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两首
——《马嵬(其二)》
1.理解把握《马嵬》中的内容、情感以及作者的态度。
2.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3.了解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思路。
学习目标
知人论世
??? 李商隐(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和《樊南文集》。
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坪),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诗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故事为抒情对象,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写作背景
本诗以“马嵬”命题,重点写唐玄宗在马嵬驿被“六军”所逼,亲赐爱妃杨玉环死一事。马嵬驿是一个地名,在今陕西兴平县以西的地方。诗人咏叹这一历史事件的诗有两首,都是讽刺唐玄宗的,本篇是第二首。马嵬,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题 解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诵 读
梳理文意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牛郎织女。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他生未卜此生休
海外徒闻更九州
唐玄宗之悲
九州更变
四海翻腾
“他生”之约
无法实现
江山更弦易主
美人香消玉殒
江山美人皆失
无复鸡人报晓筹
空闻虎旅穿宵柝
当时七夕笑牵牛
此日六军同驻马
今日逃难
昔日狂欢
既有今日
何必当初
倒叙:一波三折
对比:暗含讽刺
不及卢家有莫愁
如何四纪为天子
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
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宠妃
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采桑”的莫愁。
对 VS 比
历史人物:唐玄宗 杨贵妃
历史事件:①唐玄宗的召魂之举
②马嵬兵变
③唐杨的七夕盟誓
一、弄清史实
马嵬兵变
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乱军攻陷潼关,长安危急,玄宗仓皇逃蜀,道经马嵬坡,六军驻马哗变。杀奸相杨国忠,逼玄宗赐死贵妃。即为马嵬事变。
诗中哪里写当年的马嵬兵变?
空闻虎旅传宵柝
此日六军同驻马
品读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
1. 这一事件的主要人物唐玄宗当时内心是什么感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 诗人对唐玄宗的遭遇持什么态度?诗句中你是如何看出诗人的态度的?
二、揣摩意图
凄凉
可怜
无奈
……
1.这一事件的主要人物唐玄宗当时内心是什么感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空闻虎旅传宵柝
此日六军同驻马
逃亡遭遇之苦,
君威丧失之苦,
不能保护爱妃之苦.
2.诗人对情唐玄宗的遭遇持什么态度?诗句中你是如何看出诗人的态度的?
讥讽
这首诗以史为鉴,借古讽今,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抒发了诗人渴望贤君,忧国忧民之思。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主旨 思想
三、体悟感情
小组合作探究
诗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四、分析技巧
1.对比、反问:暗含讽刺。
2.倒叙:此诗先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
3.用典。
写作方法:常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咏 史 怀 古 诗
内容:咏怀古迹、品评古事、缅怀古人
目的:怀古伤今、借古讽今、以古抒怀
艺术特征:
(1)“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
(3)“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思想情感:1、感叹昔盛今衰 2、评价历史是非 3、抒发个人抱负 4、感慨壮志难酬 5、讽谏当朝统治
拓展提升
咏史怀古诗鉴赏
4.分析技巧:分析作品采用的艺术手法
3.体悟感情:推敲作者的态度和表达的情感
1.弄清史实:了解作品做涉及的史实和人物
方法步骤:
2.揣摩意图:探究诗人发思古幽情的缘起
李商隐的《锦瑟》等无题诗哀叹自己坎坷的家世、身世,《马嵬》等咏史诗哀叹多难的时世、国世,李商隐——这个忧郁的时代歌者,他用自己天才的诗情,以含蓄、朦胧、凄美的笔调为我们吟唱着唐王朝最后的挽歌。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