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高中数学 必修第一册 3.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课件(共33张PPT)+学案(含课后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9)高中数学 必修第一册 3.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课件(共33张PPT)+学案(含课后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06 19:48:45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3章
不等式
[数学文化]——了解数学文化的发展与应用
柯西与柯西不等式
在历史上,有一位数学家叫欧拉,他的徒弟叫拉格朗日,他徒弟的徒弟叫柯西.这个徒弟的徒弟虽然比不上他,但是还是写了些东西,做出了一些成就.柯西,出生于巴黎,在数学领域有很高的建树和造诣,很多数学的定理和公式都以他的名字来称呼,如柯西不等式、柯西积分公式,他在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功底是相当深厚的,在数学写作上,他是被认为在数量上仅次于欧拉的人,他一生一共著作了789篇论文和几本书.
[读图探新]——发现现象背后的知识
1.在日常生活中,购买火车票有一项规定:随同成人旅行,身高超过1.2
m(含1.2
m)而不超过1.5
m的儿童,享受半价客票、加快票和空调票(简称儿童票),超1.5
m时应买全价票.每一成人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
m的儿童,超过一名时,超过的人数应买儿童票.
图1
2.汽车在行驶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刹车后还需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我们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是分析事故的重要因素.在一个限速为40
km/h的弯道上,甲、乙两车相向而行,发现情况不对,同时刹车,但最后还是碰了,事后现场勘查发现甲的刹车距离超过12
m,乙的刹车距离超过10
m,又知甲乙两种车型的刹车距离S(m)与车速x(km/h)之间分别有如下关系:S甲=0.1x+0.01x2,S乙=0.05x+0.005x2.
图2
图3
问题1:在图1中,从数学的角度应如何理解和表示“不超过”“超过”呢?
问题2:在图2中,如何检验甲乙两车有无超速现象?
问题3:在图3中,这样计算的重量相对于原来的真实重量到底是大了还是小了呢?
链接: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我们可以利用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构建方程、不等式等,不等式中通常利用不等符号来表示,如不超过即为小于等于,超过则为大于.刹车距离与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本章学习,我们可以迅速的判断汽车是否超速及项链重量的真实性问题.
3.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标要求
素养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通过学习不等式的性质及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提升数学抽象及数学运算素养.
新知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糖水中加些糖后就会变的更甜,也可以用不等式来表示这一现象.
问题 你能利用这一事实表示出糖水浓度不等式吗?
1.等式的性质
性质1 如果a=b,b=c,那么________;
性质2 如果a=b,那么________________;
a=c
a±c=b±c
ac=bc
2.不等式的性质
注意这些性质是否可逆(易错点)
性质1 如果a>b,那么bb.即a>b?b性质2 如果a>b,b>c,那么a>c,即a>b,b>c?________.
性质3 如果a>b,那么a+c>b+c.
性质4 如果a>b,c>0,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____________.
性质5 如果a>b,c>d,那么a+c>b+d.
性质6 如果a>b>0,c>d>0,那么____________.
性质7 如果a>b>0,那么an>bn(n∈N,n≥2).
a>c
acac>bd
拓展深化
[微判断]
1.a>b?ac2>bc2.(
)
提示 当c=0时,不成立.
2.同向不等式相加与相乘的条件是一致的.(
)
4.设a>b,则a3>b3.(
)
×
×
×

[微训练]
A.aB.a>b
C.与m有关
D.恒成立
答案 B
2.已知m>n,则(  )
答案 D
[微思考]
1.若a>b,c>d,那么a+c>b+d成立吗?a-c>b-d呢?
提示 a+c>b+d成立,a-c>b-d不一定成立,但a-d>b-c成立.
2.若a>b,c>d,那么ac>bd成立吗?
提示 不一定,但当a>b>0,c>d>0时,一定成立.
题型一 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真假
对于②,若a=7,b=6,c=0,d=-10,
则7-0<6-(-10),②错误;对于③,对于正数a,b,m,
若a所以0综上,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③.
