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是朋友
教学目标:1.有感情演唱歌曲《永远是朋友》。
2.知道自己的声音是自己的资源。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体会用气唱歌。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自带一件乐器,那就是我们的声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两个声音完全相同的人。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就没有两个声音完全相同的人。
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巨大资源,声音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开发利用自己身上的这个资源,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听音游戏,游戏的名称叫做听声音找朋友。
(播放课件)请你仔细听一听,这是班级里哪个同学的声音,他的声音有什么特点?用一个词来形容。
2游戏环节听声音找朋友
二过渡语:
声音是每个人的第二名片,是我们自己的好朋友,说到朋友这个词,我想到一个人,就是我们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他在北京APCE大会上的主题演讲引用到一句歌词“朋友多了路好走”,这句歌词是出自歌曲《永远是朋友》,歌曲是这样唱的:教师范唱。
三学习歌曲
简介歌曲的北京,并播放由毛阿敏演唱的歌曲《永远是朋友》。
找出歌曲中的反复记号:
① ||: A :||
实际演唱或者演奏 A A
② D.C.
从头演唱或演奏
说说毛阿敏的声音的特点。
有磁性、 厚重、 宽广、 有力量、 音量大。
4.跟琴伴奏练唱歌曲,
5.练习用气唱歌:找到气息的发力位置,用闻花的方式练习呼吸,用吹手指的方式感受气息。
三 声音找朋友游戏
挑战者蒙着眼睛,凭歌声在一群人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游戏规则:
找到自己的一个好朋友,一个人唱,一个人听,唱的同学演唱一段永远是朋友,听的同学要在一群人中分辨哪个是自己好朋友。
四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音乐课的重点放在学唱歌曲,理解欣赏音乐上,可是确忽略了学生自身声音资源的挖掘和培养,既然我们的教学目的,一切是为了孩子,我们就要不断的帮助学生思考并认识自己是谁?自己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那些和别人不同的特点是孩子们身上的巨大宝藏,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主要是唱歌教学,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越来越不愿意当众唱歌了,六年级的孩子喜欢听,不愿意唱,尤其是独唱 ,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自信?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自己跑调,还有一部分他们觉得自己的声音不好听,不喜欢自己的声音,意味着对自己的不自信 ,不自信是人类失败的根源,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永远是朋友这首歌,通过对不同歌唱家声音的对比,使学生发现,每个人是声音都是不同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声音,发现自己的身体资源,引导他们关注自己,肯定自己 ,这样,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孩子们才知道自己是谁,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