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岑参 (约715年~770年),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祖籍南阳(今河南南阳),天宝三年(744)中进士。天宝八年(749)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等地。唐肃宗至德年间入朝为右补阙,因直言触怒权佞。出为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舍。享年56岁。 有《岑嘉州诗集》传世。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由于他几度出塞,久佐戎幕。对边地战斗生活塞外风光有长期的体察和深刻的认识,擅长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他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资料链接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至德二年)旧历二月唐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课文详解
古今对译 注释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 高去,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
无人送酒来。
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遥怜 故园菊,
我心情沉重的遥望我的故乡长安的菊花,
应傍 战场 开。
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送酒:此处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据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
傍:靠近。
名师点评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从行文思路上看,这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蝉联而下,犹如弹丸脱手,圆美流转。从内容上看,诗人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朗读节奏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名句赏析
1.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赏析: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象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赏析: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这样写,不仅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仍贴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长安故园”,可以说是切时切地,紧扣诗题。诗写到这里为止,还显得比较平淡,然而这样写,却是为了逼出关键的最后一句。这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两句诗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强欲登高去(写实)
无人送酒来(用典) 忧虑国事
遥怜故园菊(抒情) 渴望和平
应傍战场开(想象)
中心思想
本诗描写的是诗人在行军途中登高思乡,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写作特点
用典新奇,直述心意。“无人送酒来”是诗人化用陶渊明的典故且反用其意,使人不觉是用典。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借物抒情,想象奇特。诗人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显然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李益(746~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元和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孟门参军、左散骑常侍等职。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宪宗时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大和元年(827年)礼部尚书,以礼部尚书致仕卒。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二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1卷。
资料链接
李益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送辽阳使还军》和《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两首诗在当时广为传唱。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名篇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其律体亦不乏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是历代传诵的名句。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又名《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均属佳作。
课文详解
古今对译 注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 似雪,
回乐峰 前的沙地白得像雪,
受降城外月 如 霜。
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 芦管,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 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回乐烽: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说,当作“回乐峰”,山峰名,在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
征人: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名师点评
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朗读节奏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名句赏析
1.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赏析:这两句诗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营造了一种寂寥,凄清的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思乡之情。
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赏析:“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回乐峰前沙似雪(写景)
受降城外月如霜(写景) 思念家乡
不知何处吹芦管(声音) 渴望和平
一夜征人尽望乡(感受)
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通过“闻笛”,感受到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这首诗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写作特点
1.景中寓情,蓄而未发。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2.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怀?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难点解析
1.《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了哪五个地名?
【参考答案】这五个地名分别是: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2.作者在《峨眉山月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圆秋月,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诗人借月抒发了的对亲友家乡的思念之情。
3.选择一个角度对“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做赏析??
【参考答案】诗人连夜从清溪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并当做亲密的朋友看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谈谈你对“落花时节又逢君”中“落花时节”的理解。
【参考答案】(1)可以理解为“暮春的落花时节”;(2)也可以理解为“国运衰败之际”;(3)还可以理解为“诗人衰病漂泊之时”。
5.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6.请欣赏《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参考答案】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时节”的相“逢”,一晃就是几十年,岁月沧桑,人世巨变,令人感慨不已。全诗无一字直写诗人身世之飘零,世事之变迁,但读者的心中却不能不有所触动:安史之乱,国之浩劫。
7.“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诗人一是直接抒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
8.《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参考答案】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
9.《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