答案 (1)C (2)①③
规律方法 不等式的性质常与比较大小结合考查,此类问题一般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利用作差法或作商法求解,也可以用特殊值求解.
【训练1】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①a>b?a|x|>b|x|;②a>|b|?a2>b2;
③a≥b,b>2?a≥2;④a>b,c>d?ac>bd;
⑤a>b?a3>b3.
解析 ①当x=0时结论不成立.
②∵a>|b|≥0,∴a2>b2.
③a≥b,b>2?a>2,∴a≥2.
④取a=2,b=1,c=-1,d=-2,得ac=bd,
∴结论不成立.⑤显然成立.
答案 ②③⑤
题型二 证明不等式
∵a>b>0,c∴a+b>0,c+d<0,b-a<0,c-d<0,
∴(a+b)-(c+d)>0,(b-a)+(c-d)<0.
∵e<0,∴e[(a+b)-(c+d)][(b-a)+(c-d)]>0.
∵a>b>0,∴a-c>b-d>0,∴(a-c)2>(b-d)2>0,
规律方法 1.不等式证明的实质是比较两个实数(代数式)的大小;
2.证明不等式可以利用不等式性质证明,也可以用作差比较法证明,利用不等式性质证明时,不可省略条件或跳步推导.
【训练2】 (1)已知a>b,e>f,c>0,求证:f-ac证明 (1)因为a>b,c>0,所以ac>bc,即-ac<-bc.
又e>f,即f∵a0,ab>0,
题型三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范围
解 ∵3∴1-4规律方法 求含字母的数(或式子)的取值范围时,一要注意题设中的条件,二要正确使用不等式的性质,尤其是两个同方向的不等式可加不可减,可乘(同正)不可除.
一、素养落地
1.通过学习并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培养数学抽象素养,通过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提升数学运算素养.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式是否成立,实际上就是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把不等式进行适当的变形,证明过程中注意不等式成立的条件.
二、素养训练
1.若a>b,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a-2>b-2
B.2-a>2-b
C.-2a>-2b
D.a2>b2
解析 ∵a>b,∴-a<-b,∴2-a<2-b,故B错误.-2a<-2b,故C错误.又若a=1,b=-2,则D错误.
答案 A
2.已知a解析 因为a(-3)2>(-2)2,可排除C;
答案 B
答案 a>0>b
4.给出下列命题:
①|a|>|b|?a2>b2;②a>b?a5>b5;③|a|>b?a2>b2.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解析 ①一定成立;②由不等式的性质知,显然正确;③当b<0时,不一定成立.如|2|>-3,但22<(-3)2.
答案 ①②第3章
不等式
[数学文化]——了解数学文化的发展与应用
柯西与柯西不等式
在历史上,有一位数学家叫欧拉,他的徒弟叫拉格朗日,他徒弟的徒弟叫柯西.这个徒弟的徒弟虽然比不上他,但是还是写了些东西,做出了一些成就.柯西,出生于巴黎,在数学领域有很高的建树和造诣,很多数学的定理和公式都以他的名字来称呼,如柯西不等式、柯西积分公式,他在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功底是相当深厚的,在数学写作上,他是被认为在数量上仅次于欧拉的人,他一生一共著作了789篇论文和几本书.
INCLUDEPICTURE"XJ4.TIF"
INCLUDEPICTURE
"XJ4.TIF"
\
MERGEFORMAT
[读图探新]——发现现象背后的知识
1.在日常生活中,购买火车票有一项规定:随同成人旅行,身高超过1.2
m(含1.2
m)而不超过1.5
m的儿童,享受半价客票、加快票和空调票(简称儿童票),超1.5
m时应买全价票.每一成人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
m的儿童,超过一名时,超过的人数应买儿童票.
