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单元复习课件(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单元复习课件(5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8 17:1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
海洋和山峦,把希腊人分割在孤立的山谷和海岛上。
一.希腊城邦
1.地理特点:
①环海、多山、多岛屿;
②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2.影 响:
①影响了希腊的统一;
②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迈锡尼文明
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早期的希腊文明也称为爱琴文明
发祥地
克里特文明
爱琴文明
(1)时 间:
公元前8世纪
(2)含 义:
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
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的小国
(3)著名城邦:
雅典、斯巴达
(4)特 点:
小国寡民
3.希腊城邦
(5)居民构成:
公民、非公民(外邦人和奴隶)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当政时期,
雅典达到全盛(公民可以担任除十将军以外的任何官职)
雅典最高的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古希腊的黄金时期
三.亚历山大帝国
1.背 景: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时 间:
公元前334年
3.过 程:
击败波斯大军-攻占地中海东岸-进入埃及-灭波斯帝国
4.结 果:
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1.给东方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掠夺了东方世界无数财富;
2.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3.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和贸易往来。
课堂小结
希腊
城邦
和亚
历山
大帝

希腊文明: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希腊城邦特点:小国寡民
雅典民主政治高峰:伯里克利时期
亚历山大东征(灭波斯)影响:
1.2.3
著名城邦:雅典、斯巴达
课堂检测
1.希腊文明最早产生于( )
A.里海地区 B.黑海地区
C.波罗的海地区 D.爱琴海地区
D
2.灭亡波斯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埃及 D.古巴比伦
A
3、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
A.人少地多 B.小国寡民
C.地少人多 D.人多地多
B
4、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是在
( )统治时期
A.汉谟拉比 B.屋大维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
C
5、雅典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6、公元前334年,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你认为这个人是( )
A.汉谟拉比 B.屋大维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
A
D
7.右图所示的古希腊历史人物对当时雅典政治的最大贡献是(  )
A.极大地扩展了古希腊的疆土
B.确保所有居民的民主权利
C.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D.促进雅典城邦经济的发展

永恒之城——罗马城的起源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意大利半岛中部台伯河畔
公元前1000年
一.罗马城邦
时间:
地点:
意大利半岛
(一)兴起
执政官:人数2人,选举产生,任期一年
元老院:国家决策机构,成员均为贵族,
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公民大会:负责选举公职人员和
通过元老院的提案
(二)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1.时间:公元前509年
元老院
执政官
公民大会
(权力最大)
三种权力之间,存在严格的制约关系,彼此相互牵制,保持平衡。这种政治体系被后人认为是古代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2.法律文献——《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450年)
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
作用: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地位:《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实质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十二铜表法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的发展和奴隶主阶级国家的形成过程。
(三)罗马共和国的扩张
1、公元前3世纪初,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三次布匿战争形势示意图
2、战胜了北非强国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3、公元前2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
奴隶主的乐园,奴隶的地狱
——古罗马角斗场
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
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73年,角斗奴隶不堪
忍受,爆发了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规模起义
结果:失败
影响: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
和国的衰落
二.罗马帝国(公元前27-公元476年)
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了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至此,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
(一)罗马共和国的消亡
恺撒(公元前101-公元前44年)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出身贵族,年轻时热衷政治,表现出很强的野心。 公元前60年他和庞培、克拉苏结成三头同盟,共同统治罗马共和国,史称“前三头”。公元前58年担任高卢(现法国)总督,几年中征服高卢全境。他拥有大量财富,更训练了一支忠于自己的强大军队。公元前49年,他打败庞培夺取了政权,并强迫元老院授予他“终身独裁官”的职位,拥有帝王一般的权力 。恺撒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却触动元老们的利益,引起元老贵族的不满。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傲然昂首漫步进入元老院。当他走到大厅前的庞培雕像旁边时,几名身藏短剑的刺客一拥而上,冲在最前面的竟是他与一个情妇的私生子布鲁图斯。恺撒最后只惊叫了一声:“你也这样做?我的儿子……”被连捅了23刀后,56岁的恺撒横尸厅前,成为古代恐怖主义最有代表性的牺牲品之一。
执行官
独裁者
