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配套练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陈涉世家》配套练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8-22 16:4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鸿鹄( ) 適戍( ) 当行( )
忿恚( ) 长吏( ) 闾左( )
答案:hú zhé hánɡ huì lì lǘ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辍耕之垄上 ( )
(2)怅恨久之 ( )
(3)会天大雨 ( )
(4)楚人怜之 ( )
(5)比至陈 ( )
(6)陈胜、吴广喜,念鬼 ( )
答案:(1)去、往。 (2)失望。 (3)适逢,恰巧遇到。
(4)爱戴。 (5)等到。 (6)考虑、思索。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陈涉少时
B.将军身被坚执锐
C.今亡亦死
D.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解析】选D。A项中“少”古义是“年轻”,今义是“数量小”;B项中“身”古义是“亲自”,今义是“人和动物的躯体”;C项中“亡”古义是“逃亡”,今义是“死”;D项中“诈”古今义都是“假装”的意思。




4.请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节奏。
(1)发闾左適戍渔阳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答案:(1)发/闾左/適戍渔阳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阅读“二世元年七月”至“吴广以为然”一段,完成5~8题。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
(2)度已失期 ( )
(3)诚以吾众 ( )
(4)宜多应者 ( )
答案:(1)编次。(2)估计。(3)如果。(4)应当。




6.翻译下列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而死好吗?
(2)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7.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重点语段的分析、概括能力。结合选段的内容,抓住关键语句,如“会天大雨……失期,法皆斩”来归纳即可。
答案:戍卒在赶赴渔阳的途中遇雨误期。
8.如果没有导火线,陈胜、吴广会起义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会起义。因为“遇雨失期”不是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只要残暴的秦朝统治存在,就存在起义的必然性。
不会起义。只能说在短时间内不会,因为人民都惧于秦朝残暴的统治,没有导火线就没有起义。(言之成理即可)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尝与人佣耕 ( )
(2)若为佣耕 ( )
(3)子何恃而往 ( )
(4)西蜀之去南海 ( )
答案:(1)曾经。 (2)你。 (3)凭借。 (4)距离。




10.与“吾欲之南海”中的“之”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是( )
A.怅恨久之 B.辍耕之垄上
C.蜀之鄙有二僧 D.西蜀之去南海
【解析】选B。A项中的“之”是助词,无义,起调节音节的
作用;B 项中的“之”意为“去、往”,和例句中的“之”
字用法和意义相同;C 项中的“之”,结构助词,意为“的”;D项中的“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
独立性的作用,无实义。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苟富贵,无相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准确性,如句中的重点字词 “苟”“顾”“鄙”都要翻译准确,句子的语气和句式也要与原文相符合。
答案:(1)假如有一天谁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
(2)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12.(甲)、(乙)两文中都写到了“志”,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两文写法的不同,解题思路如下:
答案:(甲)文侧重于要树立远大志向,(乙)文侧重于用行动实现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