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联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掌握图形联想常见的一些方式。
2、过程与方法:在图形联想的过程中,体会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共性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运用图形进行联想,创意。学会应用线条的形式概括表现所要表达的事物。
教学难点:通过图形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法,尝试法
教学过程:
导入:在黑板上画一个O并且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个图形让你们想到什么?
那么我们把它变化一下呢?
引入课题
为什么由圆形我们可以想到这么多的图形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课程《图形的联想》。
什么是联想?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是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脑中的反应。
联想的几种方式:
1、相似联想:是指一个事物的外部形状、形态和构造与另一事物的类同近似,从而引发想像的延伸,也就是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
2、相关联想:指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有密切的邻近关系和必然的组合关系,从紧密的关系上,可以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例如,看到香烟就想到烟灰缸。
3、相反联想:相反联想是寻找与一事物相对立的或是相反的另一事物,它包含了逆反思维,可以启发我们完全异于常规的思考问题。如:大和小,黑和白,男和女,坚硬和柔软,危险和安全,郁闷与开朗。
4、因果联想:是指事物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利用这一关系,可以从事物联想到它的结果,必然是另一个事物。如,由乱砍乱伐树木会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换,战争会有死亡,酒后检车会导致车祸等。
图形的联想示例,条形码的联想,铅笔的联想
作业:设计关于联想的图片。从O到方形的转化。
知识扩展:标志设计,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宣传海报
教学反思:由学生总结这节课都学了哪些内容,你的感受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首先肯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联想的重要性,希望你们今后能够用你们的智慧把我们的生活建设的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