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北师大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 预备知识
3 不等式
3.2 基本不等式
北师大版(2019)高中数学 必修第一册 §1 3.2 基本不等式(课件+学案共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2019)高中数学 必修第一册 §1 3.2 基本不等式(课件+学案共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08 15:28:39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基本不等式(二)
课标要求
素养要求
1.掌握基本不等式≤(a,b>0).结合具体实例,能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2.遇到两代数的积或和,能想到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通过学习掌握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重点提升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素养.
新知探究
如图,用一段长为24
m的篱笆围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花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花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问题 1.两个正数的积为常数P时,它们的和有最小值吗?两个正数的和为常数S时,它们的积有最大值吗?
2.上述规律可归纳为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1)已知x,y都是正数,如果积xy是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
(2)已知x,y都是正数,如果和x+y是定值S,那么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
S2.
2.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1.由公式a2+b2≥2ab和≥可得出以下结论:
(1)+≥2(a,b同号),+≤-2(a,b异号);
(2)a+≥2(a>0),a+≤-2(a<0);
(3)≤≤≤(a,b∈(0,+∞));
运用基本不等式时,要根据所给代数式的形式合理选择,①如出现两数平方和与两数积,则选择a2+b2≥2ab;②如出现两数平方和与两数和,则选择≥等等
(4)+≥(a,b∈(0,+∞));
(5)≥2a-b(a,b∈(0,+∞));
(6)2(a2+b2)≥(a+b)2;
(7)≥-1(b≠0).
2.当x,y均为正数时,下面命题均成立.
(1)若x+y=s(s为定值),则当且仅当x=y时,xy取得最大值;
(2)若xy=p(p为定值),则当且仅当x=y时,x+y取得最小值2.
拓展深化
[微判断]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函数y=x2+的最小值为2-1.(√)
2.不等式+≥2成立的条件是x>0且y>0.(×)
3.若x>0,y>0,且x+y=2,则2xy的最大值为1.(×)
提示 2.成立条件为xy>0.3.x>0,y>0,∴2=x+y≥2,∴xy≤1,∴2xy≤2,最大值为2.
[微思考]
已知x,y为正数,且+=1,求x+y的最小值.
下面是某同学的解题过程:
解:因为x>0,y>0,所以1=+≥2×=,所以≥4.从而x+y≥2≥2×4=8.故x+y的最小值为8.
请分析上面解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提示 这位同学的解法是错误的.理由如下:
上述解法中连续使用两次均值不等式,但这两个不等式中的等号不能同时成立.第一个不等式当且仅当==,即x=2,y=8时,等号成立;第二个不等式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因此x+y不能等于8.
正解 x+y=(x+y)=1+++4=++5≥2·+5=9,
当且仅当即x=3,y=6时,等号成立.
故x+y的最小值为9.
题型一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例1】 (1)若x<0,求y=+3x的最大值;
(2)若x>2,求y=+x的最小值;
(3)已知0<x<,求y=x(1-2x)的最大值;
(4)已知x>1,求函数y=的最小值.
解 (1)因为x<0,所以y=-≤-2=
-12,当且仅当-=-3x,即x=-2时等号成立,所以y的最大值为-12.
(2)因为x>2,所以x-2>0,y=+x-2+2≥
2+2=4,当且仅当x-2=,即x=3时等号成立,所以y的最小值为4.
(3)因为0<x<所以1-2x>0,y=x(1-2x)=·2x(1-2x)≤=,当且仅当2x=1-2x,即x=时等号成立,所以y的最大值为.
(4)因为x>1,所以x-1>0.设t=x-1(t>0),则x=t+1,所以y===t++2≥2+2=2+2,当且仅当t=,即t=,x=+1时等号成立,所以y的最小值为2+2.
规律方法 在具体问题中,“正数”条件一般由已知条件容易获得,“相等”条件也易验证确定,而获得“定值”条件往往被设计为一个难点,它需要一定的变形能力,因此,“定值”条件是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关键,解题时应根据已知条件适当进行“拆”“拼”“凑”“合”“变形”,创造应用基本不等式及使等号成立的条件.当连续应用基本不等式时,要注意各不等式取等号时的条件是否一致,否则也不能求出最值.
