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知道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运用史料结合的方法提高了解和研究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孙中山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
难点:三民主义内涵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说一下《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复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说过: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去感受伟大人物为国为民所做的贡献及其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
二
新课教授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结合教材第一段内容及人物扫描,对孙中山先生进行较详细的介绍。
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试图用表格归纳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革命活动
思想转变
1894年,在变法自强等改革建议遭拒之后,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建立组织
1894年11月,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
组织起义
1895年10月,组织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被迫流往国外并在日、美、英进行社会考察,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
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教材并回答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出现了哪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著作,成立了哪些革命团体,他们共同的影响是什么?
提示:著作有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成立的革命团体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和日知会;他们的共同影响是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原因)。
提示:①《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②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③革命团体纷纷成立;④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3.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教材,并试图用表格的形式归纳同盟会的相关信息。
同盟会
信息
内容
时间、地点
1905年、日本东京
组织基础
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
政治纲领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领导机构
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机关报
《民报》
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影响
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4.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提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长期从事武装反清斗争。他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
5.三民主义是什么呢?如何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
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前提)对应的是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任务是推翻清政府统治;民权主义(核心)对应的是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创立民国”,任务是推翻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补充和发展)对应的是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平均地权,任务是解决土地问题。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学习西方制度的革命活动。他们撰写文章、组织革命团体,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并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还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从此,中国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作业布置
完成《高分突破》第43页----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