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6 21:5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五个生字,会写“依”、“穷”、“目”。“鹳”和“欲”只识不写。
朗读、背诵古诗,感受自然之美。
?3.了解诗古的意思,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古诗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想象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贴画?
【课前准备】
听唱《春晓》《悯农》两首古诗歌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诗题?
1.结合图片,介绍鹳雀楼及其名字的由来。?
2.创设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情境,通过评价指导学生朗读:登/鹳雀楼。?
3.揭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把诵读作为学习古诗的首要任务,可见它的重要性,而本首诗的题目孩子最容易误读成“登鹳/雀楼”,原因是孩子们不知意思。因此,通过直观的图片让孩子明白“登鹳雀楼”的意思及名字由来,读好题目就很容易了。】?
二、关注字音,初读指导?
1.诗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生字再送回古诗,去掉拼音还能读好吗?(出示古诗,去拼音)指名读。
?3.?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又能读出这首诗的节奏来呢?通过评价指导读出节奏。?
4.一起来读吧,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直至读准诗句的节奏和停顿,为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和理解诗句奠定基础。】?
三、巧借生字,想象画面?
1.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的所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指名读一读,说一说,鼓励学生从说单个事物向整个画面发展。
?3.巧借生字,指导学生将画面想丰富,想生动。?
(1)依:(出示图片)人穿的衣服和人是贴在一起的。和“依”有关的词语通常表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亲密的感情:你看,他们挨得多紧啊!(依靠、依偎)太阳是怎么依着群山慢慢下沉的?(在“依”字旁边标注“靠”)?
【设计意图:小学课本中所涉及的汉字绝大部分为形声字,掌握了形声字就掌握了学习汉字的主动权。学习形声字重点是把握好形旁,如果理解了常见形旁,就能自主地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就能达到“学一个带一串”的功效。】?
(2)太阳依靠着山怎么样?从哪个字读出来的?(尽)那“尽”就是消失、完的意思。那谁能把这种景象完整的说出来?(傍晚的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落下去。)?
(3)你想象中的黄河是怎样的?(出示图片)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是怎样的黄河??
(4)两行诗连起来读画面会更美!现在老师想和大家合作读出这抬头低头满眼的自然之美吧!我们男女生能合作读吗??
【设计意图:课标十分重视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反复诵读,理解诗理?
?1.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的所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结合古文字,学习理解“欲”。?在诵读中,自然理解“千里目、更”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读。?
3.?“欲穷千里目”穷就是怎样啊?看完、看尽。“千里目”就是指很远很远的地方。“目”就是——(生:眼睛,这里是指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4.生边做动作,老师边问?你看到更远的地方了吗?没有,怎样才能看的更远呢??
5.是呀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呀!通过这样的体验我们知道了:(出示:只有站得______,才能看得_______。)(板书:登高才能望远)?
让我们带着我们的感悟再读读这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意的大致理解,把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状态。】?
感情朗读,配乐诵读?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配乐诵读。
2.创设情境,练习吟唱。
?3.集体带动作吟唱。?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借助图画的感染,让诗中的意境浸透学生的心间,全情投入朗诵。让学生熏到作者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
六、背诵诗句,拓展运用?
创设三个背诵古诗的情境(登鹳雀楼、被评为三好学生时、登龟山),让学生自然地背诵,快乐的背诵。?
当你被评为三好学生时,为了不让你骄傲,老师希望你继续努力,可以对你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当你登到龟山的半山腰时,妈妈对你说:欲看更多景,-------------?。?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为了使学生对所背诵积累的诗句能够理解意思,学以致用,我特别创设了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着运用经典,将背诵与运用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体现古诗词“古为今用”的价值。】?
七、巩固生字,范写练写?1.出示生字?
2..看看这些生字,怎样记住它们呢?说说你的方法!你能记住那个字就说那个字?(拆字法、编口诀法看图法等)?
3.记住了字形,怎样写好它们呢?来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4.写之前先观察,一看结构、二想笔顺,第三写好关键笔画。?
5.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书上先描红,再照着写一两个。(放音乐)?
【设计意图:课标中针对学生的写字训练提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同时还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作业:抄写古诗??
板书:?
登鹳雀楼?
读准古诗?????????????看?
想象画面?
吟诵古诗??????????????想??????????登高才能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