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同盟会
二次革命
《临时约法》
临时政府
辛亥革命
追求?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并制定其纲领。
随后在《民报
发刊词》上将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辛亥革命前夕,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这世界不得了,
富的富得不得了,
穷的穷得不得了,
不造反不得了”
第一组
探三民主义之“因”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第二组
探三民主义之“因”
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
七岁时入私塾
接受传统教育;
1879
年,14岁孙中山前往檀香山,开始接受西方教育;
1883年回国,并受洗成为基督徒
;
1887年转入香港西医医院学习;
1892年7月以首届毕业生中第二的成绩毕业
一、三民主义之“源”
探三民主义之“因”
第三组
2.政治:民族危机,统治危机
各种变法救国主张均以失败告终。
1.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2.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3.思想:吸收中西方人类文化优秀成果。
探三民主义之“因”
民族独立
民主权利
发展经济
民族主义
推翻满清政府
民生主义
民权主义
平均地权
核定地价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说三民主义之“愿”
因为我汉人有政权才是有国,假如政权被不同族的人所把持,那就虽是有国,却已经不是我汉人的国了。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1906年孙中山
说三民主义之“愿”
不光满人为君主的清朝要反对,就算是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
孙中山
说三民主义之“愿”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是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1906年孙中山
说三民主义之“愿”
寻三民主义之果
武昌起义
清帝退位诏书
大总统誓词
推翻了专制
建立了共和
颁布了宪法
材料1
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
民权范围小
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
民族主义
民生主义
民权主义
思三民主义之憾
辨三民主义之“新”
民族
主义
民生
主义
民权
主义
民权范围小
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
一般平民
反帝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未明确反帝
没有彻底土地纲领
材料一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材料二
彼共产党成立未久,已有青年同志二百万人,可见彼等奋斗之成绩。
材料三
……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农民、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孙中山谈话录
据材料,孙中山这时思想有何变化,为挽救革命决定依靠哪些新力量?
学习西方
依靠苏俄、中共、农工群众
“以俄为师”
都反帝反封建;
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生。
“辨”: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爱国
进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
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感悟先生
教师寄语:
我们为拥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自豪,但我们更应该为祖国的更加强大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