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入学考试题
九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25×3=75分)
1、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D、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3、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的是( )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雄赳赳,气昂昂,百万雄师过大江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
5、现在汽车已进入我们寻常百姓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
A、“一五”计划期间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改革开放前夕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6、“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该言论最有可能出现在(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大跃进运动时期
7、下列英雄模范人物,不属于十年建设时期的是( )
A、焦裕禄 B、雷锋 C、孔繁森 D、王进喜
8、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转折,主要是因为( )
A、作来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B、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D、平反冤假错案
9、“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0、“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 )
A、厦门 B、珠海 C、深圳 D、汕头
11、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12、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3、从1985年开始的全面展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建立建立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结构 B、国有企业改革
C、实行新的工资制度 D、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1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制度中,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5、全国已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16、“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维护( )
A、大陆的根本利益 B、台湾的根本利益
C、港澳的根本利益 D、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7、当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是( )
A、民间交往 B、两岸的“三通” C、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 D、日本对台湾的支持
18、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符的是( )
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 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19、与“小球转动大球”,被国际社会誉为“乒乓外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邓小平在联合国发言B、尼克松访华C、田中角荣访华D、周恩来访问印度
20、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线的成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的代表权
B、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C、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②经济建设要立足于国情
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2、有人说:中国人看时间,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
A、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发展进步
C、中国轻工业发展水平发生了变化 D、中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23、我国导弹部队组建于20世纪( )
A、40年代 B、50年代 C、60年代 D、70年代
24、要了解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必须查看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25、下面不属于新中国诞生后的文艺作品有( )
A、《红岩》 B、《青春之歌》 C、《茶馆》 D、《狂人日记》
二、材料解析题(25分)
26(15分)、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收集了一组图片,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1年的奋斗历程。
根据图片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图二对中国的革命有何意义?(2分)
(2)图三中的“新政”指什么?(2分)“新政”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试列举在“新政”指导下中国在经济、科技、教育和外交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各一例。(4分)
(3)党的“十二五”规划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体现了党的什么执政理念?(2分)并举一例说明党在民生方面作出的成绩。(1分)
27(10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
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 949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
总值(亿元)
3 624
20 370
102 398
421 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
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 826
7 073
28 762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80年前后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1978-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归功于1978年中共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次会议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4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2分)
初三历史·入学考试答案
答案:DCDBA DABCC ABBDA DCABD CBCBD
26、(1)图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分)图二:新中国的成立。(1分)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分)
(2)“新政”是指改革开放。(2分)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分)成就:经济上,形成对外开放格局或加入WTO等;科技上:载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教育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外交上:香港澳门回归或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4分)
(3)执政理念: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皆可。(2分)举例:义务教育学费减免;取消农业税等。(1分)
(1)措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2分)
(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分)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4)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道路曲折。(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