INCLUDEPICTURE"xj5.TIF"
INCLUDEPICTURE
"xj5.TIF"
\
MERGEFORMAT
图1
2.汽车在行驶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刹车后还需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我们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是分析
图2
事故的重要因素.在一个限速为40
km/h的弯道上,甲、乙两车相向而行,发现情况不对,同时刹车,但最后还是碰了,事后现场勘查发现甲的刹车距离超过12
m,乙的刹车距离超过10
m,又知甲乙两种车型的刹车距离S(m)与车速x(km/h)之间分别有如下关系:S甲=0.1x+0.01x2,S乙=0.05x+0.005x2.
图3
3.某金店有一座天平,由于左右两臂长略有不等,所以直接称重不准确.有一个顾客要买一串金项链,店主分别把项链放于左右两盘各称一次,得到两个不同的重量a和b,然后就把两次称得的重量的算术平均数作为项链的重量来计算.顾客对这个重量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问题1:在图1中,从数学的角度应如何理解和表示“不超过”“超过”呢?
问题2:在图2中,如何检验甲乙两车有无超速现象?
问题3:在图3中,这样计算的重量相对于原来的真实重量到底是大了还是小了呢?
链接: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我们可以利用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构建方程、不等式等,不等式中通常利用不等符号来表示,如不超过即为小于等于,超过则为大于.刹车距离与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本章学习,我们可以迅速的判断汽车是否超速及项链重量的真实性问题.
3.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标要求
素养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通过学习不等式的性质及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提升数学抽象及数学运算素养.
新知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糖水中加些糖后就会变的更甜,也可以用不等式来表示这一现象.
INCLUDEPICTURE"补23.TIF"
INCLUDEPICTURE
"补23.TIF"
\
MERGEFORMAT
问题 你能利用这一事实表示出糖水浓度不等式吗?
提示 糖水变甜这一现象对应的不等式为<,其中00.
1.等式的性质
性质1 如果a=b,b=c,那么a=c;
性质2 如果a=b,那么a±c=b±c;
性质3 如果a=b,那么ac=bc;=(c≠0).
2.不等式的性质
注意这些性质是否可逆(易错点)
性质1 如果a>b,那么bb.即a>b?b性质2 如果a>b,b>c,那么a>c,即a>b,b>c?a>c.
性质3 如果a>b,那么a+c>b+c.
性质4 如果a>b,c>0,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性质5 如果a>b,c>d,那么a+c>b+d.
性质6 如果a>b>0,c>d>0,那么ac>bd.
性质7 如果a>b>0,那么an>bn(n∈N,n≥2).
拓展深化
[微判断]
1.a>b?ac2>bc2.(×)
提示 当c=0时,不成立.
2.同向不等式相加与相乘的条件是一致的.(×)
提示 相乘需要看是否而相加与正、负和零均无关系.
3.若a>b,则<.(×)
提示 若a>0,b<0,则>.
4.设a>b,则a3>b3.(√)
[微训练]
1.已知a,b,m是正实数,则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
A.aB.a>b
C.与m有关
D.恒成立
解析 -=,而a>0,m>0且>0,∴a-b>0.即a>b.
答案 B
2.已知m>n,则(  )
A.m2>n2
B.>
C.mx2>nx2
D.m+x>n+x
解析 由于m2-n2=(m-n)(m+n),而m+n>0不一定成立,所以m2>n2不一定成立,而,不一定有意义,所以选项A,B不正确;选项C中,若x2=0,则不成立.
答案 D
[微思考]
1.若a>b,c>d,那么a+c>b+d成立吗?a-c>b-d呢?
提示 a+c>b+d成立,a-c>b-d不一定成立,但a-d>b-c成立.
2.若a>b,c>d,那么ac>bd成立吗?
提示 不一定,但当a>b>0,c>d>0时,一定成立.
题型一 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真假
【例1】 (1)若<<0,有下面四个不等式:①|a|>|b|,②ab3,则不等式不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2)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ab>0,a>b,则<;
②若a>b,c>d,则a-c>b-d;
③对于正数a,b,m,若a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解析 (1)由<<0可得b0,则a+bb3,④正确.故不正确的不等式的个数为2.
