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革命烈士诗二首
教材分析:
《革命烈士诗二首》包括叶挺同志写的《囚歌》和陈然同志写的《我的自白书》。这两首革命烈士诗歌,鲜明地反映了革命先烈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和对革命事业毕胜的坚定信念。《囚歌》是叶挺同志在1942年11月21日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在重庆歌乐山“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渣滓洞集中营写的。诗中语言朴素,句式自由,有着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情感,含义深刻,同时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和恰当的比喻。
教学目标:
1.自主积累字词“凯歌、紧锁、乞求、永生、自由”等,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人、狗、门、洞、地下的烈火、活棺材、怕死鬼、魔鬼的宫殿”等词语包含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从“敌人怎么样”和“我怎么样”两个方面来概括诗的主要内容。
3.感受烈士们在酷刑威逼下英勇不屈的气概,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选择其中的一首背诵。
教学重难点:
感受革命烈士在生死关头的革命气节和坚定的意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情趣
1.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要学的《革命烈士诗二首》,就是他们在敌人的监牢里,面对毒刑拷打写下来的。
2.板书课题:革命烈士诗二首,齐读。
3.板书:《囚歌》、《我的“自白”书》
4.理解课题。
(1)从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又是什么意思呢?
(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关在监狱里。“囚歌”在本文指革命者在敌人监狱里写的诗歌。)
(2)自白:自己说明自己的意见,自我表白。
5.简介作者生平。
(1)《囚歌》的作者是叶挺。叶挺是广东惠阳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获得自由。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国飞机失事遇难。 《囚歌》是叶挺同志被囚禁在重庆歌乐山渣滓洞集中营时,用铅笔写在牢房墙壁上的一首诗。
(2)《我的“自白”书》的作者是陈然。陈然(1923~1949),原名陈崇德,河北大名人。抗日战争初期,积极参加学生救亡运动,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陈然担任中共重庆市委领导的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特支书记,次年4月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囚禁于“中美合作所”。敌人逼迫他写叛党的“自白”书,他愤然写下了《我的“自白”书》。诗中铿锵有力的诗句,对敌人的诱降报以无情的嘲笑,表白了一个共产党员宁死不屈的崇高信念。 1949年10月28日,新中国已经成立,陈然却在重庆大坪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临刑前,他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
二、朗读诗歌,体会意境
(一)学习《囚歌》。
1.你说我填,交流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教师范读《囚歌》,请同学们认真听范读时的语气、节奏和感情。
3.学生学习范读,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诗的意思和感情。
4.自读课文,提出疑问,尝试解决。
(1)为什么“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这里的“人”和“狗”各指的是什么?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是指牢房中的革命者所要走的路被敌人锁得紧紧的。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指为牢房中的叛徒所准备的道路是敞开的,只要你叛变革命,随时都可以爬出牢房。
“人”指坚定的革命者,“狗”指革命队伍中的叛徒。
(2)“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爬”字有什么含义?
“一个声音”指国民党反动派声嘶力竭地叫喊诱骗革命者变节投降充当叛徒的声音。
“爬”就是让革命者屈膝投降,当叛徒。
指导朗读:“一个声音……给你自由!”这句是敌人对革命者的诈骗,“自由”不过是一种诱饵,朗读时要读出虚伪、轻浮,声音拖长些,表现出敌人的阴险狡猾。
(3)作者为什么渴望自由?
(从“渴望”一词看出作者对自由的迫切希望。因为革命者有了自由,便可以投入人民革命的洪流;有了自由,就可以更有力地参加埋葬蒋家王朝的战斗。
(4)他深深知道的是什么?
(作者深深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指导朗读“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这句时,反问的语气要坚定、有力、高昂。表达叶挺同志决不向敌人屈膝投降的决心,表现了革命者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5)“地下的烈火”、“活棺材”各指的是什么?
(“地下的烈火”比喻革命的烈火,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活棺材”指囚禁革命 者的牢房,又指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社会。)
(6)“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叶挺同志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宁愿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指导朗读:“地下的烈火”、“一齐烧掉”、“得到永生”等词语读时要铿锵有力,语气逐渐激昂,节奏加快。 指名读,齐读。
5.语言实践:说话练习: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从“敌人怎么样”和“我怎么样”两个方面来概括诗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我的“自白”书》
1.你说我填,交流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教师范读《我的“自白”书》,请同学们认真听范读时的语气、节奏和感情。
3.熟读诗歌,谈谈你对诗句的理解。
4.学生自读,交流。
(1)《我的“自白”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从哪儿可以看出来?指名读第一节。
(“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皮鞭举得高高”,“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说明这首诗是在敌人铁镣、皮鞭、屠刀的折磨、威胁下写出来的,说明敌人的凶残。) (板书:铁镣 皮鞭 刺刀 凶残)
(2)“我不需要什么自白”,这里的“自白”为什么没有加引号?说明了什么?
(这里的自白是指一般情况下所说的自白,即向敌人表白自己,屈膝投降,叛变革命。所以这里不加引号。这句话说明作者直截了当地回绝了敌人,决不背叛革命。)
指导朗读:前两句读出蔑视敌人的语气,后两句读出坚定的语气。
(3)“人”和“高贵的头”是什么意思?
(“人”指真正的革命者,“高贵的头”指革命者的高尚气节,革命者不能向敌人低头,不能向敌人屈服。)
(4)联系电影中所看到的说说“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和“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的意思。
指导朗读:“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要读得庄重;“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要读出嘲笑的语气;“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要读出坚定的语气。师范读,个别读、齐读。
(5)“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句诗又是什么意思?
(“魔鬼的宫殿”比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这句诗的意思是在革命者的欢笑声中,在革命者英勇不屈的斗争面前,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将要灭亡。) (板书:魔鬼的宫殿)
(6)齐读最后两句。 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强调了“我”,一个真正共产党员,就是要跟反动派斗争到底,国民党反动统治必将在革命者胜利的凯歌声中埋葬。)指导朗读。 这节要读出豪迈、必胜的信念来。
5.指名读、齐读全诗。
三、总结全文
1.总结: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面对凶残的敌人,面对种种酷刑,他们是那样坚定不屈,不自白,不低头,放声大笑,高唱凯歌,充分表现出共产党人在生死关头崇高的革命气节和乐观主义精神。
2.从“敌人怎么样”、“革命烈士怎么样”两个方面来概括诗的主要内容。
(1)全诗反映敌人怎样?(凶残、威逼、利诱、酷刑)革命烈士怎样?(不投降、不自白、坚贞不屈、大义凛然)
(2)运用连贯的语言概括全诗主要内容。
(这两首诗表现了革命烈士面对凶残敌人的威逼、利诱、施行的种种酷刑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显示了革命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甘愿献身的革命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