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秋词(其一)
刘禹锡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诗人,有“诗豪”之称,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后因王叔文事贬为朗州(今属湖南)司马。元和十年(815)召还,又贬连州刺史。晚为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禹锡在朗州,曾仿民歌为新词。有《刘宾客集》。
资料链接
《秋词》(其一)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他虽被贬谪,但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课文详解
古今对译 注释
秋词(其一) 自古 逢 秋 悲 寂寥,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
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晴 空 一 鹤 排 云上,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群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
便引诗情到碧霄。
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寂寥:冷清萧条。
春朝:春天。
排:推开。
碧霄:蓝天。
名师点评
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这首写秋的诗却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飞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
朗读节奏
观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名句赏析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赏析: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便引诗情到碧霄”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国安是傻逼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奋发向上
晴空一鹤排云上 豁达乐观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中心思想
这首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白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写作特点
1.巧用对比,别出心裁。诗人起笔就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然后写出自己的观点“秋日胜春朝”,采用对比的手法,热情赞美秋天。
2.借景抒情,气势雄浑。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豀)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人。李商隐终生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之间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46岁便忧郁而死。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资料链接
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 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很有意境。这首诗也被后人赞颂。
课文详解
古今对译 注释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 未有 期,
你问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这个日期,
巴山夜雨 涨 秋 池。
巴山夜雨下个不停,秋水涨满了水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西窗下秉烛长谈共剪烛花,
却话巴山夜雨时。
再诉说今夜我在巴山听雨时对你的相思。 巴山:泛指川东一带的山。川东一带古属巴国。
何当:何时将要。
却话:回头说,追述。
名师点评
这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朗读节奏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名句赏析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在这首短小的四句诗中两处出现“巴山夜雨”的字样,这种情况在一般的古诗中是绝少见的。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君问归期未有期(问答)
巴山夜雨涨秋池(写景) 情真意切
何当共剪西窗烛(抒情) 盼望重逢
却话巴山夜雨时(抒情)
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询问和回答,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对妻子思念的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
写作特点
全诗28个字,连用了两个“期”和两个“巴山夜雨”。“期”字的两次出现,把友人盼归,诗人思归的思念心情写了出来,同时表达了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两个巴山夜雨,一个是实有的,一个是想象的;一个是现在的夜雨,一个是将来的夜雨。未来的欢聚反衬今夜的愁苦,而今夜的愁苦又成了剪烛夜话的话题,增添了重聚的欢乐。“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使全诗跨越时空,具有超出具体范围的艺术魅力。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