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时 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认识加减混合的运算式,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的顺序。
难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67页内容、“做一做”和第68页“练习十五”的第1、2、3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6分钟) 1.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5+1+2= 10-2-6=
2+3+4= 9-8-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全班订正。
指名同学说说是如何计算的。
5+1+2=8 10-2-6=2
2+3+4=9 9-8-1=0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表扬。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前面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加减混合吧!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内容及情境图。
(1)引导学生学习先加后减的混合运算。
①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原来有4只天鹅,先飞来了3只,一会儿又飞走了2只,求现在还有几只天鹅。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组内交流讨论。
全班订正,交流算法。
教师对学生的结果予以肯定。
②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式计算。
计算4+3-2时,先算加法,再算减法,即先算4+3=7,再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7减2等于5。
③引导学生学习算式的读法。
4+3-2=5读作:4加3减2等于5。
(2)引导学生学习先减后加的混合运算。
①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原来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求现在一共有几只天鹅。
②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式计算。
计算4-2+3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先算4-2=2,再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2加3等于5。
③引导学生学习算式的读法。
4-2+3=5读作:4减2加3等于5。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8分钟) 1.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1题。
3.完成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2题。
4.完成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3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并巩固了所学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做到了教与学融为一体。教学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让他们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