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7 21:5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节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第三章
声的世界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对于声音,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情境导入

优美的吉他声和长笛听起来赏心悦目。
美妙的声音
这么多不同美妙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它怎么传播到我们耳中的呢?
提出问题
问题思考: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实验1
把橡皮筋张紧到一定程度,用手拨动:
①你听到声音了吗?
_________
②橡皮筋在做什么运动?
_______
③这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
_________________
④当橡皮筋停止振动,你还能听到声音吗?
______
橡皮筋振动引起的
振动
不能
听到了
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34-35页内容
探究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讲授新课
实验2
用一把尺,想办法使其发声,然后观察尺在发声时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现象。当尺停止振动时,观察还能否听到声音?
用手用手指触摸喉头,同时发声,有什么感觉?
动动手
触觉感受发声物体在振动。
敲击鼓面,有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想一想
小球跳动,因为鼓发声时在振动。
PPT模板:www.1ppt.com/moban/
PPT素材: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www.1ppt.com/tubiao/
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PPT论坛:www.1ppt.cn
PPT课件:www.1ppt.com/kejian/
语文课件:www.1ppt.com/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1ppt.com/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1ppt.com/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结论: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音叉放入水中
乒乓球被弹开
实验方法:转换法(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为另一个物体比较明显的现象间接的表现出来)
乒乓球的作用:
把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黄河大合唱》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
空气
马的声带
黄河水
提出问题
声音怎样传播出去?
猜想
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某些
东西来作媒介?
问题
老师说话的声音是怎样传到同学
们的耳朵里的?
探究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合作探究:阅读课本
35—36页内容
视频:真空罩实验
1.在没有抽出玻璃罩的空气前,你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吗?你能听到铃声吗?
2.在用抽气机抽气的过程中,你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吗?说明什么问题?但是随着抽气的不断进行,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少,你听到的铃声有什么变化?
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能听到铃声。
能看到振动,说明电铃发声,随着抽气的不断进行,铃声越来越小。
3.如果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尽,罩内变成真空,你还能听到铃声吗?
4.再让空气进入玻璃罩,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5.通过真空罩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罩内变成真空,就不能听到铃声了。
声音由无变弱再变强。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思考1: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说说看
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
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思考2:声音又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听远处驶来的列车声
“土电话”
传声
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2.声音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
1.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3.真空不能传声。
声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小结
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被______,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在______中传播。如果将这个实验移至月球上做,你猜想音叉甲______(填“能”“不能”)振动,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弹起
解决问题

振动
空气
不能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反馈检测
1.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琴声是通过
传到台下观众处的.
2.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
了什么?
振动
空气
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声的回音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钟还在振动
D.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4.“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中的金属珠子撞击产生_________而发声,而山间小路上的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
5.“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C
振动
空气
产生
传播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3)根据实验③提出一个猜想:蜜蜂的发声部位

(4)从实验③和④可得出的结论是:蜜蜂是靠
发声。
拓展延伸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
可能在小“黑点”上
小黑点振动
课堂小结
我们都学了什么?
声音的产生
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可以传播。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课堂小结
1.课本39页:1、2、3、4
2.思考:
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
你觉得这段描述符合科学道理吗?解释一下你的看法。
布置作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