【训练1】 (1)已知x>2,求x+的最小值;
(2)已知x>0,y>0,且+=1,求x+y的最小值;
(3)设x>0,y>0,且2x+8y=xy,求x+y的最小值.
解 (1)∵x>2,∴x-2>0,
∴x+=x-2++2≥2+2=6,
当且仅当x-2=,即x=4时,等号成立.
∴x+的最小值为6.
(2)法一 ∵x>0,y>0,+=1,
∴x+y=(x+y)=++10≥2+10=16,
当且仅当=,又+=1,
即x=4,y=12时,上式取等号.
故当x=4,y=12时,(x+y)min=16.
法二 由+=1,得(x-1)(y-9)=9(定值).
由+=1可知x>1,y>9,
∴x+y=(x-1)+(y-9)+10
≥2+10=16,
当且仅当x-1=y-9=3,即x=4,y=12时上式取等号,
故当x=4,y=12时,(x+y)min=16.
(3)法一 由2x+8y-xy=0,得y(x-8)=2x.
∵x>0,y>0,∴x-8>0,y=,
∴x+y=x+=x+
=(x-8)++10≥2+10=18.
当且仅当x-8=,即x=12时,等号成立.
∴x+y的最小值是18.
法二 由2x+8y-xy=0及x>0,y>0,得+=1.
∴x+y=(x+y)
=++10≥2+10=18.
当且仅当=,即x=2y=12时等号成立.
∴x+y的最小值是18.
题型二 利用基本不等式变形求最值
【例2】 (1)已知2a+b=1,a>0,b>0,则+的最小值是( )
A.2
B.3-2
C.3+2
D.3+
(2)已知a,b,c都是正数,且a+2b+c=1,则++的最小值是( )
A.3+2
B.3-2
C.6-4
D.6+4
解析 (1)+=(2a+b)=3++≥3+2=3+2.当且仅当=,又2a+b=1,即a=1-,b=-1时,等号成立.∴+的最小值是3+2.
(2)++=(a+2b+c)
=4++++++
≥4+2
+2
+2
=6+4,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即a2=c2=2b2时,等号成立.
答案 (1)C (2)D
规律方法 1.注意寻求已知条件与目标函数之间的联系.
2.利用添项和拆项的配凑方法,使积(或和)产生定值.特别注意“1”的代换.
【训练2】 设0
A.10
B.9
C.8
D.
解析 y=+=[x+(1-x)]·=4+++1≥5+2=5+2×2=9.当且仅当=,即x=时,等号成立.
∴y的最小值为9.
答案 B
题型三 基本不等式与参数的范围问题
【例3】 已知两个正数x,y满足x+y=1,求使不等式+≥m恒成立的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x+y)=5++
≥5+2=9,
当且仅当=,又x+y=1,即x=,y=时等号成立.
∴+的最大值为9,∴m≤9.
规律方法 若a≤y恒成立,等价于a≤ymin;若a≥y恒成立,等价于a≥ymax.
【训练3】 已知a>0,b>0,若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m的最大值是( )
A.10
B.9
C.8
D.7
解析 ∵a>0,b>0,∴+≥等价于(2a+b)·≥m.又(2a+b)=5++≥5+2=9.当且仅当=,即a=b时等号成立.
∴9≥m,故m的最大值为9.
答案 B
题型四 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应用题
【例4】 围建一个面积为360
m2的矩形场地,要求矩形场地的一面利用旧墙(利用的旧墙需维修),其他三面围墙要新建,在旧墙对面的新墙上要留一个宽度为2
m的进出口,如图.已知旧墙的维修费用为45元/m,新墙的造价为180元/m.设利用的旧墙长度为x(单位:m),修建此矩形场地围墙的总费用为y(单位:元).
(1)将y表示为x的函数;
(2)试确定x,使修建此矩形场地围墙的总费用最小,并求出最小总费用.
解 (1)设矩形的另一边长为a
m,
则y=45x+180(x-2)+180×2a=225x+360a-360.
由已知xa=360,得a=,
∴y=225x+-360(x>0).
(2)∵x>0,
∴225x+≥2=10
800.
