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4.2 化学电源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4.2 化学电源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08 15:3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二节
化学电源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知道化学电源在生产、生活和国防中的实际应用。
2.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作用。
3.掌握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会书写电极反应式。(重难点)
一.一


池、二



基础知识梳理
(一)一次电池
1.碱性锌锰电池
(1)构造:
(2)组成:
正极:   ;负极:  ;电解质:  。
(3)工作原理:
负极反应:Zn+2OH--2e-===Zn(OH)2;
正极反应:2MnO2+2H2O+2e-===2MnOOH+2OH-;
总反应:Zn+2MnO2+2H2O===2MnOOH+Zn(OH)2。
2.银锌电池
(1)构造:
(2)组成:
负极:  ;正极:   ;电解质:  。
(3)工作原理:
负极反应:Zn+2OH--2e-===Zn(OH)2;
正极反应:Ag2O+H2O+2e-===2Ag+2OH-;
(二)二次电池(以铅蓄电池为例)
1.构造
2.组成
负极:  ;正极:  ;电解质:     。
3.工作原理
(1)放电过程:
负极:Pb(s)+SO(aq)-2e-===PbSO4(s)(氧化反应);
正极:PbO2(s)+4H+(aq)+SO(aq)+2e-===PbSO4(s)+2H2O(l)
总反应: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
(2)充电过程:
阴极:PbSO4(s)+2e-===Pb(s)+SO(aq);
阳极:PbSO4(s)+2H2O(l)-2e-===PbO2(s)+4H+(aq)+SO(aq);
总反应:2PbSO4(s)+2H2O(l)===Pb(s)+PbO2(s)+2H2SO4(aq)。
(3)铅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Pb+PbO2+2H2SO42PbSO4+2H2O
互动探究
[思考探究]
H2是一种优质燃料,热值高。一种充电电池的原料为H2,其电池反应为H2+2NiO(OH)
2Ni(OH)2,它具有比能量多等优点,常作为卫星的电源。
问题思考:
(1)该电池属于一次电池还是二次电池?
(2)该电池内电解质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
(3)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如何书写?
(4)充电时的电极反应式如何书写?
(5)电池充电时,外电源的负极连接二次电池的哪个电极?
归纳总结
1.二次电池在充电时,正、负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正好与放电时阴、阳电极上发生的反应相反,因而充电时,二次电池的正极应与充电电源的正极相连接,电池的负极应与充电电源的负极相连接。
2.充电时发生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是放电时发生的反应的逆过程。
即时训练
题组1 一次电池的工作原理
1.人造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电池,其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根据反应式判断氧化银是(  )
A.负极 被氧化   
B.正极 被还原
C.负极 被还原
D.正极 被氧化
2.在碱性锌锰干电池中,已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发生的电池总反应:Zn+2MnO2+2H2O===2MnOOH+Zn(OH)2。下列关于该电池的电极反应,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为Zn-2e-===Zn2+
B.负极反应为Zn+2H2O-2e-===Zn(OH)2+2H+
C.正极反应为2MnO2+2H++2e-===2MnOOH
D.正极反应为2MnO2+2H2O+2e-===2MnOOH+2OH-
题组2 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
3.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
H2+2OH--2e-===2H2O;
NiO(OH)+H2O+e-===Ni(OH)2+OH-。
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
A.H2O的还原
B.NiO(OH)的还原
C.H2的氧化
D.Ni(OH)2的氧化
4.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Pb(s)+SO(aq)===PbSO4(s)+2e-
B.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
C.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
D.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s)+2e-===Pb(s)+SO(aq)
二.燃



