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1.3 民族 课件 (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1.3 民族 课件 (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9-08 21:3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民族
八年级上册
导入
中华民族大家庭有多少个民族?
如何分布?
数量上有何差异?
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
你知道吗?
目录
01
中华民族大家庭
02
民族分布特点
中华民族大家庭
我国的民族构成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大家庭
我国的民族概况
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600万人。
满族、回族、土家族苗族、彝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人口都超过500万人。
中华民族大家庭
我国的民族概况
珞巴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人口数只有2300余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
中华民族大家庭
民族不论大小
一律平等
中华民族大家庭
民族文化
建筑
饮食
服饰
节庆
艺术
中华民族大家庭
饮食
糌粑
藏族
馓子
回族
手抓饭
维吾尔族
中华民族大家庭
服饰
蒙古族
维吾
尔族
藏族
中华民族大家庭
节 庆
蒙古族
傣族
那达慕大会
泼水节
中华民族大家庭
艺术
葫芦丝
长鼓
芦笙
马头琴
(苗族、侗族)
(傣族)
(朝鲜族)
(蒙古族)
中华民族大家庭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都有本民族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但在我国统一使用的是汉字和普通话,而且普通话被联合国列为6种工作语言之一。
民族文化精粹——文字
中华民族大家庭
蒙古族
汉族
壮族
苗族
布依族
朝鲜族
满族
高山族
人民币上的民族头像
中华民族大家庭
藏 文
维吾尔文
壮 文
蒙古文
人民币上的民族文字
中华民族大家庭
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
合作
比较我国的民族组成与日本的差异。
我国: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
日本:民族组成比较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中华民族大家庭
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
合作
将图片与代表民族及节日进行连线匹配。
a
b
c
d
e
f
中华民族大家庭
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
合作
雪顿节:每年八九月间,举行展佛、赛牦牛、马术表演、群众
游园等活动。
苗年:每年秋收后,人们打扫房屋,准备年货,与家人团聚,并举行跳芦笙、赛歌等集体活动,庆祝丰收,辞旧迎新。
泼水节:农历清明节后,人们互相泼水,被泼到的水越多,感
觉越是吉祥、幸福、健康。
丰收节:农历七八月秋收季节,台湾原住民身着民族服装,聚
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感恩丰收。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人们展花灯,猜灯谜,吃汤圆,共度
元宵节。
那达慕节: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牧民们聚集在草原上,
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赛,以表达丰收的喜悦。
蒙古族
藏族
苗族
傣族
高山族
汉族
a
b
c
d
e
f
中华民族大家庭
少数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侗族大歌
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
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中华民族大家庭
少数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
藏族的《格萨尔》史诗
蒙古族呼麦
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巨作
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全世界独一无二
民族分布特点
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民族名称
主要分布区
维吾尔族
蒙古族
藏族

内蒙古
藏、青、川
合作
民族分布特点
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合作
读图,找出汉族主要分布地区,找出少数民族比较集中地区。
归纳中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民族分布特点
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合作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民族分布特点
集中分布地区
少数民族
汉族
杂居的
意义
东部和中部地区
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有利条件
民族分布特点
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合作
找出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指出其中5个民族大致分布的位置。
白族
纳西


景颇
民族分布特点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民族分布图上,找出有多个少数民族居住的自治区。
民族政策
拓展提升
截屏
我国的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2)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尊重少数民族习惯和宗教自由
(4)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
(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事业
课堂总结
民族
民族构成
中华民族大家庭
民族分布特点
民族概况
民族文化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谢谢聆听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