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伤仲永》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8-22 17:0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伤仲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⑴ 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如“隶、异、奇、利、扳、文理、稍稍、宾客、环谒、泯然”等,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
⑵ 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⑶ 疏通句意,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了解王安石的人才观。
(4)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认识人的知识才能并非一成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决定作用这一道理。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知识。
2、理解本文中方仲永五岁能诗,但到二十岁却“泯然众人”这一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并能作出评价。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话语讲都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学习的伤仲永就是其中一例。
二、作者简介
三、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把握文意
1、检查预习情况。请同学板书字音。
扳 隶 称 泯 卒2、读课文,读清句读: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⑴ 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学生提出疑难,由同学和老师共同释疑。(3)请几位同学翻译课文,其他同学订正。
4、分组练习巩固(一二组做每题的单号题,三四组做每题的双号题)1、解释加粗的字:
⑴ 世隶耕     ⑵ 未尝识书具
⑶ 并自为其名   ⑷ 指物作诗立就
⑸ 稍稍宾客其父  ⑹ 或以钱币求之
⑺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⑻ 不能称前时之闻
⑼ 泯然众人矣   (10)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一词多义:
⑴ 余闻之也久    (3) 忽啼求之            
 不能称前时之闻 借旁近与之
  以钱币求之
(2)未尝识书具 (4 ) 其诗以养父母
  书诗四句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词类活用(1)邑人奇之  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    (2) 伤仲永  父异焉
4、翻译下列句子。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掌握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
  一、朗读课文,思考: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答) 3、从本文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4、本文为什么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自由发言。
    明确:1、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2、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
       3、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4、与后文仲永才能衰竭做对比,说明没有好的后天教育,天赋再好也没用,强调了后天学习教育的重要性。
二、讨论:1.你怎样评价仲永和他的父亲?2.你认为要成功需要哪些条件?可举出实例证明。师总结:成功的要素是多方面的,有天赋,有后天教育,有主观努力及社会家庭的影响等等。天资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学习教育更加重要。勤出智慧,勤能补拙。白痴天才舟舟、英国首相丘吉尔、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就是鲜明的例子。实践证明,一个人才能的高低、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板书: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闻——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天资聪明 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 对比——后天学习 伤仲永 见——不能称前时之闻 的重要性 才能衰竭 问——泯然众人矣 【活动与探究】读下面短文后思考。 革(人名,江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写文章),柔之(江革之父)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父亲去世),与弟观(江观)同生(孪生兄弟),少孤贫,傍无师友(读书没有师友指点),兄弟自相训 勖(督促、勉励),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服孝期满)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南朝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雅相钦重(敬重)。朓尝宿卫(值夜班),还过(看望)江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褥,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幼年的江革与幼年的仲永个人天赋是否相同?请简述理由。长大后的江革和仲永情况是不相同的,请具体说说其不同点体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