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曲
一、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活动,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与意境。
2.通过欣赏乐曲,细腻感受乐曲不同段落表现出的不同情感。
3.了解曲作者马思聪的生平,并通过欣赏《城墙上跑马》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与意境。
教学难点:细腻感受乐曲不同段落表现出的不同情感。
三、教学方法
演示法,比较法,参与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课
欣赏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
【设计意图:在引入环节中,用生活话题展开,营造了良好的“思乡”氛围,又为迅速介入“思乡”这一教学主题找到了突破口,直入主题,导入新课。】
(二)听辨赏析
1.完整听赏乐曲(要求:安静听赏,用心感受)
课件出示听赏问题:
(1) 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 整体上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3)直观感受上,你认为乐曲是有几部分构成的?
学生:听赏乐曲、探讨交流……
【设计意图:《音乐课程标准》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此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以整体听赏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听赏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同时感受小提琴的音色特点及乐曲的基本情绪。围绕主题,紧扣目标,突出重点,在参与感受、互动探讨中,对乐曲做出初步的探究。】
2.分段听赏。
(1)几个段落可以如下划分:
思乡——苦闷彷徨——憧憬回乡——忆童年——哀愁
A B A’
a主题、b变奏1、c变奏2 第三变奏 再现部
全曲结构是再现三部曲式
出示课件(随着音乐依次点击A、 B、 A’,出现段落乐谱)。
【设计意图:在欣赏音乐时,采用比较法,通过音乐要素的对比分析,让学生细腻感受乐曲不同段落表现出的不同情感,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2)简介曲作者马思聪。
马思聪(1912—1987),广东海丰人,中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他1923年和1931年两度赴法国学习音乐,主修小提琴与作曲。学成归国后,一直从事音乐创作、演出和教育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出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文革”期间他受到迫害,于1967年到美国定居。
(3)作品的创作背景。
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东北沦陷,华北沦陷,无数中国人无家可归,四处颠沛,这一切激起了作曲家的无比仇恨。《思乡曲》深情、缠绵、忧伤的旋律,使无数背景离乡,妻离子散的人们坚定了打回老家去的决心。《思乡曲》成为当时一首很著名的抗日乐曲。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创作背景、欣赏图片,增强对“流浪和思乡”的感受,催发学生与乐曲在情绪上的一种“通感”,为分段欣赏做准备。】
(4)再次完整欣赏《思乡曲》,熟悉主题音乐。
乐曲采用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跟琴哼唱主题音乐。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领略一部音乐作品的美,基本前提就是去熟悉作品,熟悉作品的主题音乐,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以更好地感受作品的意境。】
拓展延伸
小提琴的音色除了可以演绎《思乡曲》这种深情忧愁的情绪以外,还可以演奏欢快现代的音乐,播放陈美的现代小提琴音乐,让整节课从忧愁哀伤的情绪中跳脱出来,也让学生对小提琴所能表达的情绪有全面充分的了解。
(四)总结:……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请不要忘记家乡,忘记我们的祖国,让《思乡曲》的旋律常常在你的脑海中响起。
(学生随《思乡曲》旋律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这首作品有一定的深度,孩子们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分段聆听的时候需要运用一些孩子们可以参与其中的动作等方法,给孩子们直观的感受,帮助他们理解乐曲,也可以让孩子们融入音乐中,感受乐曲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