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他一生以诗文作武器,反复呼吁国家统一,表达强烈的爱国感情。他积极主张抗金,却遭到当权的投降派谗毁,终于被排挤罢官。尽管如此,陆游收复中原的信念却始终不渝。陆游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陆游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资料链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1192年(绍熙三年)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是年68岁。这首诗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这使他的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这种悲愤忠烈的感情一直在他心灵中激荡,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在梦中也常常梦到。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课文详解
古今对译 注释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 卧孤 村 不 自 哀,
我僵直地躺在孤寂的乡村里,并不为自己悲哀,
尚思为国 戍轮台。
还想为国家去戍守边塞。
夜阑卧 听 风吹雨,
深夜躺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的声音,
铁马冰河入梦来。
梦里我跨上战马跃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僵卧:躺卧不起,形容老病。
戍轮台:指守卫边关。戍,守卫。轮台,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南,汉王朝曾在这里驻兵屯守。这里指边。
夜阑:夜深,夜将尽。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名师点评
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述访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文。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终于幻化出一幅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朗读节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名句赏析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赏析:这两句诗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这两句诗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中心思想
这首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作者晚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为自己哀伤,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写作特点
虚实结合,寄情于梦。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年届68岁,已归隐山阴三山故居,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诗人心头始终郁结着“九州未同”的忧思,仍想着能杀敌报国,收复失地。诗的前两句写的便是诗人的处境和心情,“僵卧孤村”写的是诗人的处境,是实写;“不自哀”和“尚思为国戍轮台”反映了作者的心情和志向,是虚写。后两句转入实写,但仍然有虚写,如“铁马冰河”的梦境。全是把作者现实的处境(实写)与平生壮志(虚写)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的爱国豪情。
潼关
谭嗣同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诗人。早年入新疆巡抚刘锦棠幕。中日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若不振,在浏阳倡立学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代表作品有《仁学》《狱中题壁》《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他的诗作富于爱国精神,风格雄健,今辑《谭嗣同全集》。
资料链接
《潼关》这首诗写于谭嗣同随父赴甘肃上任途中,当时诗人不仅富有写诗的才气,还喜剑术,练就一身武艺,更可贵的是他有理想,有朝气。此时中国正陷于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热潮日益加剧,而满清王朝腐朽昏聩,气息奄奄。风华正茂的诗人登临潼关这座千古雄关时,抚今思昔,不由发出声声历史的浩叹。
课文详解
古今对译 注释
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
那高天的浮云似乎久远不散地簇拥着这座处于半山
城,
腰的历史名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往昔的金戈铁马之声已被秋风吹散了。
河流 大野 犹嫌 束,
黄河在广阔的西北大原野上奔流还嫌其空间狭窄,
山 入潼关 解
秦岭山脉拔地而起,似乎一进潼关压根儿就不晓得
不平。
世界上还有平地了。 终古:久远。
簇:簇拥。
束:拘束。
山入潼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
名师点评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14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的风景所震撼,欣然命笔。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岩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下一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寞与辽远。第三句笔锋一转,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桀骜不驯,再也不知何谓平坦。都在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把山水写活了,读来有冲击力,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朗读节奏
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名句赏析
1.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赏析:“高云簇此城”形象地突出了潼关居高临下的险峻地形。一“簇”字,写高云密布城关的情景,极富动感。“秋风吹散马蹄声”既是写诗人在萧飒秋风中驰马来到关前的情景,又似乎蕴含着一种历史的悲凉感。
2.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赏析:在诗人的笔下,奔腾的黄河“犹嫌束”、险峻的群山“不解平”,好像都变成了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在其身上融进了诗人强烈的感受,融进了诗人的思想,个性和人格,融进了一个时代的改革家的壮志豪情。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解不平
中心思想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写作特点
即景抒情,因景言志。这首诗,初看起来似乎只是描写山川形胜,吸毒却使人产生对自己和历史的深沉思考,仿佛有一颗豪兴淋漓的年轻之心在诗行中跃洞,诗人要像黄河那样冲决封建罗网,实施改革,渴望“日弱而下”中国,能与“西人”“争锋”。他要像群山那样跨越一切艰难险阻,勇敢开辟前进之路。潼关的山川形胜成了诗人自我形象的艺术表现。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