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民主革命先行者(
)失志以革命手段推翻(
),建立共和国。1911年的(
),终于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入(
)的手中。建立起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孙中山
清政府
辛亥革命
君主专制
袁世凯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北洋政府”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1916年
1912年
1928年
袁世凯统治
军阀割据混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袁世凯接替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曾公开表示“发扬共和之精神,荡涤专制之瑕秽”。
袁世凯
孙中山
但很快背信弃义,开始复辟帝制
一
袁世凯活动大事记:
①破坏责任内阁制。
袁世凯复辟帝制
国民党反袁大事记:
①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一
袁世凯活动大事记:
①破坏责任内阁制。
袁世凯复辟帝制
国民党反袁大事记:
①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②刺杀宋教仁
②宋教仁准备北上组阁
一
袁世凯活动大事记:
①破坏责任内阁制。
袁世凯复辟帝制
国民党反袁大事记:
①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②刺杀宋教仁
②宋教仁准备北上组阁
③镇压国民党
③二次革命
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此案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宋教仁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
一
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3年10月,国会选举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袁世凯派出千名军警,谎称“公民团”,包围会场进行逼选。前两轮投票后,袁世凯未获得当选的法定票数。“公民团”就把住门口,不许议员回家吃饭,大喊“今天不选出我们中意的大总统,就休想出会!”议员们被逼无奈,违心投票,袁世凯勉强当选。公民团大呼“袁大总统万岁!”离开会场。此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
自国体问题发生以来,所谓讨论者,皆袁氏自讨自论;所谓赞成者,皆袁氏自赞自成;所谓请愿者,皆袁氏自请自愿;所谓表决者,皆袁氏自表自决。所谓推戴者,皆袁氏自推自戴。
——梁启超对“选举闹剧”的讽刺
一
袁世凯活动大事记:
④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袁世凯复辟帝制
国民党反袁大事记:
一
袁世凯活动大事记:
袁世凯复辟帝制
国民党反袁大事记:
⑤下令解散国会
⑥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⑦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⑧接受“二十一条”
日本帝国主义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各国无暇顾忌中国的时机。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觐见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文件内容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这些条款称中日“二十一条”,后经中日协商,袁世凯接受并承认了“二十一条”。
一
袁世凯复辟帝制
⑨袁世凯称帝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建立了中华帝国,并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最终于1916年1月1日举行登基大典。洪宪帝制标志着袁世凯的复辟逆流达到高潮。
一
袁世凯活动大事记:
袁世凯复辟帝制
国民党反袁大事记:
⑧接受“二十一条”
⑨袁世凯称帝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1)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是什么态度?(2)对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人们又做出怎样的反映?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宣言》
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护国战争爆发
一
袁世凯活动大事记:
袁世凯复辟帝制
国民党反袁大事记:
⑨袁世凯称帝
④护国战争
1916年1月1日—1916年3月22日称帝83天的袁世凯被迫宣告退位。6月6日病逝。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经过:
结果:
意义:
时间:
主要人物:
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它挫败了袁世凯的复辟阴谋,使(
)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护国战争
袁世凯宣布撤销帝制,恢复中华民国
1915年
二
军阀割据混战
1、北洋军阀的分裂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很快分裂它们为争夺北京中央政权和各省地盘展开激烈角逐。
观察下图: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并结合教材,完成下表。
派系
代表人物
控制区域
依靠国家
直系
江苏、江西、湖北
英、美
皖系
皖、浙、鲁、闽
日
奉系
日
滇系
云南、贵州
英、美
桂系
陆荣廷
英、美
晋系
阎锡山
日
冯国璋、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东北三省
唐继尧
广东、广西
山西
军阀割据
二
二
军阀割据混战
1、北洋军阀的分裂
①三大派系:直系(冯国璋)
皖系(段祺瑞)
奉系(张作霖)
冯国璋
段祺瑞
张作霖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农村劳动力减少,田地荒芜,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发展
兵员军费大幅度增加,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
一、二次革命
二、军阀割据
二、护国战争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北洋政府:
国民党:
对内:
对外:
反对:
维护:
总结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为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孙中山又领导了(
)、(
),推翻了(
)的复辟帝制,但中国仍然处在(
)割据混战的动乱之中。正如孙中山临终时所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袁世凯
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