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
《雷雨》
情景导入
雷雨是最激烈的天气现象,它以其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声势,以其席卷一起阴霾、冲刷所有郁闷的强悍威力,铺天盖地、霹雳摇滚而来。高尔基在《海燕》中曾纵情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现代戏剧家曹禺的一鸣惊人之作就是《雷雨》,让我们一起走进《雷雨》,去探究那个金钱主宰、虚伪修饰、罪恶积聚的世界中的不同人物的命运吧。
学习目标
1.了解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体会作品中起伏跌宕的戏剧冲突,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和精巧的艺术构思。
知人论世
曹禺(1910-1996),中国二十世纪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
写作背景
关于写作意图。他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文体知识
+
=
戏剧是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
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
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1.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 如《丝路花雨》) ;
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等待戈多》)、多幕剧 ( 如《雷雨》) ;
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 ( 如《屈原》) 、现代剧 ( 如《雷雨》 ) ;
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 ( 如《屈原》)、喜剧( 如《威尼斯商人》) 、正剧 ( 如《白毛女》) 。
戏剧种类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涉及的要素有四点:
1)文学要素:即剧本。尤其是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戏剧语言和人物。
2)音乐要素:包括戏曲、歌剧中的唱腔、曲子;还包括音乐伴奏和音响效果。
3)美术要素:包括舞台美术设计、布景、灯光。
4)舞蹈要素:包括演员的形体动作和舞蹈设计。
戏剧要素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 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戏剧的特点
相关概念
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
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戏剧语言的种类
除人物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包括背景介绍,人物动作、神态说明,旁白、画外音以及其他叙述语言等。
舞台语言
人物语言
不同的标准
有不同的分类
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剧情繁简和结构
题材所反映的时代
历史剧
屈原
矛盾冲突的性质
话剧
雷雨
歌剧
白毛女
独幕剧
等待戈多
多幕剧
雷雨
现代剧
雷雨
悲剧
屈原
喜剧
威尼斯商人
正剧
白毛女
动作性 ? 个性表现力 ? 抒情性有潜台词 ? 动听上口 ? 浅显易懂
舞剧
宝莲灯
雷雨解题
《雷雨》是一部动人心魄的悲剧。剧本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反映了反动资产阶级的腐朽、糜烂的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虚伪的道德性,猛烈抨击了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展示出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雷雨》以集中的场景(周公馆客厅)和集中的时间(同一天上午至午夜),表现了周鲁两家以爱情的、血缘的、阶级的复杂关系为内容的尖锐的戏剧冲突。《雷雨》是四幕话剧,写于1932年,一经诞生,就引起轰动,震惊剧坛,至今长演不衰。课文是其第二幕第一部分。
四幕剧《雷雨》的剧情发生在一天之内,即从上午到午夜两点;舞台背景只有两个,周家的客厅和鲁家的住房。全剧集中表现出两个家庭和他们成员之间前后30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封建专制家庭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
整体感知
《雷雨》中的人物:
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侍萍前夫,55岁。
繁 漪——周妻,35岁。
周 萍——周朴园、侍萍长子,28岁。
周 冲——周朴园、繁漪之子,17岁。
鲁 贵——周公馆管家、侍萍丈夫,48岁。
侍 萍——鲁贵妻、周萍鲁大海生母,47岁。
鲁大海——周朴园、侍萍次子,工人,27岁。
四 凤——鲁贵与侍萍之女,使女,18岁。
雷雨中的人物关系
繁漪
周朴园
鲁侍萍
鲁贵
夫妻
旧情人(主仆)
夫妻
周冲
周萍
鲁大海
四凤
母子
父子
母子
父女
异母兄弟
兄弟
异父兄妹
异父兄妹(主仆、情人)
母女
继母子(情人)
父子(雇佣)
父子
母子
第二幕: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
第一场:重逢:周朴园——————鲁侍萍
情感纠葛
第二场:斗争:周朴园——————鲁大海
劳资冲突
1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
2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
戏剧矛盾冲突
第一场戏
矛盾焦点: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
这一场中,周朴园的感情态度有哪几次变化?请按情节发展叙述。
【提示】你,你贵姓?
——似曾相识,内心仍很平静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感意外,疑惑
(忽然立起)你是谁?
——更疑惑,感有事发生(有不祥之感),有点慌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心中释然,有些不知所措
哦,侍萍!(低声)是你?
——知道眼前是谁,但抱侥幸心理,不愿也不敢承认这是真实的。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恼怒,害怕
关窗
姓鲁
无锡口音!
熟知旧事?
姓鲁
修墓
她没有死?!
四凤的妈
熟知旧衬衣?!
侍萍,是你?
奇怪——疑虑——慌张——惊惧
鲁侍萍:
周朴园:
怨恨,内心复杂
手段
言行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
厉声责问
用缓和的语调稳住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你可以冷静点。
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了。
用感情软化
你的生日,每年我都记得。
关窗户的习惯,我都保留着。
想用金钱收买打发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开出支票。
侍萍认出了周朴园,为什么不立刻表明自己的身份?为什么不斥责周朴园,而是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
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经历,已经把侍萍的性格磨炼得坚强勇敢,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是把这一切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了某种轻信和谅解。
对过去的侍萍:始乱终弃——自私残忍
对“死去”的侍萍:纪念虚伪
对面前的侍萍:凶相毕露,软硬兼施,彻底决绝,阴险狡猾,冷酷无情
讨论:周朴园是否真的怀念侍萍?