屋大维是凯撒妹妹的孙子。凯撒曾经把他收为义子(干儿子)并指定为继承人。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成为罗马的军事独裁者。为了遮人耳目,也为了避免遭到和凯撒同样的命运,屋大维并不急于称帝,而是以“元首”(即第一公民)的身份进行统治。
元老院觉得屋大维有能力镇压奴隶和保卫奴隶主的利益,赠给他“奥古斯都”称号,意为神圣、庄严、伟大。元首制下,元首控制元老院,并独揽军事、司法、行政、宗教等大权,实际上就是皇帝。屋大维创立的元首制实际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隐蔽的君主制,罗马帝国从此开始。
屋大维
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共和国的“元首”,独揽大权,实际上成为皇帝。从此,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共和国
帝国
(二)罗马帝国的建立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 大维
(三)罗马帝国的强盛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奴隶制大帝国,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的衰亡
3世纪,罗马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外族入侵:375年,日耳曼人开始大举入侵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分裂: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
西两个帝国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东罗马帝国延
续到1453年)
标志: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
制社会的结束
罗马文明兴起
罗马共和国建立
罗马帝国建立
成为地跨亚、欧、非大帝国
罗马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灭亡
古罗马兴衰年代尺
课堂训练
1、罗马建立共和国是在( )
A.公元前1000年 B.公元前509
C.公元前49年 D.公元前27年
2、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B
B
公元前450年
3、罗马元老授予某人“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称号,象征罗马已经由共和国变成了帝国,此人是( )
A.伯利克里 B.凯斯
C.亚历山大 D.屋大维
D
4.下列哪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由全体男性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选举产生的( )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
5.公元476年,哪个国家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了( )
A.东罗马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罗马帝国 D.罗马共和国
B
B
6.世界古代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哪一文明的形成与其他三处文明的地理环境明显不同(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巴比伦
C. 古罗马文明
D. 古中国文明
C
7.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其中国家的(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D
8.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成文法诞生。其主要标志是罗马共和国制定了( )
A.《十二铜表法》
B.《万民法》
C.《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A
9.“条条大路通罗马”再现了当时罗马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强盛的局面,这一局面应出现在( )
A.公元前5到公元前3世纪
B.公元前2到公元前1世纪
C.公元1到2世纪
D.公元2到3世纪
D
10.罗马共和国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后来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度,加速共和国衰落的是( )
A.与迦太基战争失败
B.“蛮族”的入侵
C.斯巴达克起义
D.凯撒独揽大权
C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一、文学和雕塑
(一)文学
1.特点:“神人同形同性”
2.代表:《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两部长篇
史诗《伊利亚特》和《奥
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
都分成24卷,《伊利亚特》
共有15693行,《奥德赛》
共有12110行。《伊利亚特》
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琉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伊萨卡岛上的王国,与妻子珀涅罗珀团聚的故事。《荷马史诗》 于是成了"希腊的圣经"。
(二)雕塑
宙斯像
菲狄亚斯所作
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掷铁饼者(米隆)
雅典娜女神像
二、建筑艺术
帕特农神庙
希腊神庙特色: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
柱身有粗有细。
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外景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高架水道桥
古罗马道路
凯旋门
古罗马万神殿
三、哲学和法学
(一)古希腊哲学成就
1、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2.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成就:
①解剖了许多动物,奠定了动物学基础;
②创立了逻辑学;
③提出演绎法。
3.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
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二)罗马帝国的法学成就
《十二铜表法》-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的关系。
经济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
四.公历的缘起
1.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2.公历内容: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
一、希腊文化
希腊神话特点:
文学:《荷马史诗》(了解早期希腊社会)
雕塑:宙斯像、《掷铁饼者》
建筑:帕特农神庙遗址
哲学: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学者)
二、罗马文化
建筑:大竞技场、万神庙、凯旋门等
法学:《十二铜表法》、万民法、经济法
历法:儒略历
课堂小结
神人同形同性
1.我们想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状况,我们可以查阅( )
A.《十二铜表法》 B.《荷马史诗》
C.《若亚方舟》 D.《一千零一夜》
B
随堂训练
2.下列属于希腊建筑艺术的是( )
A.凯旋门 B.圆形竞技场
C.万神庙 D.帕特农神庙
D
3. 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由古代( )人创设的。
A.希腊 B.罗马
C.印度 D.埃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