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会认6个生字,会写5个字。
?2.理解诗句,了解诗歌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和默写。?
4.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鹳雀楼图片的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登过山吗?如果你站在高山上,你看见了什么???
??师:登上山峰叫做登山,登上高楼就叫做登楼。“楼”是生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样记住它的??
师:你是用加一加的办法,真棒。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板书课题:楼)?
师:登哪一座楼呢?是的,我们今天就要来登鹳雀楼。(板书?:登鹳雀楼)?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楼有三层,传说鹳雀鸟经常在此地休息,由此得名。
?师:谁来读一下课题??
预设:1、生读完全正确了。师:你读得真棒,把节奏读出来了。我们读标题的时候要适当停顿,把节奏读出来。老师今天带来了小魔棒来帮帮同学们,有小魔棒的地方要轻轻停顿。谁再来读?我们一起读?
读对了没节奏。师:读正确流利了。还要督促节奏。老师今天带来了小魔棒来帮帮同学们,有小魔棒的地方要轻轻停顿。谁再来读?我们一起读?
二、登第一层楼:(字词层)初读诗句,解决字音??
“鹳雀楼”上风景优美,今总共有三层楼,每一层都设有障碍,只有解决了“拦路虎”,我们才能一层一层登上去喔!你们敢不敢登楼呢???????????
先听老师来读一读这首诗。?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那我们来登一登第一层楼。谁来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齐读?
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指名读?
三、登第二层楼(诗句层):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同学们真是厉害,一下子就登上了第一层。那我们继续来登一登第二层,诗句?楼。?
顽皮的生字改头换面,又躲进了诗句里,你们还会读吗??????
指名读????字音读得真准!要想读好古诗,可不容易,我们的小魔棒又来帮助大家了。(出示斜线),斜线具有停顿的作用,谁再来读好这首诗?指名读?各种读?
?当年,王之涣也和我们一样,登上了鹳雀楼,看着眼前的美景,他不由地吟出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节奏来。??
诗歌的韵律感都读出来了!看来是难不倒你们,恭喜你们成功登上了第二层!第三层可是有难度的喔,你们能接受住考验,就能站在最高一层看美丽的景色了!?
四、登第三层楼(理解层):再读古诗?品味诗句韵味??????
1、这就是名扬天下的鹳雀楼,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请你一边默读诗,一边把诗人看到的景物用横线标出来。??
诗是语言的艺术,学习诗歌,要带着感受吟,才有味道。谁来说说刚读诗歌之后,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白日,山,黄河,海)??
2、?我们来看看这三幅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依”有几个意思,你觉得在这句诗里,它的意思是什么?依靠?
傍晚时分,夕阳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缓缓落下,余晖染红了天边的云彩。(图片出示)??
??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谁能将这句诗读好?指名读?分小组读?齐读?
3、诗人站在鹳雀楼上,不仅看到了夕阳西下的美景,还见到了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正流向大海。看看图,你觉得水流的怎么样?(很急)??
老师这里有一个词,也可以表达这个意思,(波涛汹涌)我们一起读一读?
这些黄河水流的这么急是要去哪里呢?(海里)?所以作者写到黄河入海流。?如此壮观的景象,谁能读好它。?我们请男生一起来读一读。??
巾帼不让须眉,老师相信女生也能读好这句诗,下面请女生一起读一读。?
?波涛汹涌的黄河奔腾汇入大海,我们一起再来读好这句话?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海。诗人观察的视野真开阔呀!这就是作者所见到的景象?
5、我们再来好好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6、落日的余晖点染着大地,滔滔的黄河水奔涌向大海,此时此刻,作者又在想些什么呢?你在想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理解“欲”的意思??
欲右边是一个“欠”,欠的意思就是缺少,当我们缺少一样东西的时候就会想要得到它,所以欲的意思就是想要?
(2)作者想要干什么呢??千里在这里只是一千里的意思吗??那是什么意思呢??是的,作者想要看的很远很远。?
(3)那我们就必须干什么呢?是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分小组?齐读)?
(4)不仅仅是登楼,在我们生活中,想要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再一起来把这首诗读一读。?
作者这时候突然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的远。这就是作者的所想?
7、恭喜你们已经登上了?鹳雀楼第三层。看着眼前的这幅壮丽的景象,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王之涣的所见所想吗??
8、书本合上,那谁能根据老师的板书,想象着把这首诗背出来?谁已经背出来了?(指名背)?
我们一起来背一背,不会背的可以打开书本。?
五、生字学习?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还要来学习两个生字。?
出示:层?依?
找一找,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笔画??你观察的真仔细,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撇。?层中是一个竖撇,依中是撇。?
2.单独教字。
步骤:①笔顺?②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③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一写?④描红?⑤写字做到三个“一”??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所见??白日?山???????黄河?海??
所想??站得高,看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