∴y=225x+-360≥10
440.
当且仅当225x=时,等号成立.
即当x=24
m时,修建围墙的总费用最小,最小总费用是10
440元.
规律方法 求实际问题中最值的一般思路
(1)先读懂题意,设出变量,理清思路,列出函数的关系式.
(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设变量时一般要把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定义为函数.
(3)解应用题时,一定要注意变量的实际意义及其取值范围.
(4)求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一般先考虑用均值不等式,当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条件不具备时,再考虑函数的单调性.
【训练4】 某人准备租一辆车从孝感出发去武汉,已知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距离为100
km,按交通法规定:这段公路车速限制在40~100(单位:km/h)之间.假设目前油价为7.2元/L,汽车的耗油率为
L/h,其中x(单位:km/h)为汽车的行驶速度,耗油率指汽车每小时的耗油量.租车需付给司机每小时的工资为76.4元,不考虑其他费用,这次租车的总费用最少是多少?此时的车速x是多少?(注:租车总费用=耗油费+司机的工资)
解 设总费用为y元.
由题意,得
y=76.4×+7.2××
=+2x(40≤x≤100).
因为y=+2x≥2=280.
当且仅当=2x,即x=70时取等号.
所以这次租车的总费用最少是280元,此时的车速为70
km/h.
一、素养落地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及逻辑推理素养.
2.利用不等式求最值注意“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及“1”的代换.
3.或型最值求法:令一次为整体进行换元,进而转化为“对勾函数”求最值;或型求最值方法:通过拆分来求最值,体现了代数式简化的原则.
4.常见误区:缺少等号成立的条件.
二、素养训练
1.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4的函数是( )
A.y=x+
B.y=2t+
C.y=4t+(t>0)
D.y=t+
解析 A中x=-1时,y=-5<4,B中t=-1时,y=-3<4,C中y=4t+≥2=4,当且仅当t=时等号成立,D中t=-1时,y=-2<4.选C.
答案 C
2.函数y=(x>1)在x=t处取得最小值,则t等于( )
A.1+
B.2
C.3
D.4
解析 y==x+=x-1++1≥2+1=3,当且仅当x-1=,即x=2时,等号成立.
答案 B
3.已知x,y∈R+,且满足+=1,则xy的最大值是________.
解析 ∵x>0,y>0,∴1=+≥2=,∴xy≤3,当且仅当=,即x=,y=2时等号成立,所以xy有最大值为3.
答案 3
4.周长为+1的直角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 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边长分别为a,b,则+1=a+b+≥2+,解得ab≤,当且仅当a=b=时取“=”,所以直角三角形面积S≤,即S的最大值为.
答案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已知正数x,y满足+=1,则x+2y的最小值是( )
A.18
B.16
C.8
D.10
解析 x+2y=(x+2y)=10++≥10+2=18,当且仅当=,即x=12,y=3时,等号成立.
答案 A
2.已知x>0,y>0,且+=,则x+y的最小值为( )
A.3
B.5
C.7
D.9
解析 ∵x>0,y>0,且+=,
∴x+1+y=2(x+1+y)
=2≥2=8,
当且仅当=,即x=3,y=4时取等号,
∴x+y≥7,故x+y的最小值为7.
答案 C
3.某公司租地建仓库,每月土地占用费y1与仓库到车站的距离成反比,而每月库存货物的运费y2与到车站的距离成正比.如果在距离车站10千米处建仓库,这两项费用y1和y2分别为2万元和8万元,那么要使这两项费用之和最小,仓库应建在离车站( )
A.5千米处
B.4千米处
C.3千米处
D.2千米处
解析 设仓库与车站的距离为d千米(d>0),则y1=,y2=k2d,由题意知2=,8=10k2,∴k1=20,k2=0.8.∴y1+y2=+0.8d≥2=8,当且仅当=0.8d,即d=5时,等号成立.选A.
答案 A
4.设计用32
m2的材料制造某种长方体车厢(无盖),按交通法规定厢宽为2
m,则车厢的最大容积是( )
A.(38-3)
m3
B.16
m3
C.4
m3
D.14
m3
解析 设车厢的长为b
m,高为a
m.由已知得2b+2ab+4a=32,即b=,∴V=a··2=2·.
