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文档属性

名称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8-22 17:0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神话的内涵是表现古代人民敢于(    )、(    )的强烈愿望,以及他们身上所具有的(    )的精神.
探索自然
征服自然
坚毅顽强
夸父逐日
︽山海经︾
本文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山海经》,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其中的矿物纪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合 作 探 究
1、小组探究课文意思,互相合作,解决字词上的疑问。
2、提出疑难处。用讨论或提问的方式解决问题。
河:古义-----专指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走:古义----跑
今义----步行
一定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哟!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喝水
饮于 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向北
扔掉他的手杖
赛跑
追赶到太阳下山的地方
大湖
黄河、渭水

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桃林
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有赶到大湖,半路就渴死了。
他扔掉他的手杖,化为桃林。
逐走








合作探究:
1 你是如何看待夸父“与日
逐走”的?
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夸父是勇敢的(肯定)
夸父是自不量力的(否定) 
合作探究:
2 文章用什么手法来刻画夸父这一人物形象?
敢与太阳决高低
奔驰于大地
饮干大河大江
化杖为林,造福人类
想象
夸张
夸父形象
勇敢
意志坚强
舍己为人
本领高,志向高
3 如何理解“弃其杖,化为邓林”
的结尾的?
表现出人们的美好愿望及对桃林来源的朴素解释。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夸父逐日”“夸父追日”、
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
大的力量和气魄。
知识链接
神话故事中还有夸父一样的人物吗?
说说看
打开你的知识库,我们来比一比吧。
《精卫填海》中的精卫
《女娲补天》中的女娲
《大禹治水》中的大禹
《后羿射日》中的后羿
《共工触山》中的共工
《黄帝擒蚩尤》中的黄帝
…… ……
共工怒触不周山
《淮南子》
共工与颛顼,分别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炎黄曾于涿鹿大战,驱虎豹,杂神魔,道法兼施,天昏地暗,战争场面纷繁壮观。最终炎帝败北。共工与颛顼争帝,是炎黄之战的续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用头撞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塌陷
流向
从前
(共工失败后)

绳子
因此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于此
江湖流水
泥沙
从前,共工和颛顼争夺帝位,共工失败后愤怒地用头撞向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流水和泥沙都向这里汇集。
共工形象
勇敢
豪气
暴躁
刚烈
怒触不周山
怎样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挑战精神?
不甘压迫,敢于向强大的势力反抗。
破坏了旧世界的平衡,迎来了新世界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