基础知识梳理
氢氧燃料电池
1.构造
2.电池总反应:2H2+O2===2H2O。
3.氢氧燃料电池在不同介质中的电极反应式
介质
负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式
酸性
2H2-4e-===4H+
O2+4H++4e-===2H2O
中性
2H2-4e-===4H+
O2+2H2O+4e-===4OH-
碱性
2H2-4e-+4OH-===4H2O
O2+2H2O+4e-===4OH-
互动探究
[思考探究]
设计出燃料电池使汽油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是21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最近有人制造了一种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汽油蒸气[以壬烷(C9H20)代表汽油],电池的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
问题思考:
(1)该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如何书写?
(2)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如何书写?负极发生什么反应?
(3)固体电解质里的O2-的移动方向是怎样的?
(4)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为哪一极?
(5)若用KOH溶液代替固体电解质,则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如何书写?
归纳总结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根据装置图书写电极反应式
(1)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及放电的物质。
首先根据题目给定的图示装置特点,结合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及放电的物质。
(2)书写电极反应式。
①负极反应:
规律:活泼金属或H2(或其他还原剂)失去电子生成金属阳离子或H+(或其他氧化产物),注意:生成的物质是否与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
②正极反应:
规律:阳离子得电子生成单质或氧气得电子生成O2-。
(3)写出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结合电子守恒将正负极电极反应式相加即得到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2.根据电池总反应式,写电极反应式
第一步:找出还原剂和氧化剂,确定负极、正极放电的物质。
第二步:利用电荷守恒写出电极反应式,注意电极上生成的新物质是否与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如O2-在酸性溶液中生成H2O,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生成OH-;+4价碳在酸性条件下生成CO2,在碱性溶液中以CO形式存在。
第三步:验证,将两个半反应相加,得总反应式。总反应式减去一个反应式得到另一个反应式。
即时训练
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2.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
C.每生成1
mol
O2,有44
g
CO2被还原
D.a电极的反应:3CO2+18H+-18e-===C3H8O+5H2O
3.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B.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C.电极A极反应式为2NH3-6e-===N2+6H+
D.当有4.48
L
NO2(标准状况)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8
mol
4.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
5.H2S废气资源化利用途径之一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反应为:2H2S(g)+O2(g)===S2(s)+2H2O(l) ΔH=-632
kJ·mol-1。如图为质子膜H2S燃料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电路中每通过4
mol电子,电池内部释放632
kJ热能
D.每17
g
H2S参与反应,有1
mol
H+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梳理
(一)
1.(2)MnO2 Zn KOH
2.(2)Zn Ag2O KOH
(二)
2.Pb PbO2 H2SO4溶液
互动探究
(1)二次电池。
(2)由H2→OH-知呈碱性。
(3)负极:H2+2OH--2e-===2H2O
正极:2NiO(OH)+2H2O+2e-===2Ni(OH)2+2OH-
(4)阴极:2H2O+2e-===H2+2OH-
阳极:2Ni(OH)2+2OH--2e-===2NiO(OH)+2H2O
(5)负极或阴极。
即时训练
1.
【解析】 一次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由Ag2O→Ag可知Ag2O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 B
2.
【解析】 在书写碱性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时,方程式中不得出现H+。在碱性电池中,负极的Zn失去电子形成的Zn2+应该与OH-结合为Zn(OH)2。
【答案】 D
3.
【解析】 放电时为原电池反应,负极上失去电子,正极上得到电子;充电时为电解反应,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为阳极,由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知,阳极上发生的是Ni(OH)2的氧化反应,D正确。
【答案】 D
4.
【解析】 A项中电池放电时正极应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PbO2+4H++SO+2e-===PbSO4+2H2O;C项中电池充电时硫酸的浓度应不断增大;D项中电池充电时阳极应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 B
二.
互动探究
(1)该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就是壬烷燃烧的化学反应C9H20+14O2===9CO2+10H2O。
(2)该电池的正极是氧气,得电子,电极反应式是O2+4e-===2O2-,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3)原电池中阴离子O2-向负极移动。
(4)负极。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正极。
(5)
C9H20+74OH--56e-===9CO+47H2O。
即时训练
1.
【解析】 图示所给出的是原电池装置。A.有氧气反应的一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因为有质子通过,故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C6H12O6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24e-+6H2O===6CO2+24H+,负极上有CO2产生,故A不正确。B.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所以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故B正确。C.质子是阳离子,阳离子由负极区移向正极区,故C正确。D.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6O2+24e-+24H+===12H2O,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24e-+6H2O===6CO2+24H+,两式相加得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故D正确。
【答案】 A
2.
【解析】 结合装置图此为电解装置,模拟“人工树叶”,故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项错误;b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为阳极,在电解池中H+为阳离子,向a极(阴极)区移动,B项正确;右侧H2O→O2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每生成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C3H8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3CO2→C3H8O,转移18
mol电子,故生成1
mol
O2消耗2/3
mol
CO2,C项错误;a电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3CO2+18H++18e-===C3H8O+5H2O,D项错误。
【答案】 B
3.
【解析】 A.由反应6NO2+8NH3===7N2+12H2O可知,反应中NO2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则A为负极,B为正极,电流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A正确;B.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防止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导致原电池不能正常工作,B正确;C.电解质溶液呈碱性,则负极电极方程式为2NH3-6e-+6OH-===N2+6H2O,C错误;D.当有4.48
L
NO2(标准状况)即0.2
mol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2
mol×(4-0)=0.8
mol,D正确。
【答案】 C
4.
【解析】 由原电池原理知电子从负极经导线转移到正极,所以正极上富集电子,根据电性关系,O2-不可能移向正极,A错;燃料电池不是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的,B错误;丁烷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D错误;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C正确。
【答案】 C
5.
【解析】 该电池属于燃料电池,通入燃料的为负极,通入空气或氧气的为正极,故电极a为电池的负极,故A错误;根据图示,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故B错误;根据方程式,电路中每流过4
mol电子,有2
mol
H2S发生反应,电池内部释放632
kJ的总能量,部分以电能的形式放出,部分以其他形式的能量放出,故C错误;17
g
H2S的物质的量是0.5
mol,17
g
H2S参与反应转移电子1
mol,所以有1
mol
H+
经质子进入正极区。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