设a+1=t,则V=2
≤2=16,故选B.
答案 B
5.将一根铁丝切割成三段做一个面积为2
m2、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框架,在下列四种长度的铁丝中,选用最合理(够用且浪费最少)的是( )
A.6.5
m
B.6.8
m
C.7
m
D.7.2
m
解析 设两直角边分别为a,b,直角三角形的框架的周长为l,则ab=2,∴ab=4,l=a+b+≥2+=4+2≈6.828(m).∵要求够用且浪费最少,故选C.
答案 C
二、填空题
6.在如图所示的锐角三角形空地中,欲建一个面积最大的内接矩形花园(阴影部分),则其边长x为______(m).
解析 设矩形的另一边长为y.由三角形相似得=,其中0
答案 20
7.设x>-2,则函数y=x+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 ∵x>-2,∴x+2>0,
∴x+=x+2+-2≥2-2=2.
当且仅当x+2=,即x=0时等号成立.
∴x+的最小值为2.
答案 2
8.若x>0,y>0,x+4y+2xy=7,则x+2y的最小值是______.
解析 ∵x>0,y>0,x+4y+2xy=7,则2y=,则x+2y=x+=x+2+-3≥2-3=3,当且仅当x=1时取等号.因此其最小值是3.
答案 3
三、解答题
9.(1)若x>0,求函数y=x+的最小值,并求此时x的值;
(2)若正数x,y满足4x2+9y2+3xy=30,求xy的最大值.
解 (1)当x>0时,x+≥2=4,
当且仅当x=时,即x=2时取等号.
∴函数y=x+(x>0)在x=2时取得最小值4.
(2)由4x2+9y2+3xy=30,得2·2x·3y+3xy≤4x2+9y2+3xy=30,即15xy≤30,∴xy≤2,当且仅当2x=3y,即x=,y=时取等号,∴xy的最大值为2.
10.已知x,y都是正数.
(1)若3x+2y=12,求xy的最大值;
(2)若x+2y=3,求+的最小值.
解 (1)∵3x+2y=12,
∴xy=·3x·2y≤×=6,
当且仅当3x=2y=6,即x=2,y=3时,等号成立.
∴xy取得最大值为6.
(2)∵x+2y=3,∴1=+,
∴+==+++
≥1+2=1+,
当且仅当=,即x=3-3,y=3-时取等号,
∴最小值为1+.
能力提升
11.若实数x,y满足xy+3x=3,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 ∵实数x,y满足xy+3x=3,∴x=∈,解得y>3.则+=y+3+=y-3++6≥2+6=8,当且仅当y=4,x=时取等号.
答案 8
12.某市近郊有一块500
m×500
m的正方形的荒地,地方政府准备在此建一个综合性休闲广场,首先要建设如图所示的一个矩形场地,其总面积为3
000平方米,其中阴影部分为通道,通道宽度为2米,中间的三个矩形区域将铺设塑胶地面作为运动场地(其中两个小场地形状相同),塑胶运动场地占地面积为S平方米.
(1)分别用x表示y和S的函数关系式,并给出x的取值范围;
(2)怎样设计能使S取得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
解 (1)由已知xy=3
000,
所以y=,其中x取值范围是(6,500).
S=(x-4)a+(x-6)a=(2x-10)a,
又因为y=2a+6,所以a===-3,
S=(2x-10)=3
030-,其中x取值范围是(6,500).
(2)S=3
030-≤3
030-2=3
030-2×300=2
430,当且仅当=6x,即x=50∈(6,500)时,上述不等式等号成立,
此时,x=50,y=60,Smax=2
430.
设计x=50米,y=60米时,运动场地面积最大,最大值为2
430平方米.
创新猜想
13.(多选题)一个矩形的周长为L,面积为S,则如下四组数对中,可作为数对(S,L)的是( )
A.(1,4)
B.(6,8)
C.(7,12)
D.
解析 设矩形的长、宽分别为a、b,由题意L=2(a+b),S=ab,∴L=2(a+b)≥4=4,即L≥4,显然A、C符合,故选A,C.
