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课时课件:43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课时课件:43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6 19:32:51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导入新课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8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导入新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学习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方法。
3.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内涵丰富、富有战斗性的语言。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选自《朝花夕拾》。《社戏》选自《呐喊》。
资料链接
时代背景
01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
02
题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反问句,意即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资料链接
议论文
立论文
驳论文
1.定义: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2.要求:
①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
②用充足有说服力的论据
③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
1.定义:
论辩时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同时阐述己方的观点
2.方式:
①提出论点②证明论点③总结论点
3.驳论文的破立结合:首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再批驳已指出的错误论点,并在批驳的同时或之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加以论证。
资料链接
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
指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树靶子)
驳论:用正确的观点披露或驳斥错误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阐明和确立正确的观点。
一般结构和形式:
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打倒靶子)
资料链接
杂文: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那样地说理,而是用文艺性的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
特点:
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像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
冷嘲热讽、幽默风趣
说理生动、议论生动
资料链接
渺miǎo茫
诓kuāng骗
家谱pǔ
脊jǐ梁
污蔑miè
拜佛fǒ
脂zhī粉
摧cuī残
前仆pū后继
倘tǎng若
抹mǒ杀
笼lǒng罩zhào
玄xuán虚
慨kǎi叹
省xǐng悟
切qiè实
摧cuī残
宰zǎi相
字词积累
搽:涂抹。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麻醉:文中比喻用某种手段使人认识模糊、意志消沉。
摧残:使(政治、经济、文化、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诓骗:说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今天的事情。
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寻求佛法。后来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字词积累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夸:自己夸耀自己。
省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自信:自己相信自己。
自欺:自己欺骗自己。?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倘若:连词,表示假设。
脂粉:胭脂和香粉。
字词积累
朗读课文,分析结构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Step
04
第四部分(9段):作出结论。直接驳论点揭示对方论点以偏概全,以表面概实质。
第二部分(3~5段):直接反驳。驳敌方论证。说明敌方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
第三部分(6~8段):间接反驳。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揭示敌论点虚假。
第一部分(1~2段):揭示对方谬误。揭示对方论点及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整体感知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2、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1】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字词积累
3、文章怎样提出批驳的论点的?
从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谈起: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国联,再后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亮出批驳的
靶子“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字词积累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承认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发现对方的论据不能得出“失去自信”这个论点,由真实的存在依据推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
诵读课文1—5段,讨论探究
细读研讨
“求神拜佛”恐怕是反动派在山穷水尽时自欺欺人的最后一招,作者一针见血指出其危害,揭露他们投降卖国的本质,触到了他们的痛处。
2.第4段有一部分加点的文字,反动派删掉它说明了什么?
细读研讨
3.在文章前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的什么谬误论点?这论点以什么作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对方的谬误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对方论据是: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
细读研讨
最富于讽刺意味的文字是:
“总自夸”“只希望”“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
细读研讨
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有何作用?
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失掉了他信力……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细读研讨
找批驳的“突破口”
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
4.这一部分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细读研讨
自夸“地大物博”
希望国联
求神拜佛
“自欺力”
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
是“他信”
是“自欺”
是事实
也是事实
却也是事实
直接反驳
“他信力”
是信“地”
信“物”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品读6—8段,讨论探究
作者是怎么证明自己的论点的?
细读研讨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人们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
正面立论,间接反驳敌论点
细读研讨
2.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等将内容串联起来。
首先了解文章(或段落)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文段的论点和论据;
论证思路的分析方法
武功秘笈
细读研讨
阅读最后一段,思考:
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要从本质上看问题,指出真正有自信力的是中国的革命人民)
作用:照应题目,作出回答
细读研讨
文章最后得出结论,作者提出判断自信力有无的标准是什么?
