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章节 第一单元第十二课 课题名称 整理与练习(2)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示意图展示解读学生的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课型 复习课 主备教师 冯卫星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部分 自主备课部分
交流前置。口答汇报口算。 二、申报讨论。
1.拿出课前完成作业本,静静浏览梳理自己的思路。(2分钟)
2.组内交流。(重在交流解题思路、对题目的分析解读)
3.申报、板演、讲解。
4.互动点评。(听懂的复述、有意见的补充、不同意的争辩)
交流:解题的思路,可以是先求图形的长、宽、高后计算,也可以借助一个正方体的体积、表面积来计算。
核心:测量什么长度?为什么?(需准确把握长宽高的位置)
核心交流:所求问题就是求长方体的什么?两个问题什么联系区别?内空间的长宽高如何确定?借助直观图进一步明确!
核心交流:两个问题分别是求长方体的什么?(听懂的复述、有意见的补充、不同意的争辩)
第二题就是求:正方体的5个面的面积。
明确:三个问题本质是求什么?怎么求?(听懂的复述、有意见的补充、不同意的争辩)
拓展延伸。
1.导学案中的拓展延伸部分,一、二两题完成。申报讲解。
2.课后完成导学单其余练习。
(1)在一张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一个无盖长方体铁盒,这个铁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用一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长方形铁皮做一个深5厘米无盖长方体铁盒,铁盒容积最大是多少?(允许切割,焊接,损耗不计)
学生申报,并通过画示意图,理解两题操作的方式,体会两题的不同之处。(听懂的复述、有意见的补充、不同意的争辩)
(3)小明为妈妈买一份礼物,营业员阿姨用长45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盒子装好后用绳子包扎,打结用15厘米,这样包扎需要多少厘米?
(4)一个火柴盒,内外盒长是5厘米,宽4厘米、高1厘米。忽略粘贴处。内盒需要多少硬纸盒?外盒需要多少硬纸盒?
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体容器中,装有8厘米深的水,把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2.4厘米的长方体铅块放入水中,水面升高多少?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