答案 AC
14.(多空题)当x>-1时,x+(t>0)的最小值为3,则实数t的值为________;当x>0时,则x+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 当x>-1时,x+1>0,则x+=(x+1)+-1≥2-1,当且仅当x+1=时等号成立,则x+的最小值为2-1,则有2-1=3,解得t=4.∵x>0,∴x+>0,x+=x+=x++-≥2-=.当且仅当x+=,即x=时,等号成立.
答案 4 3.2 基本不等式
第一课时 基本不等式(一)
课标要求
素养要求
掌握基本不等式≤(a,b≥0).结合具体实例,能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通过学习掌握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重点提升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素养.
新知探究
如图风车是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它依据我国著名数学家赵爽在研究勾股定理的弦图进行设计,颜色的明暗使其看起来像一个风车.
问题 依据会标,你能找到一些相等或不等关系吗?
提示 由图可知
①a2+b2=(a-b)2+2ab,
②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
均值不等式
两数(式)和与积之间的不等关系
如果a≥0,b≥0,那么≥,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这个不等式称为基本不等式,其中,称为a,b的算术平均值,称为a,b的几何平均值,可表述为两个非负实数的算术平均值大于或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
拓展深化
[微判断]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若a≠0,则a+≥2=4.(×)
2.若a>0,b>0,则ab≤.(√)
3.若xy=4,则x+y的最小值为4.(×)
提示 1.当a>0时,才正确.3.当x>0,y>0时,x+y≥2=4.
[微训练]
已知a>0,b>0,求证≤.
证明 因为a2+b2≥2ab,
所以2(a2+b2)≥(a+b)2,
所以≥.
又因为a>0,b>0,
所以≤.
题型一 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
【例1】 (1)设0
A.a
B.a<<
C.a<
D.
(2)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第一年产量为A,第二年的增长率为a,第三年的增长率为b,这两年的平均增长率为x(a,b,x均大于零),则( )
A.x=
B.x≤
C.x>
D.x≥
解析 法一 (1)∵0
0,即>a,排除D项,故选B.
法二 取a=2,b=8,则=4,=5,所以a<<<b.
(2)由题意A(1+a)(1+b)=A(1+x)2,
∴(1+x)2=(1+a)(1+b)≤=,∴1+x≤1+,∴x≤,故选B.
答案 (1)B (2)B
规律方法 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实数大小的注意事项
(1)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常常要注意观察其形式(和与积),同时要注意结合函数的性质(单调性).
(2)利用基本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条件是否满足a>0,b>0.
【训练1】 经计算可以发现:
+<2,+<2,
+<2,….
对于任意正实数a,b,试写出一个使+≤2成立的条件,并给出证明.
解 7+15=2×11,5.5+16.5=2×11,
3-+19+=2×11,…,不难发现使+≤2成立的条件是a+b=22.证明如下:
由于≤==.
即+≤2.
题型二 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例2】 已知a,b,c为正数,且a+b+c=1,证明:++≥9.
证明 ++=++
=3+++
≥3+2+2+2=9.
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规律方法 在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的过程中,常需要把数、式合理地拆成两项或多项或恒等地变形配凑成适当的数、式,以便于利用基本不等式.
【训练2】 已知a,b,c为正数,且a+b+c=1,
证明:(1-a)(1-b)(1-c)≥8abc.
证明 (1-a)(1-b)(1-c)=(b+c)(a+c)(a+b)
≥2·2·2=8abc.
当且仅当b=c=a=时,等号成立.
题型三 基本不等式的变形应用
【例3】 (1)设a,b,c∈R,求证:a2+b2+c2≥ab+bc+ca.
(2)已知a>0,b>0,a+b=1,求证:
①++≥8;②≥9.
证明 (1)法一 ∵a2+b2+c2-(ab+bc+ca)
=[2(a2+b2+c2)-2(ab+bc+ca)]
=[(a-b)2+(b-c)2+(c-a)2]≥0,
∴a2+b2+c2≥ab+bc+ca.
法二 ∵a2+b2≥2ab,b2+c2≥2bc,c2+a2≥2ca,
∴(a2+b2)+(b2+c2)+(c2+a2)≥2ab+2bc+2ca.
