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关注人口老龄化
主题:《调查中问谁?》
活动三: 你来设计:
为了了解双流县东升镇五洞桥社区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你准备选取哪些调查对象?(问谁?)
活动三:你来设计:
为了了解双流东升五洞桥社区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你准备怎么收集数据? (问谁?)
在统计学上,抽样的方法很多
活动四:
组内讨论:
1、修改完善小组对调查对象的设计
问卷调查设制原则:
活动主题:调查中问谁?
希望各小组进一步修改完善调查方案,进行补充调查
第二阶段:制定调查方案,明确成员分工
第三阶段:展开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第四阶段:小组内自行整理和分析数据,形成初步结论
第五阶段:班内交流讨论,完善方案和调查.
第六阶段:完成调查报告
第一阶段:选题指导,确定主题
大家感兴趣的主题:
关注热点话题:
林恩圻组:人们对“二胎政策”的看法
关注老年人心理类:
赵予康组:老年人心理状况
宋艺迪组: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蒋璐羽组:关照度不够,对老年人的情绪影响
关注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类:
郑肖阳组:老人对社会保障的满意程度
顾宇航组:人口老龄化之养老金够用吗?
黄榆茜组:人口老龄化之养老方式情况
1、访问
2、问卷调查
3、网络搜索
另:查阅书籍、电话咨询、试验法
收集数据的方法:
4、实地考察
活动一:小组汇报
郑肖阳组
黄榆茜组
郑肖阳组:
主题:老人对社会保障的满意程度
调查的对象: (问谁?)
黄榆茜组:
主题:人口老龄化之养老方式情况
调查的对象:(问谁?)
活动二 班内交流:
1、选取对象太单一,不能说明整体情况
2、选取对象的数量不够
调查对象的选择(问谁?)
决定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
要注意选取对象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且容量不能太小
2、哪一组能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映月湾小区老人共30人
调查双流区棠湖公园旁健身场中的15名老人
双流广场上的15名老人
双流大成天府锦绣中的8名老人
空港16区中的7个老人
温江区五环广场体育馆中的15名老人
成都市华阳镇双兴名居中的15名老人
成都市武侯区星语双城小区中的15名老人
共调查100人
1、两个组所选取的对象各有什么特点?
一则来自网络的数据
方法一: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查找老人信息,假设有600人,在无序的情况下将这600人编号,抽签产生10%(60人)的名单,对名单中的老年人调查
在统计学上,这种抽样方式叫简单随机抽样
(保证了每一个老人
被抽到的可能性相等)
需调查对象数量大,难以或无法逐一调查
抽取其中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
(生活中常用
的调查方式)
样本
抽样的设计是决定调查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将600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如按姓氏),进行等距分组,如分10组,每组600÷10=60人,从每组中随机产生6人,共产生6*10=60人,对这60人进行调查
在统计学上,这种抽样方式叫等距抽样(或系统抽样)
方法二:
感兴趣可以下来
作进一步了解
延伸阅读:教材162页
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调查预测失败之谜
2、班内交流:对比修改前后,谈谈你修改的理由
1、围绕调查目的,充分考虑调查对象可能的情况,便于反映和分析问题,避免产生无效调查.
2、设问准确,要与所设答案关系吻合,且避免使用不明确的词,如“多”,“严重”,“好”之类的.
影响调查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抽样的设计
抽样是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且要有一定的容量
下节课的主题:如何更好得整理和分析我们的数据
这次同学们走进了生活,通过老龄化的话题体验了调查活动,全面感受了收集数据的过程,初步经历了整理和分析数据,通过数据同学们了解不少社会现状,感触及收获剖多,但数据收集的方案需要优化
老师的感想:
老师的希望:
同学们在讨论
制定调查方案
同学们的课内活动
马明阳、干恭义在调查
陈婉馨在调查
同学们的校外调查活动
郑肖阳在小区调查
黄榆茜在棠湖公园健身场所调查
同学们的校外调查活动
夏韬在映月湾小区调查
马明阳在调查
同学们的校外调查活动
何美霖组在调查
王曦在调查
同学们在网络上
收集的资料
小组的调查方案
同学们的个人活动记录表
同学们设计的调查问卷
郑肖阳、夏韬组
何美霖、蒋璐羽组
以下为问卷调查表(如图)
林恩圻、王曦组
黄榆茜组
我们组对问卷进行了整理:
(原卷)
(采用记正字的方法进行整理)
活动感想
通过这种调查实践活动,我们增强自己的胆识,深入了解了老人们的内心。通过老人的口中他们的儿女对他们的关心程度也让我们更加关心自己家里的老人,让他们每天过得开心。
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