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7课《聆听 乘雪橇》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7课《聆听 乘雪橇》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06 15:4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管弦乐欣赏《乘雪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管弦乐曲《乘雪橇》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明朗欢快的乐曲情绪,美丽的雪景,以及雪橇在雪地上飞驰的图画,并乐于与同伴一起合作表演。
二、通过聆听、画图谱、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感受音乐作品的形象与理解 、配合打击乐器等的运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感受力以及创新精神。
三、 通过演唱 、表演等建立起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感受铃声、挥鞭等声响效果给乐曲带来的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歌曲,能够了解乐曲的基本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
能听辨出乐曲《乘雪橇》中铃声,鞭子,蹄儿等声音,能用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打击乐器 。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舞蹈,感受安德森的音乐作品。
跟随音乐《打字机》,带领学生自由感受乐曲的节奏。
师:同学们,刚才随着一起舞动的音乐是美国作曲家莱罗尔.安德森的作品《打字机》。他擅长创作轻巧的乐队小品,旋律流畅生动,内容通俗易懂,为广大听众所喜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作曲家吧!
教师简单介绍安德森
莱罗尔·安德森 (Leroy Anderson,1908~1975),美国作曲家、指挥家。代表作为《号手的节日》、《打字机》、《蓝色探戈》等。
今天我们将要听到他的一首作品《乘雪橇》,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感受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介绍,以及听作者代表音乐了解作曲家的音乐风格,从而为学习本课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初听乐曲,感受情绪。
(1)师:音乐的情绪如何?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师:在乐曲中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马鞭声、马蹄声、马叫声等等)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乘上这驾雪橇,遨游在乐曲中。找一找出现得最多的旋律。如果你找到了,就可以跟他们一起用LA哼唱出来哦!
(2)再次聆听歌曲:
a学习主旋律(小组练唱主题旋律乐谱)。
b不断加速演唱主题。
c加上滑雪的动作,感受欢快的音乐情绪。
d介绍歌曲的主题。
(3)师生合作唱主旋律,并用动作做出乘雪橇上下起伏的状态。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聆听全曲,通过自己的直接体验找出主题音乐,在充分体验音乐的基础上再进行视唱,学生学习起来得心应手;再通过师生合作视唱,帮助学生理解旋律的进行与情绪,为欣赏对比主题进行铺垫。
三、复听音乐,感受主题旋律。
师:这个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让我们再次聆听。
生: 共出现4次
师:这是乐曲的主题部分,我们把它称为A乐段。
分部分听乐曲:第一段音乐为引子部分;第二段音乐为A部分;第三段音乐为B ,接下来是乐曲的尾声 。
仔细听这段音乐表现了乘雪橇过程中的哪些声响?(马鞭声,马蹄 声,铃铛声)一起来模仿一下马鞭的声音(手做动作)让学生跟着音乐 尝试着加入马鞭,可多次反复进行。
||:xx xx | xx xx | 0 X : ||
(挥圈)
第四段音乐为第一部分音乐的再现只是力度和表达情绪上有所变化为A1部分;最后部分尾声。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领下,运用画图形谱的方式,帮助学生准确听辨马鞭声和马蹄声的节奏。此环节是本课难点,学生完成稍有困难,但老师的分步聆听与反复聆听会化繁为简,让学生一步一个台阶的完成任务,学生完成后会非常有成就感,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觉能力。
再次聆听,要求学生在主旋律部分表演身体律动。
学生聆听乐曲,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用动画图片呈现出乐曲的曲式结构,不同的主题出现,用不同的身体律动来感受旋律的变化。
乘雪橇这首乐曲有着一条主要路线。这个路线就是乐曲的主题旋律。它贯穿乐曲始末。气势庞大,好象乘雪橇的人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热闹。最后一次出现力度越来越弱,乐曲接近尾声。

四、乐曲中有哪些有趣的声音?(铃铛声,马蹄声,皮鞭声,马鸣) 分别使用什么打击乐器演奏的?(串铃,双响筒)
按课前分好的小组为乐曲进行伴奏,第一组:挥鞭;第二组:串铃;第三组:双响筒;
用打击乐器为主题旋律进行伴奏,烘托乐曲热烈而欢快的气氛。
【设计意图】分段学习后,再次完整聆听,一是巩固学生所学,二是帮助学生理解整首乐曲的结构。进一步感知音乐的结构和情绪,专注聆听音乐的习惯,进一步感知音乐的结构和情绪,同时在师生合作中享受音乐的快乐。)
五、乐曲中运用了哪些乐器来演奏,请同学将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讨论。出示各种乐器,放在大屏幕上,让学生拖拽放在管弦乐的相应作为上,互动课堂,多媒体教学。
大、小、中提琴----弦乐
大号、小号 ----- 铜管
长笛--------木管
串铃-------打击乐器
六、引导学生了解管弦乐的座位图,请学生交流课前通过查找资料所了解的管弦乐,并运用多媒体互动,添加管弦乐座位图,进一步促进学生了解。
七、拓展:观看《乘雪橇》演奏视频
教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交响乐团演奏的《乘雪橇》,看看安德森爷爷到底运用了哪些乐器来生动地表现《乘雪橇》这一标题呢?安德森爷爷运用了许多特色的打击乐器:有表现铃铛声的马铃、表现马蹄声的盒梆、表现马鞭声的乐鞭。
【设计意图】在音乐体验后观察教师绘制的直观的图形谱,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获得概念性知识,初步了解标题音乐。再通过观看视频,调协视觉感观参与体验,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管弦乐队的各种乐器,包括乐曲中采用的马铃、盒梆、乐鞭这三种特色乐器。
五、小结
这首安德森的管弦乐《乘雪橇》由引子、A、B和尾声组成,两个单三段体组成主部与再现部,是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在这热烈、欢快的乐曲当中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音乐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 只要同学们用心去聆听音乐,用情去感受音乐,我想你们的音乐空间会越来越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