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7 20:4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纷繁的史料堆积之下、复杂的历史事件之中,总有一条内在的历史脉络,隐含着内在的历史逻辑。历史教师的作用就是努力厘清历史脉络,将“人”的历史讲出来。
二、教材分析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节内容上承《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从横向上以最后一个观察角度即文化维度来介绍这一历史时期,从而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角度一起全方位构筑起辽宋夏金元的概貌。从纵向上看,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上承魏晋至隋唐五代,下启明清,尤其是两宋文化,既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又因其独具创新而对后世影响深远,具有承上启下的突出作用,其中的突出范例即为新儒学——宋学及其后理学的创立和发展。
本课教材从四个方面展现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发展,分别为儒学的复兴、文学艺术、科技、少数民族文字,同时分别对应文化发展的四个新变化——学术上佛道儒的合一、阶层间雅与俗的共赏、地域上中西方的互通、各民族文字的借鉴与影响。从正文篇幅上看,本课叙述重点为“儒学的复兴”,但与其他三目篇幅相差不大;“少数民族文字”一目的叙述较为具体,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观察角度。
三、教学主题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新变化:立体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历史的通史学习,学生大致上有辽宋夏金元各政权更迭的先后印象,但记忆并不准确,对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也了解较少,史实不清。但在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新发展有所了解,可借助“最近发展区”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六、教学目标
本课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根据这些要求及教材内容,本课的目标包括:
1.运用时空定位,理解两宋文化辐射周边、影响后世,认识两宋文化是了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新变化的聚焦点。
2.通过史料分析,了解这一时期学术上佛道儒合一、文艺上雅与俗共赏、科技上中西域互通、文字上各民族借鉴的情况,理解辽宋夏金元文化的新发展,培养对这一时期先人的创新意识的认同感。
3.结合辽宋夏金元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分析这一时期文化新变化的原因,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成就的自豪感,提升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与信心。
七、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两宋新儒学是学术上的交流与融合
教学难点:理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新变化是在学术、文艺、科技、文字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
八、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从明、暗两条教学线索入手。明线为辽宋夏金元文化发展的四个新变化:学术上佛道儒的合一、阶层间雅与俗的共赏、地域上中西方的互通、各民族文字的借鉴与影响。暗线为“新儒学的内容、特点和影响”,以此作为串联起其他各目的内在线索。
九、教学活动过程
【课堂导入】
步骤一:时空定位,聚焦两宋。
学生活动:结合辽宋夏金元政权更迭的时间表和空间示意图,推测空间上两宋文化可能辐射周边,时间上两宋文化可能影响后世。
步骤二:给出材料,引出主题。
材料1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
材料2
(宋文化)既是中华文明历史积累的产物,又是宋人全面创新、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高峰。
——杨渭生等:《两宋文化史》
教师活动:请学生结合材料的关键词说明除时空因素外,聚焦两宋文化来了解本课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引出本课主题:聚焦两宋,了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新变化。
教学设计意图:本课的学习可以聚焦两宋文化,不仅因其在时空定位中辐射周边、影响后世,更因两宋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高峰,既因积累而承前,又因创新而启后。教师通过呈现简单的时空图示和简短的两段材料,从“两宋文化”“新变化”两个关键词切入本课,加深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印象和理解。
【学习任务】
1.导入学习任务一::如何理解两宋儒学的发展反映了学术间的交流与融合——佛道儒合一?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
材料3
(理学或道学)中人感觉到儒家的道理浅近简单,不足与佛教、道家之玄妙境界相抗,故都努力吸收佛教、道教的教义最抽象的部分、最玄远深奥的部分,用来对儒家经典(特别是四书)给予新的注释以使儒家的义理愈益玄学化,其主要目的则是要配合政治上的统治,……使人们从逃避现实的出世法又回到讲求人事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入世法,……从不关心国家民族的兴亡又回到讲求尊王攘夷、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上去。
——邓广铭:《辽宋夏金史讲义》
材料4
(两宋)新儒学以儒家为宗,吸收佛、道诸家的有益成分,指宋学及由宋学衍生出来的道学(宋室南渡后兴盛起来的理学)。
——杨渭生:《两宋文化史》
材料5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
设置问题链:
①结合第8课已学知识和本课导语,分析为什么北宋需要复兴儒学?
②结合本课导语,分析北宋儒学复兴运动的目标?
③结合材料回答,为实现目标,两宋儒学是如何进行自我改造的?
④结合材料和课后“问题探究”,如何理解程朱理学之“理”?由此分析南宋以后程朱理学受官方尊崇的原因?
⑤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两宋新儒学之“新”?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
①回顾第8课“三国至隋唐时期佛、道的发展与盛行”以及“佛道对儒学的影响和冲击”,再结合本课正文第一句,理解北宋复兴儒学的必要性。
②仔细阅读本课教材的导语,根据教材“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理解北宋复兴儒学实为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③仔细阅读材料,理解两宋新儒学将儒、道、佛合一。
④仔细阅读教材正文与课后的“问题探究”,对材料5进行分层阅读与分析,理解:程朱理学之“理”从宇宙观来说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是世界的本原;需经“格物致知”的方法论才能实现理学的人生观——“存天理,灭人欲”,成为洞察“理”的“圣人”。同时,结合材料3和课后“问题探究”的其他材料,由此分析南宋以后程朱理学受官方尊崇的原因:“理”的内涵是三纲五常,有利于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⑤仔细阅读教材,结合儒学复兴的背景理解两宋新儒学之“新”在何处?