判断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细读研讨
1.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
2.“他信力”是作者仿照“自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文章最后一句说“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与上文中的哪些话相呼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
(1)交代时代背景,表明自己为何而写。
(2)先摆出对方的论据,并且承认这些论据本身的正确性,为后文批驳其论证过程的错误做铺垫。
合作探究
2.“他信力”是作者仿照“自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运用“仿拟”修辞格,从“自信力”一词翻造出“他信力”一词,即指出中国人其实是“相信他物他人之力”,并不是相信自己,又通过一字之差的两词的对比,使本文妙趣横生,富有辛辣讽刺意味。
合作探究
3.文章最后一句说“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与上文中的哪些话相呼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呼应上文中提到的“公开的文字”中所提到的那些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等的谬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呼应的是上文提到的那些“埋头苦干”的四类人以及“这一类的人们......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以及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群众革命力量。这句话是说,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不要看那些反动文人发表出来的文章,而要去看那些真正的堪称中国脊梁的人的所作所为。他们虽然“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但他们“有确信,不自欺”,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合作探究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句中反复说“是事实”的作用是什么?
从内容上对对方的论据给予充分的肯定,为下文树立批驳的靶子。句式上构成排比,使句子整齐,语气饱满。
品味语言
2.“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作用
揭示对方的错误论点
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排比、比喻
说明了我国从古代以来就有许多有自信力的人
品味语言
4.“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这段文字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掉,这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也含蓄地批判了“国民党一些官僚”和“社会名流”以号召人民“求神拜佛”为幌子,蒙蔽群众,对日本的侵略实行妥协、不抵抗政策。
品味语言
5.揣摩“自欺力”“他信力”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的表达效果。
运用仿词的修辞方法,揭露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本质,也增强了文章说服力和感染力。
品味语言
Q1
Q2
Q3
Q4
“埋头苦干的人”指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如毕升、祖冲之、李时珍、张衡、詹天佑等人。
“拼命硬干的人”、指那些不怕牺牲、不计得失、忠于祖国的人。如岳飞、文天祥、
戚继光、林则徐等人。
“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屈原、关汉卿、海瑞、包公等人。
“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商鞅、谭嗣同、玄奘、法显等人。
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人物具有这样的品行?
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
本文按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作出结论的顺序逐层推进。通过驳论证批驳了对方的论点,通过正面立论间接反驳了对方论点,批驳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错误论调,鼓舞了民族的自信心。
这篇驳论文明确指出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它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的一颗爱国赤子之心。
论据
论点:
两年前:
不久:
现在:
自夸“地大物博”
希望国联
求神拜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
失掉的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1—2)
(3—5)
敌论据论点
偷换概念
课堂总结
间接反驳
己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己论据


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6—8)
(9)
以偏概全
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有确信,
不自欺
前仆后继的战斗
课堂总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学习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方法。
3.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内涵丰富、富有战斗性的语言。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回顾2019年
这些成就彰显不同凡响的中国力量”
2.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8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检查预习
(一)资料链接
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选自《朝花夕拾》。《社戏》选自《呐喊》。
2.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
题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反问句,意即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3.文体知识
立论驳论
驳论:用正确的观点披露或驳斥错误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阐明和确立正确的观点。
指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树靶子)
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
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打倒靶子)
4.杂文: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那样地说理,而是用文艺性的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
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像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
冷嘲热讽、幽默风趣
说理生动、议论生动
(二)字词积累
1.读读写写
渺miǎo茫
诓kuāng骗
家谱pǔ
脊jǐ梁
污蔑miè
拜佛fǒ
脂zhī粉
摧cuī残
前仆pū后继
倘tǎng若
抹mǒ杀
笼lǒng罩zhào
玄xuán虚
慨kǎi叹
省xǐng悟
切qiè实
摧cuī残
宰zǎi相
2.解释词语
搽:涂抹。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麻醉:文中比喻用某种手段使人认识模糊、意志消沉。
摧残:使(政治、经济、文化、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诓骗:说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今天的事情。
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寻求佛法。后来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夸:自己夸耀自己。
省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自信:自己相信自己。
自欺:自己欺骗自己。?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倘若:连词,表示假设。
脂粉:胭脂和香粉。
三、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分析结构
第一部分(1~2段):揭示对方谬误。揭示对方论点及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第二部分(3~5段):直接反驳。驳敌方论证。说明敌方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
第三部分(6~8段):间接反驳。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揭示敌论点虚假。
第四部分(9段):作出结论。直接驳论点揭示对方论点以偏概全,以表面概实质。
(二)思考问题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2.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1】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3.文章怎样提出批驳的论点的?