∴a2+b2+c2≥ab+bc+ca.
(2)①++=++=2,
∵a+b=1,a>0,b>0,
∴+=+=2++≥2+2=4,
∴++≥8(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②法一 ∵a>0,b>0,a+b=1,
∴1+=1+=2+,
同理,1+=2+,
∴=
=5+2≥5+4=9.
∴≥9(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法二 =1+++.
由①知,++≥8,
故=1+++≥9,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规律方法 几个重要的不等式
(1)a2+b2≥2ab(a,b∈R).
(2)+≥2(a,b同号).
(3)ab≤(a,b∈R).
(4)≥≥≥(a,b∈R+).
【训练3】 设a、b均为正实数,求证:++ab≥2.
证明 ∵a、b均为正实数,∴+≥,
∵+ab≥2,∴++ab≥2(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一、素养落地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提升逻辑推理素养及数学运算素养.
2.注意不等式≥成立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3.当代数式含有三项或多项时,要拆分成部分能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形式.
二、素养训练
1.设a>0,b>0,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2
B.a2+b2≥2ab
C.+≥a+b
D.+≥2+
解析 可采用排除法或特殊值法.(特殊值法)令a=b=1,则+=2,2+=3,故D不正确.
答案 D
2.若0<a<b且a+b=1,则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A.
B.a2+b2
C.2ab
D.a
解析 ∵0
答案 B
3.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ab≤
B.ab≥
C.a+b≥2
D.a+b≤2
解析 a2+b2-2ab=(a-b)2≥0,∴a2+b2≥2ab,ab≤,故选A.
答案 A
4.若x>0,则x+________2(填“=”,“≥”,“≤”,“>”,“<”).
解析 x>0时,x+≥2=2.
答案 ≥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小王从甲地到乙地往返的时速分别为a和b(a
A.a
B.v=
C.
D.v=
解析 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s,
则v==.
由于a
a,
又+>2,∴v<.
故a
答案 A
2.若a,b∈R,则a2+b2与2|ab|的大小关系是( )
A.a2+b2≥2|ab|
B.a2+b2=2|ab|
C.a2+b2≤2|ab|
D.a2+b2>2|ab|
解析 a2+b2=|a|2+|b|2≥2|ab|,故选A.
答案 A
3.若a,b∈R且ab>0,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A.a2+b2>2ab
B.a+b≥2
C.+>
D.+≥2
解析 a2+b2≥2ab,A错误;当a<0,b<0时,B、C错误;故选D.
答案 D
4.给出下列条件:
①ab>0;②ab<0;③a>0,b>0;④a<0,b<0.
其中可使+≥2成立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 显然①③④成立,故选C.
答案 C
5.已知a>0,b>0,且ab=2,那么( )
A.a+b≥4
B.a+b≤4
C.a2+b2≥4
D.a2+b2≤4
解析 a+b≥2=2,∴A、B错误;a2+b2≥2ab=4,∴C正确;D错误;故选C.
答案 C
二、填空题
6.已知a,b是不相等的正数,x=,y=,则x,y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解析 x2=,y2=a+b=.
∵a+b>2(a≠b),∴x2
∵x,y>0,∴x
答案 x
7.设a>0,b>0,给出下列不等式:
①a2+1>a;②≥4;
③(a+b)≥4;④a2+9>6a.
其中恒成立的是________(填序号).
解析 由于a2+1-a=+>0,故①恒成立;
由于=ab+++≥2+2=4.当且仅当即a=b=1时,“=”成立,故②恒成立;
由于(a+b)=2++≥2+2=4.当且仅当=,即a=b时“=”成立,故③恒成立;
当a=3时,a2+9=6a,故④不恒成立.
综上,①②③正确.
答案 ①②③
8.若a>0,b>0,a+b=2,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ab≤1;②+≤;③a2+b2≥2;④a3+b3≥3;
⑤+≥2.
解析 ∵a>0,b>0,a+b=2,
∴ab≤=1,∴①恒成立;
a2+b2≥=2,∴③恒成立;
+≤2=2,∴②不恒成立;
当a=b=1时,a3+b3=2<3,∴④不恒成立;
+=(a+b)=≥2,
∴⑤恒成立.故填①③⑤.