课堂练习
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
矛盾焦点: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
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周朴园面对自己的儿子,依然摆出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冷酷面孔和傲慢的态度。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从而揭示了周朴园反动的阶级本质。
两组矛盾冲突
㈠周朴园与鲁侍萍
无意中的谈话 暗中进行 较为平缓 家庭内部冲突
周提到30年前发展 有起有伏 扣人心弦 性格冲突
鲁挑明关系明朗化 针锋相对 达到高潮 阶级矛盾冲突
㈡周朴园与鲁大海
直截了当 针锋相对
资本家与下层劳动人民的冲突——根本冲突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课文从两个角度去揭露他的自私虚伪和残忍冷酷。
第一场戏是从私生活的角度写。充分暴露了他的虚伪、自私、冷酷,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第二场戏则是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揭露周朴园的反动的阶级本性,说明他是一个老奸巨滑而又冷酷无情的资本家。充分暴露了他残忍狠毒的阶级本性。
周朴园
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
深刻地揭示出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有一种可怕的统治力量,也反映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长成的资本家,同封建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鉴赏戏剧人物
鲁侍萍
一个善良的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被周朴园始乱终弃,历经生活的磨难,表现出中国劳动妇女的坚强、骨气与尊严。
鲁大海
作为新生工人阶级中的一分子,罢工工人的领导者之一,鲁大海与老奸巨滑的周朴园相比较,确乎显得幼稚而又缺乏斗争经验;但是,他有着可贵的坚定的阶级立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对资本家清醒而又深刻的认识。同周朴园谈判的失败,使我们叹惜大海之幼稚;揭露周朴园唆使矿警杀害工人,用金钱收买工贼破坏罢工斗争时,让我们看到了大海在这场斗争中显示出的力量。
1.人物语言个性化
《雷雨》中的人物语言,不仅在遣词上、语气上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而且随时注意与戏剧情节的契合,即随剧情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2.人物语言动作性
不仅指人物外部形体动作,而更多是指人的内心冲突。人物经历的坎坷,情感的激荡,内心的矛盾,决定了人物语言动作性强。
鉴赏戏剧语言
(一)人物语言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潜台词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潜台词分析
这是周朴园听出侍萍无锡口音后,便问起往事,称当时的侍萍是“梅小姐”,说她“很贤惠,也很规矩。”鲁侍萍听到他的谎言,想起自己的遭遇,满怀悲愤,于是语带嘲讽地反复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表现侍萍内心的痛苦和对周朴园的不满。
周朴园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鲁侍萍 什么?
这是周朴园认为侍萍来此就为了敲诈他,因此急于用钱将侍萍打发,以保证周、鲁两家不再有任何联系,这暴露了他现实功利的思维方式;侍萍的反问有人格受到侮辱的愤怒,又有对周朴园的失望和蔑视。
(三)舞台提示
曹禺先生很善于利用恰当的舞台提示来表现人物性格,布置环境,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
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
(1)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
(2)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
(3)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而且感染了读者和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1.《雷雨》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剧,那么这幕悲剧中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为什么?
观点1:谁是《雷雨》里最大的悲剧?不正是那个咬着牙根喝下一大碗苦药的女人繁漪吗?她是离雷雨中心最近的人,她是主角。
合作探究
观点2:我认为《雷雨》主人公是周朴园。第一,周朴园是整个戏剧事件的开端。第二,周朴园是所有戏剧矛盾的中心,他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各种矛盾。第三,从情节上看,他是整个大家族的核心,戏剧的悲剧性结局就是在他一手操纵之下产生的。第四,从作者主旨来说,也主要想塑造周朴园这个典型人物形象。作者着力表现的是封建宗法家族制度对人性的钳制与扭曲,同时也揭露了阶级矛盾的尖锐性。
观点3:曹禺曾说过写作《雷雨》于他是“一种诱惑”,更重要的,他说过,这些人物的“挣扎”使他们更陷入人生的“泥淖”中。挣扎既然注定无谓,那么挣扎得最厉害、最有奋斗理想的人也就是最具悲剧性的人物。我们可以把《雷雨》的主角,定义为“最挣扎的人”。我以为周萍无疑是“最挣扎的人”。
2.本文以"雷雨"为题有什么含义?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小 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戏剧语言的揣摩,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感受了《雷雨》的魅力。一个周朴园就令人捉摸不透,更何况其他人物呢?总之,《雷雨》是一部内涵丰富、有点说不清的伟大杰作,因为它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阅读《雷雨》全剧,细细揣摩人物语言,读出一个属于你心中较完整的周朴园或其他人物。
作 业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读者,也会有一千个周朴园和鲁侍萍!
请结合剧本,依据你对周朴园和鲁侍萍情感的认识,围绕“人性的真与伪”写篇评论性文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