能说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阅读
2.围绕故事情节展开想象,体会主人公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
资料推送
种子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
种子里面是一个小小的植物胚胎,外面则裹着一层起保护作用的种皮。种子发芽需要水分、阳光和土壤。有了适宜的水分、温度和养分,一粒小小的种子就能够发芽、生长,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朗读课文,扫清障碍。
1.会认字
生字导学
suō
缩
nǔ
努
jīnɡ
茎
jù
锯
fǔ
斧
tuī
推
zhī
吱
chāi
拆
3.多音字
zuān
钻
钻出 钻研
钻石 钻戒
zuàn
运用: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zuān)出来,雨滴打在它的脸上,像一颗颗钻(zuàn)石。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种子努力生长,成为 ;后来它希望自己会跑,被农夫做成了 ;很多年以后,它希望自己停下来坐着休息,被农夫和儿子拆开做成了 ;又过了好多年,它希望能躺下来,被农夫的儿子锯成小木片,拼成了 。
高大的树
手推车
椅子
木地板
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树想能跑来跑去,被农夫砍倒,做成了推车。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一颗种子,长成了大树。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手推车老了,被做成了一把椅子。
第四部分(第10-12自然段):农夫的儿子,把椅子拆了,做成了地板。
第二课时
阅读策略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由主人公奇特的生命历程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本文讲述了一粒种子奇特的生命历程:由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由大树变成手推车,由手推车变成椅子,由椅子变成木地板。 这粒种子神奇的生命历程体现了童话故事的丰富想象力和浪漫色彩。
复习导入
种子在追逐梦想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课文蕴含了什么道理?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精读课文
阅读课文第1段,“那一定会很好”是谁的感受?“那”指什么?
“那”指的是种子一次次的梦想。
这是种子的感受。
齐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种子有什么愿望,后来实现了吗?
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舒服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
这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过渡句:承上启下。
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
种子的生长过程
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长成大树
努力生长
齐读课文第4—7自然段,思考树有什么愿望,后来实现了吗。
高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看见人和动物在山路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树这么想着。
树怎样才能跑呢?
农夫把树砍倒了拖到自家院子里,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成手推车 服务农夫
农夫把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这里的“舒服”有什么作用?
照应前文
齐读课文第8—9自然段,思考树有什么愿望,后来实现了吗。
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它慢慢变老了,跑起来的时候,骨头会吱吱嘎嘎地响。“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就好了,那一定会很好。”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
为什么手推车之前还觉得“在山路上跑来跑去”很舒服,之后又觉得“跑来跑去”很费力?
因为手推车慢慢变老了。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年老体衰 做把椅子
齐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思考树有什么愿望,后来实现了吗。
椅子一用又是好多年。“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心理描写
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
木地板满意地舒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为什么说“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木地板觉得自己现在的状态和做一棵树时一样:能够舒展着身子,享受阳光的照射,自由自在,舒服极了。
拼木地板
铺满阳台
从种子到木地板,它经历了哪些变化?
种子 树 手推车 椅子 木地板
躺下来
停下来
会跑
站起来
从种子的经历中,你明白了什么?
有理想、有志向,并为之努力。
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了一粒种子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从一粒种子变成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教育了我们要学习大树的牺牲自我的精神,做到外表美,心灵更美,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结构导图
那一定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