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06 09:3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蓄电池放电
B.
风力发电
C.
水力发电
D.
太阳能发电
2.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
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
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
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3.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A.
高温煅烧石灰石
B.
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
C.
锌和稀硫酸的反应
D.
生石灰与水反应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
氢气
B.
天然气
C.
酒精
D.
汽油
5.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
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
B.
清除可燃物
C.
隔绝空气
D.
防止食用油溅出
6.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70%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
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
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
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
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
B.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燃烧
C.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D.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8.今年一季度,我市因治霾成效显著获得省治霾奖励。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行为不会增加大气中PM2.5的是(

A.
燃放烟花爆竹
B.
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
C.
露天焚烧落叶
D.
燃煤火力发电
9.甘肃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1415.29万千瓦,跃居全国首位。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

B.
风能
C.
太阳能
D.
地热能
10.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
C.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燃烧木柴需要架空,才能燃烧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2.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13.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点燃火柴的时候要将火柴头向下倾斜,燃烧会很顺利,如果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请你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  )
A.
火柴梗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B.
火柴梗没有接触氧气
C.
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
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14.下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错误的是(  )
A.
为防治空气污染,应加强工业废气处理
B.
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C.
为节约化石燃料,应开发和使用新能源
D.
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常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
15.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都会用到水,其中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楼房失火,用高压水枪灭火
B.
燃着的酒精不慎被碰倒着火,立即用湿布盖灭
C.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
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________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充分燃烧1000
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7.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在燃料使用和汽车制造技术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
(1)有些城市的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CNG),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2)氢化镁(化学式:MgH2)固体可作为氢动力汽车的能源提供剂,提供能源时氢化镁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氢气作为能源的一个优点是      。
18.下表是混有甲烷的空气在有限空间内点火时的现象:
(1)写出甲烷爆炸时的化学表达式;
(2)若在有限空间内甲烷、与空气按1:6的体积比混合,点燃时的现象为;
(3)煤矿的矿井中常含有甲烷,你认为煤矿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蓄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风力发电是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水力发电是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答案】B
【解析】A、粮食发酵会产生乙醇,所以属于可再生资源,故A说法正确;
B、化石燃料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B说法错误;
C、“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故C说法正确;
D、可燃冰储量大,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空气,所以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故D说法正确。
3.【答案】A
【解析】A选项高温煅烧石灰石需要吸收热量;B选项红磷燃烧放出热;C选项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是放出热的反应;D选项生石灰与水是放出热的反应,故答案选择A。
4.【答案】A
【解析】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无污染。
5.【答案】C
【解析】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主要是与外界的空气隔绝。
6.【答案】C
【解析】棉布手帕浸泡在70%的酒精溶液中,手帕也带了一定量的水,当燃烧时手帕完好无损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不是魔术,这是科学道理,A错;酒精燃烧产生的火焰温度可达几百度,火焰的温度高于棉布的着火点,B错;C是正确的;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能改变.所以D也是错误的。
7.【答案】B
【解析】A.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如碘酒中溶剂为酒精,选项说法正确;B.可燃物要燃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充足的氧气接触,二者同时满足,缺一不可,选项说法错误;C.因为点燃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的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选项说法正确;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8.【答案】B
【解析】燃放烟花爆竹、露天焚烧落叶和燃煤火力发电都会产生大量的烟尘,ACD三个选项都增加大气中的PM2.5,B.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烟尘。
9.【答案】A
【解析】煤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都是新能源。
10.【答案】A
【解析】A.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是对的。
B.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氢气的燃烧等,故错误;
C.在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不仅仅是燃烧反应,比如金属与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部分的化合反应等也会放热。故错误;
D.人类利用的能量不完全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比如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就不是通过化学反应而获得的,故错误。
11.【答案】D
【解析】燃烧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火要虚”是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燃烧变得更剧烈。
12.【答案】C
【解析】A.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了燃烧,没有氧气参加,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可燃物不一定在空气中才能燃烧,故错误;
B.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故错误;
C.空气中有氧气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达到着火点可能发生爆炸,正确;
D.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故错误。
13.【答案】A
【解析】火柴竖直向上时,仍然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产生的热量向上散逸,使火柴梗得不到充足的热量,温度达不到火柴梗的着火点,观察选项,故选A。
14.【答案】B
【解析】A、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可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此项正确;B、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酸、碱、盐、有毒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可使农作物被污染,不能用于浇灌农田。此项不正确;C、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此项正确;D、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可将铁制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隔离,从而达到防止铁制品生锈的目的。此项正确。所以应选B项。
15.【答案】C
【解析】A.楼房失火,用高压水枪灭火,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正确;
B.燃着的酒精不慎被碰倒着火,立即用湿布盖灭,隔绝空气而熄灭,正确;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水浇灭,油的密度小于水,也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不正确;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正确。
16.【答案】(1)石油
(2)AD
(3)风能、氢能(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通过对比1000
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二者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同,天然气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要少得多可得出AD是正确的。新能源包含太阳能、风能、水能、氢能等。
17.【答案】(1)CH4+2O2CO2+2H2O
(2)MgH2+H2O=Mg(OH)2+H2↑
,携带方便,使用安全
【解析】⑴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⑵氢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气,由于氢化镁是固体,相对于气体氢气来说,具有的优点是携带方便,使用安全。
18.【答案】(1)CH4+O2CO2+2H2O
(2)爆炸
(3)保持通风(或严禁烟火等)
【解析】(1)甲烷爆炸即甲烷燃烧,故化学表达式为:CH4+O2CO2+2H2O;
(2)若在有限空间内甲烷、与空气按1:6的体积比混合,则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分数=×100%=14.3%在10%~15%之间,故点燃时的现象为爆炸;
(3)煤矿的矿井中常含有甲烷,故煤矿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保持通风(或严禁烟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