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减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会读减法算式,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
2.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初步体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解决。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减法的含义。
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并会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26~27页内容、“做一做”和第28、29页“练习五”的第3、4、6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提问:你们还记得2~5的分与合吗?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答:3可以分成1和2,4可以分成1和3,5可以分成2和3。)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5的分与合以及加法,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减法吧!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内容及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
图中的小丑手里拿着4个气球,不小心飞走了1个气球,要求还剩几个气球,就是从4个气球里面去掉飞走的1个。
引导学生说说如何求得还剩几个气球。
指名同学说说方法和求得的结果。
全班订正,教师总结。
(2)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
①通过情境图理解减法的含义。
原来手里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就是要从总数中去掉飞走的1个,用减法计算。
②通过圆片图理解减法的含义。
用圆片代替气球,4个气球用4个圆片表示,飞走了1个气球应从4个圆片去掉1个圆片,用减法计算。
(3)引导学生认识减法算式的读法。
4-1=3
?
减号 读作:4减1等于3。
2.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内容及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要求还剩几只松鼠,就从5只里面去掉3只,用减法计算,列式为5-3。
(2)引导学生探究5-3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组内交流各自算法,并汇报。
方法一:倒着数:从5倒着数,5、4、3,还剩2只,所以5-3=2。
方法二:用数的分与合计算:
因为5能分成3和2,所以5-3=2。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7页“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五”第3题。
4.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五”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通过情境的创设,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减法所表示的基本含义,在分合式的基础上编加减法算式。学生看着题目能做,但如果要求学生看着图,说说题意,有些学生说不清楚或者不知道该怎么说。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题意方面要多加进行训练,增强其理解、表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