从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谈起: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国联,再后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亮出批驳的
靶子“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四、细读研讨
(一)诵读课文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承认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发现对方的论据不能得出“失去自信”这个论点,由真实的存在依据推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
2.第4段有一部分加点的文字,反动派删掉它说明了什么?
“求神拜佛”恐怕是反动派在山穷水尽时自欺欺人的最后一招,作者一针见血指出其危害,揭露他们投降卖国的本质,触到了他们的痛处。
3.在文章前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的什么谬误论点?这论点以什么作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对方的谬误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对方论据是: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
4.这一部分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找批驳的“突破口”
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四、细读研讨
(二)品读6—8段,讨论探究
作者是怎么证明自己的论点的?
【学法指导】论证思路的分析方法
首先了解文章(或段落)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文段的论点和论据;
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等将内容串联起来。
(二)阅读最后一段,思考:
1.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要从本质上看问题,指出真正有自信力的是中国的革命人民)
作用:照应题目,作出回答
2.文章最后得出结论,作者提出判断自信力有无的标准是什么?
判断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五、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
(1)交代时代背景,表明自己为何而写。
(2)先摆出对方的论据,并且承认这些论据本身的正确性,为后文批驳其论证过程的错误做铺垫。
2.“他信力”是作者仿照“自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运用“仿拟”修辞格,从“自信力”一词翻造出“他信力”一词,即指出中国人其实是“相信他物他人之力”,并不是相信自己,又通过一字之差的两词的对比,使本文妙趣横生,富有辛辣讽刺意味。
3.文章最后一句说“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与上文中的哪些话相呼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呼应上文中提到的“公开的文字”中所提到的那些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等的谬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呼应的是上文提到的那些“埋头苦干”的四类人以及“这一类的人们......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以及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群众革命力量。这句话是说,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不要看那些反动文人发表出来的文章,而要去看那些真正的堪称中国脊梁的人的所作所为。他们虽然“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但他们“有确信,不自欺”,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六、品味语言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句中反复说“是事实”的作用是什么?
从内容上对对方的论据给予充分的肯定,为下文树立批驳的靶子。句式上构成排比,使句子整齐,语气饱满。
2.“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作用;揭示对方的错误论点。
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排比、比喻,说明了我国从古代以来就有许多有自信力的人。
4.“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这段文字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掉,这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也含蓄地批判了“国民党一些官僚”和“社会名流”以号召人民“求神拜佛”为幌子,蒙蔽群众,对日本的侵略实行妥协、不抵抗政策。
5.揣摩“自欺力”“他信力”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的表达效果。
运用仿词的修辞方法,揭露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本质,也增强了文章说服力和感染力。
七、拓展延伸: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人物具有这样的品行?
“埋头苦干的人”指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如毕升、祖冲之、李时珍、张衡、詹天佑等人。
“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屈原、关汉卿、海瑞、包公等人。
“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商鞅、谭嗣同、玄奘、法显等人。
“拼命硬干的人”、指那些不怕牺牲、不计得失、忠于祖国的人。如岳飞、文天祥、
戚继光、林则徐等人。
八、课堂总结
本文按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作出结论的顺序逐层推进。通过驳论证批驳了对方的论点,通过正面立论间接反驳了对方论点,批驳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错误论调,鼓舞了民族的自信心。
这篇驳论文明确指出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它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的一颗爱国赤子之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