两宋新儒学融合了儒、道、佛思想,由汉学以来注重章句训诂(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转向研究义理,注重心性修养,使儒学抽象化、哲学化。
教学设计意图:本环节内容为本课的难点。教师以问题链的形式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地推进课堂生成,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时期儒学的复兴,有助于本课难点的突破。教材中的正文表述较为精炼,需要结合课前的导语、课后的问题探究中的材料来加深理解,教师适当补充史料作为支撑,以较为精炼的两段史料实证两宋新儒学发展的表现,体现了两宋的创新精神,例证了儒学的复兴和新发展是这一时期在文化学术方面的新变化,同时为接下来学习任务的展开做铺垫。
2.导入学习任务二:如何理解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反映了阶层间的交流与融合——雅与俗共赏?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
材料6
宋代理想的儒家类型是“通才”,一个人同时是学者、诗人和政治家,可能还是哲学家、画家。
——[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7
自范仲淹、欧阳修开创宋学,至熙丰年间(1068-1085),这一时期出现了宋代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派有:王安石新学、司马光朔学、苏氏(三苏)蜀学、张载关学、二程洛学、邵雍象数学、周敦颐濂学。
——整理自杨渭生等:《两宋文化史》
材料8
(宋代)几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因此城市中就聚集了社会的领导阶层,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了市民化的特征。
——[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9
(元代)一批有创作激情的文人与民间艺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伤怀感世和人生感触促使他们以写作杂剧为寄托。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
材料10
数据图:《宣和画谱》所载宋前及宋朝各科作品总数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
根据材料可知:宋学的代表人物中,有五位属于古文运动的“唐宋八大家”。这既可说明文史哲一家,也可看出不仅在学术上,在文学等其他方面也同时出现了两宋的文化新气象。
根据教材,学生首先明确宋元文学的新气象包括词、曲、话本等方面,宋元艺术的新气象包括书法、绘画等。再分析教材表述,理解:①宋元文艺的新发展体现了怎样的共同特点?②新文艺发展的背后反映的是怎样的社会发展趋势?从而可知:文学艺术的新发展体现了宋元社会、物质生活的新气象:阶层间的交流与融合在加强,雅与俗共赏的趋势增强。
教学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宋学与文学的关联性过渡,使学生理解宋元文化新变化在文艺上的表现,体现了文化涵义的广泛性,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同时学生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初步理解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这句话的含义。
3.导入学习任务三:如何理解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反映了中西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
材料11
理学家们宣扬的“格物致知”精神,促使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真的考察,以了解其本质,从而在社会上营造了追求科学的理性主义氛围。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
材料12
图:四大发明向外传播时间表
材料13
天文历法是元代中国科技在文明交流中发展最明显的领域。……到元代统一中国后,吸收了这一时期传入的西方历法的长处而使元代中国的天文历法水平领先世界。
——华林甫、胡恒:《中华文明地图》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
结合材料11,理解“理学家们”的格物致知是一种科学精神,促进了宋元时期科技的新发展。同时结合教材,了解宋元科技新发展主要为三大发明的成熟、北宋沈括及《梦溪笔谈》、元朝郭守敬及《授时历》三个方面。结合材料12和13,理解宋元的科技发展体现了中西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材料与教材的“史料阅读”,学生加深了对学习任务一“理学之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从而理解科学技术与文化新发展的关联性,使本课的学习任务串成一线,富有逻辑。
4.导入学习任务四:如何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的文字反映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
材料14
我们研究宋史,更确切地讲,应是包括辽、宋、夏、金史,亦即十世纪至十三世纪的中国史。研究宋代文化,理所当然地应包括宋与辽、夏、金以及宋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之间的文化融合与交流。
——杨渭生等:《两宋文化史》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
通过材料,理解本课虽聚焦两宋,但只是作为课堂的切入点,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应当同时反映出各地区和各时期的文化新发展。而少数民族文字可作为一个文化观察角度,来理解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新的文化融合与交流。
通过阅读教材,认识到:辽夏金的文字模仿了汉字,成吉思汗尝试以畏兀儿族的文字来拼写蒙古语,忽必烈及后来的元朝统治者则希望改制藏文字母,以八思巴字拼写各民族语言。这些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与发展可清楚地反映这一时期各民族新的文化融合与交流。
教学设计意图:教师补充材料,指明了本目内容“少数民族文字”与本节内容的关联性,加深学生对文化融合与交流的理解,并以“少数民族文字”来作为新颖的文化观察角度,加强本课的逻辑性和主题性。
5.导入学习任务五:结合前三课和本课的已学知识,请从政治、军事、经济角度谈一谈如何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新变化?
学生活动:阐述自己对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有诸多新变化的原因和理解。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认识进行互动评价。
十、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水平】
水平1:能够意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能够认识到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峰期,并且能依据一定的时空观念认识到两宋文化辐射周边地区、影响后世深远;能根据本课主题建立起本课内容的基本框架;能依据教材和史料尝试从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能联系已有知识,从政治、军事、经济角度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呈现文化新变化的原因;能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成就的自豪感,表现出对文化创新意识的认同感。
水平2:能够理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能够从时空角度分析理解两宋文化是了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新变化的聚焦点;能以一定的逻辑关系厘清本课主题与本课内容的关联性;能利用教材和史料的有效信息对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新变化加以描述;能联系已有知识,从政治、军事、经济角度分析辽宋夏金元时期呈现文化新变化的原因和表现;能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成就的自豪感和对文化创新意识的认同感,提升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与信心。
十一、教学反思
本课的课堂教学难点主要有:时段跨度较大,内容含量较多、理解较难,各目较为分散,教材主题不突出。因此本课教学亟需确立明确的课堂教学主题,在一课时的容量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取舍和整合,并在课堂主题下对各目进行逻辑梳理。只有明确课堂主题、厘清逻辑脉络,才能将教材与补充的史料有机结合,才能有效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