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7 0的认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7 0的认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06 11:3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时 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0的含义,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顺序。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0的含义。
难点: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30页内容、“做一做”和第31页“练习六”的第1、2、4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
2.学具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前面我们学习了数字1~5。今天我们学习新的数字0。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内容及情境图。
(1)引导学生描述画面内容。
盘子里有2个桃,小猴吃了1个桃,盘子里剩下1个桃;小猴又吃了1个桃,这时盘子里一个桃也没有了。
表述流畅,描述合理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2)引导学生用数表示每个盘子里桃的个数。
指名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用数表示物体个数时,有几个就用数字几表示,盘子里有2个桃,记作2;盘子里还剩1个桃,记作1;盘子里一个桃也没有了,记作0。
①引导学生认识0的第一层含义。
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
②通过直尺图,引导学生认识0的第二层含义。
提问:拿出你的直尺看一看,直尺上的“0”写在哪儿?那么这里的0又表示什么呢?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汇报。
小结:0在直尺的最左端,0除了表示什么都没有,这里的0还表示起点。
(3)引导学生书写0。
教师边示范边说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和收尾处相连,要写圆滑。
引导学生在教材的第30页的田字格里写一写。
(4)引导学生理解0的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鸟和青蛙的情境图。
①提问:鸟窝里原来有3只小鸟,它们一起飞走了,鸟窝里还剩几只小鸟?
引导学生列式算一算。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3-3=0。
小结:两个同样的数相减,得数为0。
②继续提问:左边荷叶上有4只青蛙,右边荷叶上一只青蛙也没有,一共有多少只青蛙?
引导学生列式算一算。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4+0=4。
小结: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任何数。
③思考:5-0=?
引导学生自己算一算,组内讨论计算结果。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5-0=5。
小结: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来的数。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8分钟) 1.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六”第1题。
3.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六”第2题。
4.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六”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认识0的意义到写0,到学习活动的总结,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完成,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