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配套练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叔叔于勒》配套练习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8-22 16:5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阔绰(chuò) 惯例(lì) 衣冠(ɡuān) 恐怖(bù)
B.糟蹋(tà) 减价(jià) 拟定(nǐ) 变更(ɡènɡ)
C.哆嗦(suo) 栈桥(zhàn) 拮据(jié) 赚钱(zuàn)
D.倒霉(dǎo) 赔偿(shánɡ) 别墅(shù) 计较(jiào)
【解析】选A。B项中“更”应读ɡēnɡ;C项中“赚”应读zhuàn;D项中“偿”应读chánɡ。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计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田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讨价还价。 (2)地步。 (3)挥霍。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 )
(2)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
(3)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
(4)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 )
答案:(1)语言描写 (2)神态描写 (3)心理描写
(4)景物描写
阅读“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到结尾,回答问题。
4.“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中,“心里默念”为什么不能改成“叫出声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点语句的分析。从这一思想活动中,不难看出我很愿意同叔叔相认,但迫于父母对叔叔的态度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显得十分无奈。
答案:“心里默念”能准确地表现若瑟夫既想相认,但又迫于父母态度而不敢相认的矛盾心理,而“叫出声来”在当时的环境和心理状态下则是不可能的。
5.作者在小说结构上安排了旅行这一转笔,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独具匠心的结构安排的理解。文章主要写了菲利普夫妇在得知于勒发财后的种种表现和打算,使得小说在内容上跌宕起伏,同时也为后文和于勒的碰面奠定了基础。
答案:使情节发展舒缓下来,使情节发展有所起伏,为后面遇见于勒的情景作铺垫。
6.在给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这件事上,“我”和“母亲”有不同的表现,试作简要评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主要是为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我”幼小的心灵当时还没有被金钱所污染,还有一颗同情心,而“母亲”的内心却早已被金钱所腐蚀了。
答案: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我”的单纯、善良和富于同情心,“母亲”的势利和刻薄。
7.“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文章结尾有什么深刻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进一步理解。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至上”的观念深深地充斥着人们的思想。
答案:反映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和冷酷,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8.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在读透文章的基础上,把握好记叙要素,抓住文章记叙的核心事件,即主要人物在哪里做了什么事。
答案: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小食店用嘴咬着勺子喂自己失掉双手的孩子的故事。
9.题目“世界上最好的‘手’”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题目内涵的理解。解题思路如下:
答案:要为孩子装一双“世界上最好的假手”;母亲全心全意照顾这个孩子,把伟大的爱毫无保留地给这个孩子,给他世界上最好的“手”,也就是给他天下最伟大无私的爱。
10.体会文中第⑤段“她把孩子放在右腿上,双手抱着,然后用嘴咬着勺子的一端,很熟练地低头在她的盘子里舀菜、拨拉,再喂到孩子的嘴里”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此细节描写有推动情节和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答案: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了善良的母亲为了让孩子模仿自己,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坚持用嘴来教他面对生活的良苦用心。
11.请概括文中的母亲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根据文中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的描写来分析,要特别体会母亲用嘴给孩子喂饭和用嘴收拾桌子的细节,来概括母亲的形象。
答案:文中的母亲是一位积极乐观,充满爱心,懂得教育方法,善于教育孩子,面对残缺,永不放弃,给残疾的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为了孩子的自信自尊,毅然坚持用嘴用脚教育孩子的既慈爱又坚强的母亲。
12.学过本文之后,班级要开展“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语文综合活动,现邀请你参加,如果涉及下面两个问题,你将如何回答?
(1)你对金钱的追求有什么看法?请联系青少年实际来谈谈青少年正确面对金钱的重要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若瑟夫,当在船上碰到穷困潦倒的于勒时,你将如何劝说你的父母,使他们和于勒相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我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应从小培养他们对金钱的正确认识,反对“金钱至上”的思想,抵制“拜金主义”思潮,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俗话说“骨肉相连”,于勒毕竟是你们的亲弟弟,我的亲叔叔。假如日后我也像你们一样抛弃自己的亲姐姐,你们的女儿时,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