(2)对于①,若ab>0,则>0,
又a>b,所以>,所以<,所以①正确;
对于②,若a=7,b=6,c=0,d=-10,
则7-0<6-(-10),②错误;对于③,对于正数a,b,m,
若a所以0又>0,所以<,③正确.
综上,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③.
答案 (1)C (2)①③
规律方法 不等式的性质常与比较大小结合考查,此类问题一般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利用作差法或作商法求解,也可以用特殊值求解.
【训练1】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①a>b?a|x|>b|x|;②a>|b|?a2>b2;
③a≥b,b>2?a≥2;④a>b,c>d?ac>bd;
⑤a>b?a3>b3.
解析 ①当x=0时结论不成立.
②∵a>|b|≥0,∴a2>b2.
③a≥b,b>2?a>2,∴a≥2.
④取a=2,b=1,c=-1,d=-2,得ac=bd,
∴结论不成立.⑤显然成立.
答案 ②③⑤
题型二 证明不等式
【例2】 若a>b>0,c.
证明 法一 -=

=.
∵a>b>0,c∴a+b>0,c+d<0,b-a<0,c-d<0,
∴(a+b)-(c+d)>0,(b-a)+(c-d)<0.
∵e<0,∴e[(a+b)-(c+d)][(b-a)+(c-d)]>0.
又(a-c)2(b-d)2>0,∴->0,
即>.
法二 =.∵c-d>0.
∵a>b>0,∴a-c>b-d>0,∴(a-c)2>(b-d)2>0,
∴0<<1,∴0<<1.
又<0,∴>.
法三 ?a-c>b-d>0?
?>.
规律方法 1.不等式证明的实质是比较两个实数(代数式)的大小;
2.证明不等式可以利用不等式性质证明,也可以用作差比较法证明,利用不等式性质证明时,不可省略条件或跳步推导.
【训练2】 (1)已知a>b,e>f,c>0,求证:f-ac(2)已知a证明 (1)因为a>b,c>0,所以ac>bc,即-ac<-bc.
又e>f,即f(2)由于-==,
∵a0,ab>0,
∴<0,故<.
题型三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范围
【例3】 已知1解 ∵3∴1-4又<<,∴<<,即<<2.
规律方法 求含字母的数(或式子)的取值范围时,一要注意题设中的条件,二要正确使用不等式的性质,尤其是两个同方向的不等式可加不可减,可乘(同正)不可除.
【训练3】 已知-<β<α<,求2α-β的取值范围.
解 ∵-<α<,-<β<,
∴-<-β<.∴-π<α-β<π.
又∵β<α,∴α-β>0,∴0<α-β<π,
又2α-β=α+(α-β),∴-<2α-β<π.
∴2α-β的取值范围为.
一、素养落地
1.通过学习并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培养数学抽象素养,通过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提升数学运算素养.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式是否成立,实际上就是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把不等式进行适当的变形,证明过程中注意不等式成立的条件.
二、素养训练
1.若a>b,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a-2>b-2
B.2-a>2-b
C.-2a>-2b
D.a2>b2
解析 ∵a>b,∴-a<-b,∴2-a<2-b,故B错误.-2a<-2b,故C错误.又若a=1,b=-2,则D错误.
答案 A
2.已知aA.<
B.>
C.a2D.<1
解析 因为a不妨令a=-3,b=-2,
则->-,可排除A;
(-3)2>(-2)2,可排除C;
=>1,可排除D;
而->-,即>,B正确.
答案 B
3.不等式a>b和>同时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
解析 若a,b同号,则a>b?<.
答案 a>0>b
4.给出下列命题:
①|a|>|b|?a2>b2;②a>b?a5>b5;③|a|>b?a2>b2.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解析 ①一定成立;②由不等式的性质知,显然正确;③当b<0时,不一定成立.如|2|>-3,但22<(-3)2.
