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1
一、选择题
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
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分子的热运动会停止
C.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
D.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走进公园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
3、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尘土飞扬?????
B.
茶香四溢?????
C.
树叶纷飞??????
D.
瑞雪飘飘
4、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笛声是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5、新型冠状肺炎爆发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齐抗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感染者须通过负压救护车运送,负压救护车内的空气压强大于车外的大气压强???
B.负压救护车的行驶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检测体温的额温枪采用的是紫外线热感原理??????
D.喷洒消毒剂后,离得远的地方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6: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 )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人造木板黏合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7:如图所示,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賛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个实验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存在间隙
8、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打开香水瓶,不久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
B.衣柜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甚至消失了
C.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将一滴红墨水轻轻滴在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
9、?如图1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
?
A.
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在冷水中运动快?
B.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
C.
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D.
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品起大钩码
10、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二、填空题
11、小明想知道消毒酒精的密度,用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子秤、玻璃杯、注射器等进行测量:给玻璃杯中倒入适量酒精,测得玻璃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109.4g;用注射器从玻璃杯中抽取部分酒精,如图所示,其体积为 ??
mL;剩余酒精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92.2g。则酒精的密度为 ??
g/cm3.测量结束整理器材时,小明发现电子秤显示的剩余酒精和玻璃杯的总质量减小为91.9g,其原因是酒精易 ??
(填物态变化名称)。测量过程中闻到酒精的气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 ??
。
12、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包棕子、吃咸鸭蛋和赛龙舟等,棕叶飘香,说明分子在______;一只咸鸭蛋的质量约为60______(填单位);赛龙舟时人用力向后划桨,船向前行,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13、为了消杀新冠病毒,工作人员在教室喷洒酒精后,?同学们进入教室闻到刺鼻的酒精味,这是______现象;同学们用测温枪测体温,利用______(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的热效应。
14: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 的结果。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 。?
15: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分子间有_____(选填“引力”、“斥力”);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16: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填“A”或“B”)瓶。抽掉玻璃板后A瓶颜色变_____,B瓶颜色变_____,说明彼此进入_______,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17、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楼里喷洒消毒液,楼道里弥漫着消毒液味,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实质是
现象,
随着气温的升高,这种现象会
(选择“加快”或“减慢”)。
三、解答题
18、2020年初新冠肺炎开始在全球蔓延。为了阻止新冠肺炎的蔓延,戴口罩、隔离、喷洒消毒液,都能有效的阻止其蔓延。3月16日九年级同学戴上口罩返校开学。当同学们进入教室,闻到了浓浓消毒液的气味,戴眼镜的同学的镜片上有了雾气。有的同学在手上、文具上喷洒酒精消毒,发现不一会酒精干了。手上喷洒酒精后有一点凉凉的感觉……。请你根据上面的描述和所学物理知识提出两个相关问题并回答。
示例:问题:镜片上的雾气是怎样形成的?
回答: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问题:__
______
;回答:_____
___;
(2)问题:__
__;回答:___
___。
19: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0、为什么白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化的快?
四、实验探究题
21、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1,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
,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
.
(2)图2是??????????
现象,说明??????????????????
.图3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还说明?????????????????????????????????
.
(3)如图4,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
,说明了?????????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
??????
.
22、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
____.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
____.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
___.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D
5、D
6、C
7、A
8、C
?9、D??
10、D
二、填空题
11、20;0.86;汽化;做无规则运动
12、(1).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
克?
(3).
相互
13、(1).
扩散?
(2).
红外线
14、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5、引力
不属于
16、B
红
淡
对方
17、扩散
加快
三、解答题
18、(1)有的同学在手上、文具上喷洒酒精消毒,发现不一会酒精干了,是因为酒精汽化成酒精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了。
(2)喷洒消毒液后,能闻到浓浓消毒液的气味,是因为酒精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发生了扩散现象。
19、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有引力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0、因为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所以白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化的快.
四、实验探究题
21、(1)混合;小;(2)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离开水面后变小;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间存在斥力.
22、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