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1.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哪里?
2.古埃及有哪些文明成就?
3.最大的金字塔是什么?
4.古埃及的国王被称为什么?拥有哪些权力?
知识回顾
新课导入
(古代空中花园想象图)
巴比伦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在公元前6世纪由巴比伦国王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修建的。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总周长500多米,园中种植了许多来自异国他乡的奇花异草,并设有灌溉的水源和水管,从远望去,花园就像在天空中一样(可惜空中花园现已不复存在,但是,也体现了古巴比伦先进的建筑技术)。
在古代两河流域,还为人类留下哪些宝贵的文明财富呢?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古代两河流域。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2、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国家出现、初步统一和强盛、灭亡)
3、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4、《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地位、内容和影响。
自主预习,在书本找出并勾画出以下内容:
新月沃地
“两河”是指?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与早期文明产生的关系?
观察
《古代两河地域地图》,结合书本
和世界地理知识,思考: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
1、地理环境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位于亚非大旱地区,自然环境其实并不算优越。北部丘陵地带雨量相对较多;南部地势低洼,多沼泽,除了洪水泛滥季节外,雨量一般较少,呈干旱状态。由于河源地区高山积雪定期融化,每年3月至7月是两河流域的洪水泛滥季节。
由于这样的自然条件,该地区农业生产在洪水泛滥季节需要排涝,其他季节则又依赖人工灌溉,这样一来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很早就开始修渠筑堤。这种巨大的水利工程,绝非一家一户所能完成,它需要较大范围内人们的集体协作。这样,人们的相互往来和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从而推动了两河流域国家的形成。
2、文明发展历程
1、国家出现:约公元前3500年,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混战)
2、初步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初步实现统一
3、强盛: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4、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所灭。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进程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400年
公元前18世纪
产生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两河流域初步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建立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
公元前1595年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绘制两河文明时间轴)
苏美尔人,是历史上两河流域早期的定居民族。他们所建立的苏美尔文明是全世界已知最早产生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约结束在公元前2000年,被阿摩利人建立的巴比伦所代替。
知识拓展:文明起源苏美尔
阅读书本P7“相关史事”,苏美尔人为两河流域文明作出了哪些贡献?
(1)文字:楔形文字
3.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发明者:
发明使用的区域:
楔形文字发明的作用:
苏美尔人
古代两河流域
有力地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拓展:世界上独立形成的三种古老的文字比较表
古老文字
各自特点
共同点
发源地
形成
时间
发明者
构造特点
书写材料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甲骨文
尼罗河流域
前3000年左右
古埃
及人
“画成其物”
芦管削尖为笔写在“纸草”上
两河
流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苏美
尔人
笔画像
楔子
削尖的芦苇秆、骨棒作笔,在泥版上写字
黄河流域(殷墟)
(公元前16-11世纪)商朝
中国商朝人
“刻成其物”
刻在龟甲、兽骨上
1、都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
2、都有读音;
3、是三地人们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苏美尔人制定了阴历,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的天数差距。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定。今天通用的公历是由苏美尔人制定的阴历发展而来的。
(2)历法:阴历
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时代,数字以楔形文字表达,分“个位”和“十位”。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如1小时等於60分;1分等於60秒;角度制等。
(3)数学:60进位制
汉谟拉比的统治措施:
①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②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③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目标导学二:古巴比伦王国
问题:汉谟拉比是如何建立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
材料一:汉谟拉比拥有一套高效率的官僚体系,各种官吏由国王本人任免。各行省和城市总督的重要职责有:管理王室土地;对合法占有的土地给予保护,对非法占有的土地子以没收;出租王室土地,征收各种租税。
材料二:国王或中央政府对地方法庭实行监督和控制。汉谟拉比建立了严格的军事制度……亲自掌管军队大权,他可以任意调拨军队。……他把神庙经济完全纳入王室经济,使其成为王室经济的一部分。……汉谟拉比还控制了地方神庙的收入。
思考:完成统一后,汉谟拉比是如何管辖他的国家的?
实行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三:他自称“天神安努与地神恩利尔所宠爱之人”,“恩利尔所任命的牧者”,“战神萨巴巴的堂兄弟”及“众神之王”,其权力得自享有统治全人类大权的马尔都克的神授。
材料四:灌溉农业在两河流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汉谟拉比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汉谟拉比在位的第8、9、24、33年都是开凿运河之年、兴修水利之年,尤其是第33年重凿的“安努与恩利尔所宠爱的汉谟拉比运河”,工程浩大。
神化自己
兴修水利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古巴比伦城想象图
汉谟拉比
建立庞大的王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
(4)政治: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半部
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阳神,左
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
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
《汉谟拉比法典》
(5)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概况:法典被刻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一座神殿里。
石柱上部是一幅精致的浮雕,太阳神正在把象征国王权力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具体条文,使用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太阳神正在把象征国王权力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的浮雕实际在宣扬什么思想?
君权神授
目
的:
制定者:
地
位:
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汉谟拉比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内容:
(三)《汉谟拉比法典》
使用的文字:
楔形文字
三、《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一:
第一九九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实价之一半。
第十五条
自由民将宫廷之奴或婢,或穆什钦努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
第二八二条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材料二:
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三、《汉谟拉比法典》
第一一七条
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奴,则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3年,至第4年应恢复自由。
第一四一条
倘自由民之妻居于自由民之家而存心他去,处事浪费,使其家破产,其夫蒙冤,则她应受检举,倘其夫决定离弃之,则可离弃之;在其他去时,其夫得不给她任何离婚费。倘其夫决定不离弃之,则可另取他妇,而此妇应该留夫家,作为女奴。
材料三: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有绝对权威。
三、《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四:
第九十九条
倘自由民以银与自由民合伙,
则彼等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
第一00条
塔木卡[大商人]以银与沙马鲁[小商人]经营买卖,令其出发,而沙马鲁应在旅途中.....使委托彼之银获利,倘沙马鲁于所至之处获利,则应结算所取全部银额之利息,而后应计算自己的日期,以偿还塔木卡。
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a.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c,经济领域: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第203条,第205条)
如果奴隶告其主人云“你不是我的主人”,则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然后主人可以割掉奴隶的耳朵。(第282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处死刑。(第6条)
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看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据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第25条)
如果自由民毁损任何自由民的眼睛,则应毁其眼睛。(第196条)
如果自由民折断自由民的手足,则应折其手足。(第197条)
阶级歧视
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
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实质:
是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
律,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意义:①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重要资料。
②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③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想一想
三、《汉谟拉比法典》
自然
环境
位置
气候
河流
新月沃地
文明历程
政治:君主专制制度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文字:楔形文字
数学:60进位制
历法:太阴历
文明成就
课堂小结
1.两河流域的两河是指( )
①尼罗河
②幼发拉底河
③底格里斯河
④恒河
⑤印度河。
A.
②③
B.
④⑤
C.
①⑤
D.
①④
A
例题与训练
2.当你漫步于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
A.
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
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C.
两河流域,拉丁字母文字
D.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D
3.第282条,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该条款出自( )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伦王国
C.
古代印度
D.
雅典城邦
B
4.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
①象形文字
②楔形文字
③阿拉伯数字
④《汉谟拉比法典》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