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着机智不慌乱 冷静砸缸救伙伴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 RJ
24 司马光
第一课时
语文要素
1.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阅读
2.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资料推送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主持编纂了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人物简介
sī
司
朗读课文,扫清障碍。
1.会认字
生字导学
diē
跌
jiē
皆
qì
弃
chí
持
笔画
结构
sī
5画
半包围
司机 司令
司法 司空见惯
组词
笔画
结构
tínɡ
9画
半包围
庭院 门庭若市家庭 大庭广众
组词
笔画
结构
dēnɡ
12画
上下
登山 登高
登记 一步登天
组词
笔画
结构
diē
12画
左右
跌倒 跌落
跌价 跌宕起伏
组词
笔画
结构
zhònɡ
6画
上下
众人 万众一心 观众 与众不同
组词
笔画
结构
qì
7画
上下
放弃 背信弃义
丢弃 前功尽弃
组词
笔画
结构
chí
9画
左右
坚持 持之以恒
持久 坚持不懈
组词
3.多音字
mò
没
淹没 埋没
没有 没事
méi
运用:看到爸爸的背影逐渐被人群淹没(mò),我强忍着没(méi)让眼泪流下来。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wènɡ),足跌(diē)没水中。众皆(jiē)弃(qì)去,光持(chí)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ɡ),儿得活。
【戏】 玩耍。 【于】 在。 【登】 爬。 【瓮】 口小肚大的陶器。
【没】 沉没,淹没。【皆】 全,都。
【弃】 放弃,抛弃。【持】 拿着,握住。
【击】 打,敲打。 【迸】 涌出。
整体感知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了司马光小时候与小伙伴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瓮里。其他小伙伴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用石头砸破了瓮,救出了落水的小伙伴的事。
第二课时
阅读策略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学习本课时,我们可以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根据前后语境弄清句意,从而了解课文的大意。
精读课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wènɡ),足跌(diē)没水中。
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玩
耍,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掉进瓮中。
众皆(jiē)弃(qì)去,光持(chí)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ɡ),儿得活。
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文中有三个“儿”字,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第一个“儿”指所有参加游戏的孩子,第二个“儿”指其中的一个小孩,第三个“儿”指落水的小孩。
司马光为了救小伙伴做了什么动作呢?
持
击
要赶紧想办法救出落入装满水的大缸的玩伴,不然他会有生命危险,地上刚好有石头,只有把水放出来才能救他。
司马光砸缸之前会想什么呢?
课文通过写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和沉着冷静。
课文中哪个地方写出了司马光很聪明。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遇事要沉着冷静,积极动脑,不要慌张。
结构导图
司马光
临危不惧、聪明机智
起因 经过 结果
群儿游戏 一儿落水 司马光砸缸 儿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