答案 ①③⑤
三、解答题
9.设a>0,b>0,且a+b=+,证明:a+b≥2.
证明 由a>0,b>0,则a+b=+=,由于a+b>0,则ab=1,即有a+b≥2=2,当且仅当a=b取得等号,∴a+b≥2.
10.已知a,b∈R+,求证:+≥a+b.
证明 ∵a,b>0,∴+b≥2=2a,+a≥2=2b,∴+b++a≥2a+2b,∴+≥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能力提升
11.已知a,b都是正数,求证:≤≤≤.
证明 ∵+≥2,∴≤,
即≤.
又∵=≤=,
∴≤.
故≤≤≤(当且仅当a=b时取“=”).
12.已知a>0,b>0,c>0,且a+b+c=1,求证:··≥8.
证明 因为a+b+c=1,a>0,b>0,c>0,
所以-1=-1=≥>0,
-1=-1=≥>0,
-1=-1=≥>0,
将以上三式相乘得
≥=8,
即··≥8.
创新猜想
13.(多选题)下列四个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x∈R,且x≠0,x+≥2
B.?x∈R,使得x2+1≤2x
C.若x>0,y>0,则≥
D.若x>0,y>0,且x+y=18,则的最大值为9
解析 对于A,当x<0时不成立;对于B,当x=1时成立,B正确;对于C,若x>0,y>0,则(x2+y2)(x+y)2≥2xy·4xy=8x2y2,可化为≥,当且仅当x=y>0时取等号,C正确;对于D:∵x>0,y>0,∴x+y=18≥2,∴≤9,D正确.故选BCD.
答案 BCD
14.(多空题)已知a,b都为正实数,且+=3,则ab的最小值为________;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 因为a,b都为正实数,且+=3,所以3=+≥2,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所以ab≥,所以ab的最小值是.因为+=3,所以ab=,所以a=,因为a>0,所以>0,所以b>,所以====-+2+3=-+4≤4,所以的最大值是4.
答案 4(共28张PPT)
3.2 基本不等式
第一课时 基本不等式(一)
新知探究
如图风车是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它依据我国著名数学家赵爽在研究勾股定理的弦图进行设计,颜色的明暗使其看起来像一个风车.
问题 依据会标,你能找到一些相等或不等关系吗?
提示 由图可知
①a2+b2=(a-b)2+2ab,
②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
均值不等式
两数(式)和与积之间的不等关系
a=b
×
√
×
[微训练]
证明 因为a2+b2≥2ab,
所以2(a2+b2)≥(a+b)2,
又因为a>0,b>0,
题型一 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
【例1】 (1)设0
(2)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第一年产量为A,第二年的增长率为a,第三年的增长率为b,这两年的平均增长率为x(a,b,x均大于零),则( )
(2)由题意A(1+a)(1+b)=A(1+x)2,
答案 (1)B (2)B
规律方法 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实数大小的注意事项
(1)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常常要注意观察其形式(和与积),同时要注意结合函数的性质(单调性).
(2)利用基本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条件是否满足a>0,b>0.
【训练1】 经计算可以发现:
解 7+15=2×11,5.5+16.5=2×11,
题型二 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3+2+2+2=9.
规律方法 在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的过程中,常需要把数、式合理地拆成两项或多项或恒等地变形配凑成适当的数、式,以便于利用基本不等式.
【训练2】 已知a,b,c为正数,且a+b+c=1,
证明:(1-a)(1-b)(1-c)≥8abc.
证明 (1-a)(1-b)(1-c)=(b+c)(a+c)(a+b)
证明 (1)法一 ∵a2+b2+c2-(ab+bc+ca)
∴a2+b2+c2≥ab+bc+ca.
法二 ∵a2+b2≥2ab,b2+c2≥2bc,c2+a2≥2ca,
∴(a2+b2)+(b2+c2)+(c2+a2)≥2ab+2bc+2ca.
∴a2+b2+c2≥ab+bc+ca.
