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梅兰芳蓄须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梅兰芳蓄须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6 10:3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名旦之首梅兰芳 蓄须明志美名扬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 RJ
23 梅兰芳蓄须明志
语文要素
能说清楚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以及他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
学习通过具体事件塑造人物形象的写
作方法。
写作
阅读
资料推送
梅兰芳,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和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被称为“四大名旦”,他是四大名旦之首?。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打渔杀家》等。
梅兰芳


朗读课文,扫清障碍。
1.会认字
生字导学




jiū

chán

yāo

rǎo



qiān

dìnɡ

nìnɡ

yāo

wànɡ

2.多音字
nìnɡ

宁愿 宁可
安宁 宁静
nínɡ
运用:为了祖国的安宁(nínɡ),边防战士宁(nìnɡ)愿在荒凉的戈壁驻守。
yāo

要求 要挟
重要 主要
yào
运用:老师要(yāo)求同学们把重要(yào)的笔记熟练默写下来。
阅读策略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三)
——自主筛选重要信息并进行整理归纳
课文在叙述梅兰芳想尽办法拒演时,选取了多个事例,我们要根据课题自主筛选重要信息并弄清这些事件的内在联系,进行整理归纳,再用适当的词语连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侵略者演出而蓄须明志的事情。
梅兰芳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侵略者演出,所以蓄须明志。
1937年为了躲避日本人的纠缠,藏身租界。
1938年底梅兰芳避居香港,不再登台演出,将艺术让位于名族气节。
1942年香港沦陷,日本司令官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蓄须明志。
后来,回到上海,梅兰芳长期不演出,没有了经济来源,靠卖房子维持生活。一次,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侵略军的庆祝会上演出,打了伤寒针,自伤身体。
精读课文
他经历的这些危险和困难表现了什么样的精神,找出相关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
(1)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演出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
(2)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出的决心。
(4)梅兰芳斩钉截铁的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我当然更不去了。”
(3)他宁可卖房度日,也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演出。
(5)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著名画家丰子恺曾慨叹:“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
一代大师梅兰芳,
蓄须明志表衷肠。
拒演举债八年整,
梅兰芬芳四海扬。
习作要素
本文通过梅兰芳对日本侵略者一系列的拒演行为,塑造了一位视艺术为生命的大师
在国难当头之际,为了民族气节毅然抛弃自己的艺术生涯的故事。一连串的事件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突出、鲜明。
通过具体事例塑造人物形象
1.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几个具体的事件之间具有相似的特征,都能表现人物形象。
怎样通过具体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呢?
范例
课文列举的梅兰芳事例
留居香港:深居简出
香港沦陷:蓄须明志
回到上海:卖房废日
庆祝“大东亚圣战”:打针装病
抗战胜利:登台演出
结构导图
梅兰芳蓄须
分述
总结
藏身租界
避居香港
立场坚定
蓄须拒绝为日演出
勇于抗争
生活困顿
拒绝优厚条件
坚持气节
自伤身体拒绝邀请
敢于献身
民族气节令人敬佩
崇高的民族气节
强烈的爱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