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五年级(上) RJ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24 月迹
第一课时
语文要素
1.默读课文,说说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了哪里。
阅读
2.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生字导学
朗读课文,扫清障碍
1.会认字
悄
qiǎo
累
léi
袅
niǎo
嫦
chánɡ
娥
é
嫉
jí
妒
dù
瓷
cí
累
léi
lèi
累赘 果实累累
连累 劳累
运用:历经累(lěi)计数月的劳累(lèi),我们终于迎来了果实累累(léi)的秋天。
2.多音字
lěi
累计 积累
悄
qiǎo
qiāo
悄然 悄无声息
悄悄 静悄悄
运用:春天悄(qiǎo)无声息地来了,看,小草悄悄(qiāo)地钻出了地面。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的一件什么事情。?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文章重点:
中秋节的夜里
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
奶奶、我和弟弟妹妹?
寻月亮?
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
孩子们在哪些地方寻到了月亮?
月亮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镜中月:
院中月:
河中月:
眼中月:
空中月:
白道儿、半圆、爬得高、满盈、亏了
灿烂的闪着金光、哪一处的的水里都有
小小的、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
白光光的
玉玉的、银银的、大、圆、里边有东西
第二课时
阅读策略
体会景物描写——抓住文中的景物变化。
课文在描写月亮时,通过描写孩子们从不同地方看到的月亮以及月亮发生的变化,来突出月亮的美。
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也可以试着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来突出景物的特点。
精读课文
探寻月之踪
请同学们运用关键字标注法,速读全文,找出表示月亮踪迹的词语。
中堂里—院子里—院门外。
品赏月之魅
读书法点拨:请运用赏读法,找出文中你认为最能体现月亮魅力的文句,读一读,说说喜欢的理由。
变化之美、形态之美、传说之美、精神之美。
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理情绪有怎样的变化呢?
什么都不觉得满足。
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三妹是我们当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
越发觉得奇了。?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
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为什么?
不满足—
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
满足—
孩子们在寻月中得到了满足
奶奶这一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奶奶”是文章中的关键人物,中秋之夜,她给孩子们讲述美好的传说故事,她引导孩子们赏月、寻月,最终让他们得到了心理上的最大满足,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
月亮的变化轨迹
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
一切美的印迹
结构导图
月迹
中秋夜盼月
急切
追寻月迹
追寻美好
镜中月
空中月
水中月
眼中月
惊喜与失望
神奇与迷人
幽静与欢呼
喜悦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