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2早有蜻蜓立上头--图层的运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2早有蜻蜓立上头--图层的运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9-05 22:1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
早有蜻蜓立上头——图层的运用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早有蜻蜓立上头——图层的运用


授课班级
课时
1课时






Photoshop图像处理是本学期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在第一堂课上学生已学了Photoshop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本课进一步学习图层的运用,图层为Photoshop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有一定难度。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Photoshop软件学习的兴趣比较高,但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我重在启发,引导他们观察、分析和探究,在自己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帮助其他同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的示范帮助下完成任务,以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如何启动Photoshop软件,认识了Photoshop软件的界面组成,如何打开、保存PSD文件格式的特点、JPEG格式的特点、移动工具、椭圆选框工具、文本工具的使用,调整图像的尺寸,掌握了菜单中历史记录面板的使用技巧。




1.理解图层的概念。
2.掌握魔棒工具的使用。
3.掌握移动工具的使用。
4.掌握自由变换工具的使用。






学生对PS图层概念的理解并学会应用。
魔棒工具的使用。其中容差的概念以及魔棒工具使用当中,属性工具的使用,学生理解起来难点比较大,可以引导学生在实例操作中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体会当容差值发生变化时,选取的区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而达到根据图像的性质不同,选择不同的容差值。




学会魔棒工具、移动工具、自由变换工具的使用方法。
理解图层的概念。
快捷键的使用。


讲授法、举例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1、实操法
2、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课前检查
检查学生的课本,笔记本,笔的携带情况。
准备好上课需要的物品,由课代表统一检查。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图片,同时播放诗朗诵“小池”,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感受诗的氛围,导入新课,如何把一幅残缺的图画补充完整。
欣赏图画,感受意境,思考问题。
通过展示漂亮的荷塘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教学
(一)图层原理的讲解?
展示奥运五环的PSD图片,提示学生观察图片由六个图层组成,背景图层和五个分别由各个颜色的圆环组成的图片,提出图层的概念:图层就好比是一张张透明的纸,在多张纸上画了不同的东西,然后叠加起来,就是一幅完整的画。提出图层的上下顺序问题。
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理解Photoshop图层的工作原理。
通过教师的启发、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Photoshop中图层的基本知识,抓住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理解图层的基本原理,掌握操作要领。
(二)启动Photoshop软件,打开素材当中的“蜻蜓.jpg”和“荷花.jpg”用魔棒工具将蜻蜓抠选出来。在工具条中找到“快速选择工具”和“魔棒”工具按钮,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选择“魔棒工具”。
此处学生注意观看教师的演示与讲解,回答提出的问题,同时认真的思考。
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方法,理解操作的原理,进行实际的操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在使用魔棒工具进行抠图的过程中,提出魔棒工具的属性选框,提出容差的概念,容差就是允许的颜色差异。如果将容差值设置得小一些,选择的范围就会变得小一些,如果将容差值设置得大一些,则选择图像的范围就会大一些,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像的特点,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当容差值设置得不同的时候,选取图像的范围发生相应的变化。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
学生观察操作演示,然后打开荷花和蜻蜓两幅图片,进行抠图和移动操作。
通过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理解魔棒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注意工具下面的属性选框的使用方法。
把蜻蜓移动到荷花图片上之后,引导学生发现蜻蜓的大小与背景荷花的大小是不成比例的,从而提出改变图像大小的概念,演示自由变换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提出直接使用快捷键的操作方法,在拖动控制点的同时按住Shift键可以在拖动的同时不改变图像比例。
观察教师演示操作之后,使用“自由变换”工具改变蜻蜓的大小,同时改变蜻蜓的角度,使其与背景图片完美结合。
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熟悉菜单中工具的使用,快捷键的使用,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操作
练习
提出问题,展示“篮球运动”“篮球”,“排球运动”“排球”四幅图片,运用“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将“篮球”添加到“篮球运动”图片中,在操作过程中,引入在反选操作后,篮球图片中篮球与阴影部分都被选中,此时单击“从选区减去”按钮,再用魔棒点击阴影区域,就可以将篮球对象单独抠选出来了。
学生实际操作“篮球”图片的抠选,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阴影部分的抠选要使用魔棒工具中的属性菜单,才能达到抠选出所要图形的目的。
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问题,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进一步体会工具的属性菜单的重要作用。




课后将“排球运动”和“排球”两幅图片完美结合,同时存储为学生名+排球运动为文件名的JPEG文件,最后保存文件。
课后操作,巩固本课学习成果。
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同时复习上一节课当中的保存文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还将更多的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分组讨论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增强自主学习,借助网络提高学习能力,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