答案 ①②
5.已知>,bc>ad,求证:ab>0.
证明 ∵∴
∴∴ab>0.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设xA.x2B.x2>ax>a2
C.x2D.x2>a2>ax
解析 ∵xa2.
∵x2-ax=x(x-a)>0,∴x2>ax.
又ax-a2=a(x-a)>0,∴ax>a2.
∴x2>ax>a2.
答案 B
2.设aA.>
B.acC.|a|>-b
D.>
解析 a,选项A正确;当c>0时选项B成立,其余情况不成立,则选项B不正确;|a|=-a>-b,则选项C正确;由-a>-b>0,可得>,则选项D正确,故选B.
答案 B
3.已知a>b>c,则+的值是(  )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非负数
解析 +==,
∵a>b>c,∴b-c>0,c-a<0,b-a<0,
∴+>0,故选A.
答案 A
4.已知a,b,c∈R,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a>b?ac3>bc3
B.>?a>b
C.?>
D.?>
解析 当c=0时,A不成立;当c<0时,B不成立;
当ab<0时,a>b?<,
即>,C成立.同理可证D不成立.
答案 C
5.已知a,b,c,d为正实数,且<,则(  )
A.<<
B.<<
C.<<
D.以上均可能
解析 ∵a,b,c,d为正实数,<,∴ad∴-==<0,
-==>0,
∴<<.
答案 A
二、填空题
6.若8解析 ∵2又∵8答案 (2,5)
7.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若a>b>0,则<;②若a>b,则c-2a0,则<;④若a>b,则2a>2b.
解析 ①a>b>0?0<b?-2a<-2b?c-2a答案 ①②④
8.设a>b>c>0,x=,y=,z=,则x,y,z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解析 ∵a>b>c>0,
y2-x2=b2+(c+a)2-a2-(b+c)2=2ac-2bc
=2c(a-b)>0,
∴y2>x2,即y>x.同理可得z>y,故z>y>x.
答案 z>y>x
三、解答题
9.判断下列四个命题的真假.
(1)若a(2)若a>b>c,则有a|c|>b|c|;
(3)若b1,且n为奇数,则有an>bn.
解 (1)∵a0,∴>0.
∴a·(2)∵a>b,|c|≥0,当c≠0时,|c|>0,∴a|c|>b|c|.
当c=0时,|c|=0,∴a|c|=b|c|=0.
∴(2)是假命题.
(3)当b-a>0.∴(-b)n>(-a)n.
∵n为奇数,∴-bn>-an.∴an>bn.∴(3)是真命题.
10.已知c>a>b>0,求证:>.
证明 -=
==.
∵c>a>b>0,∴c-a>0,c-b>0,a-b>0.
∴>0.∴>.
能力提升
11.若a>b>0,cA.>
B.<
C.>
D.<
解析 法一 ?<<0?<<0??>?<.
法二 依题意取a=2,b=1,c=-2,d=-1,代入验证得A,C,D均错误,只有B正确.
答案 B
12.已知1≤a+b≤4,-1≤a-b≤2,求4a-2b的取值范围.
解 法一 设u=a+b,v=a-b得a=,b=,
∴4a-2b=2u+2v-u+v=u+3v.
∵1≤u≤4,-1≤v≤2,∴-3≤3v≤6.
则-2≤u+3v≤10,即-2≤4a-2b≤10.
法二 令4a-2b=x(a+b)+y(a-b),
∴4a-2b=(x+y)a+(x-y)b.
∴∴

∴-2≤4a-2b≤10.
创新猜想
13.(多选题)已知a,b,c,d∈R,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
A.若a>b,c>b,则a>c
B.若a>-b,则c-aC.若a>b,c
D.若a2>b2,则-a<-b
解析 选项A,若a=4,b=2,c=5,显然不成立;选项C,不满足倒数不等式的条件,如a>b>0,c<0答案 ACD
14.(多空题)已知12解析 由15由15又因为12所以<<4.
答案 (-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