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8 17:2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导入新课
在计算时间的时候,我们都知道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这种进位方式被称为60进位法。你知道60进位法是什么人发明的吗?这些人还创造了哪些辉煌灿烂的文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2. 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基本情况及其著名的国王汉谟拉比。
4.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阶级属性;认识到法治的历史源远流长。
1.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形成。
3.知道《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学习目标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相当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两河对文明的影响
南段之间的土地虽然异常肥沃,但仍然少不了灌溉,因为这里每年几乎有八个月不降雨,每年春天降下的暴雨来得太晚,根本赶不上浇灌在4月份就必须收获的主要农作物。——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两河流域气候干旱少雨,因此农业发展主要依靠人们修建的灌溉系统。
陆续出现了若干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公元前3500年
实现了初步统一
公元前24世纪
强盛: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被北方的赫梯人所灭。
公元前1595年
3.两河流域文明发展概况
公元前18世纪
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通常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泥版上写字。由于这些字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叫做“楔形文字”。
01
阴历
苏美尔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354天,并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
02
60进位制
六十进制是以60为基数的进位制,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古闪族,后传至巴比伦,流传至今仍用作纪录时间、角度和地理坐标。
03
4.两河流域文明的科学文化成就
01
02
4.两河流域文明的科学文化成就
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设置闫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的天数差距。
崛起:
鼎盛:
二、古巴比伦王国
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崛起:
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鼎盛:
二、古巴比伦王国
“一个时期集中力量打击一个主要敌人。”
思考:结束材料分析完成统一后,汉谟拉比是如何管辖他的国家的?
材料一:汉谟拉比拥有一套高效率的官僚体系,各种官吏由国王本人任免。
国王或中央政府对地方法庭实行监督和控制。汉谟拉比……亲自掌管军队大权,他可以任意调拨军队。……他把神庙经济完全纳入王室经济,使其成为王室经济的一部分。
材料二:他自称“战神萨巴巴的堂兄弟”及“众神之王”,其权力得自享有统治全人类大权的马尔都克的神授。
材料三:汉谟拉比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汉谟拉比在位的第8、9、24、33年都是开凿运河之年、兴修水利之年。
君权神授,神话自己。
实行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
重视农业,兴修水利。
汉谟拉比
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任君主,在一系列战争中他击败邻国,将巴比伦的统治区域扩展至整个两河流域,从而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全盛。
汉谟拉比几乎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门,直接掌握军队。他极力神化自己,自称“众神之王”。汉谟拉比还大兴水利,他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汉谟拉比死后,国内各种矛盾激化,许多地方发生暴动,国力逐渐衰落。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赫梯人灭亡。
古巴比伦城想象图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者:
2.目的:
3.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现存法国巴黎卢浮宫
自乌尔第三王朝以来,好隶制私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关系日趋复杂。为了维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伊新、拉尔萨等邦都曾制定法典以代替过去不成文的习惯法。汉谟拉比即位后,便吸取以前各邦的立法成果,并结合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制定法典。法典大概在其在位第30年后刻石颁布。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个黑色玄武岩柱上,岩柱高2.25米,上部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岩柱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用楔形文字镌刻的铭文。
汉谟拉比
为了维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a.社会等级:
b.家庭奴隶制:
c.经济领域:
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相关史事
《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场带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
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
5.《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是代表奴隶主阶级意志的法律,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6.特点: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古代两河流域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据说,新巴比伦的一个国王为满足王后的思乡之情,在宫中修建了一座空中花因,园内种满奇花异草,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伊朗高原上兴起的波斯帝国消灭。
知识拓展
古代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文明
地理位置:
《汉谟拉比法典》:
科学文化成就:
课堂小结
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阴历、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象征。
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牛刀小试
1.《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着的文明古国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代中国
2.我想研究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奴隶社会的情况,请你告诉我应选哪个作为素材(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论语》
B
C
3.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国王是( )
A.亚历山大 B.胡夫
C.阿育王 D.汉谟拉比
4.《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这表明该法典( )
A.维护奴隶的利益 B.维护全体居住者的利益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维护民主政体
D
C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