∵a+b=1,a>0,b>0,
②法一 ∵a>0,b>0,a+b=1,
二、素养训练
1.设a>0,b>0,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答案 D
2.若0<a<b且a+b=1,则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答案 B
3.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答案 A
答案 ≥(共40张PPT)
第二课时 基本不等式(二)
新知探究
如图,用一段长为24
m的篱笆围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花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花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问题 1.两个正数的积为常数P时,它们的和有最小值吗?两个正数的和为常数S时,它们的积有最大值吗?
2.上述规律可归纳为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2
2
√
×
×
[微思考]
提示 这位同学的解法是错误的.理由如下:
故x+y的最小值为9.
题型一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规律方法 在具体问题中,“正数”条件一般由已知条件容易获得,“相等”条件也易验证确定,而获得“定值”条件往往被设计为一个难点,它需要一定的变形能力,因此,“定值”条件是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关键,解题时应根据已知条件适当进行“拆”“拼”“凑”“合”“变形”,创造应用基本不等式及使等号成立的条件.当连续应用基本不等式时,要注意各不等式取等号时的条件是否一致,否则也不能求出最值.
解 (1)∵x>2,∴x-2>0,
即x=4,y=12时,上式取等号.
故当x=4,y=12时,(x+y)min=16.
∴x+y=(x-1)+(y-9)+10
当且仅当x-1=y-9=3,即x=4,y=12时上式取等号,
故当x=4,y=12时,(x+y)min=16.
(3)法一 由2x+8y-xy=0,得y(x-8)=2x.
∴x+y的最小值是18.
∴x+y的最小值是18.
即a2=c2=2b2时,等号成立.
答案 (1)C (2)D
规律方法 1.注意寻求已知条件与目标函数之间的联系.
2.利用添项和拆项的配凑方法,使积(或和)产生定值.特别注意“1”的代换.
∴y的最小值为9.
答案 B
规律方法 若a≤y恒成立,等价于a≤ymin;若a≥y恒成立,等价于a≥ymax.
∴9≥m,故m的最大值为9.
答案 B
题型四 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应用题
【例4】 围建一个面积为360
m2的矩形场地,要求矩形场地的一面利用旧墙(利用的旧墙需维修),其他三面围墙要新建,在旧墙对面的新墙上要留一个宽度为2
m的进出口,如图.已知旧墙的维修费用为45元/m,新墙的造价为180元/m.设利用的旧墙长度为x(单位:m),修建此矩形场地围墙的总费用为y(单位:元).
(1)将y表示为x的函数;
(2)试确定x,使修建此矩形场地围墙的总费用最小,并求出最小总费用.
(2)∵x>0,
解 (1)设矩形的另一边长为a
m,
则y=45x+180(x-2)+180×2a=225x+360a-360.
即当x=24
m时,修建围墙的总费用最小,最小总费用是10
440元.
规律方法 求实际问题中最值的一般思路
(1)先读懂题意,设出变量,理清思路,列出函数的关系式.
(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设变量时一般要把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定义为函数.
(3)解应用题时,一定要注意变量的实际意义及其取值范围.
(4)求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一般先考虑用均值不等式,当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条件不具备时,再考虑函数的单调性.
解 设总费用为y元.
由题意,得
所以这次租车的总费用最少是280元,此时的车速为70
km/h.
二、素养训练
1.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4的函数是( )
答案 C
答案 B
答案 3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预备知识
1 集合
2 常用逻辑用语
3 不等式
4 一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
第二章 函数
1 生活中的变量关系
2 函数
3 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
4 函数的奇偶性与简单的幂函数
第三章 指数运算与指数函数
1 指数幂的拓展
2 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 指数函数
第四章 对数运算和对数函数
1 对数的概念
2 对数的运算
3 对数函数
4 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的比较
5 信息技术支持的函数研究
第五章 函数应用
1 方程解的存在性及方程的近似解
2 实际问题中的函数模型
第六章 统计
1 获取数据的途径
2 抽样的基本方法
3 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
4 用样本估计总体数字特征
第七章 概率
1 随机现象与随机事件
2 古典概型
3 频率与概率
4 事件的独立性
第八章 数学建模活动(一)
1 走进数学建模
2 数学建模的主要步骤
3 数学建模活动的主要过程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