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课标要求: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西欧国家多奉行限制进口、扩大出口,加紧殖民扩张与掠夺的经济政策
欧美列强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确立
时间轴一:16世纪至19世纪中期国际经济秩序
设问:根据时间轴一,概述国际经济秩序的变化?
体现出什么经济理念?
国际经济秩序的萌生
1500
新航路开辟
1600
1700
1800
1940
1900
第一次工业革命
有序
共赢
美国两党支持贸易保护政策
提高关税,引发世界关税战
经济危机爆发
贸易总量只相当于1929年的70%,贸易总值只相当于1929年的35%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国际经济秩序的坍塌
一战结束后,英国采用贸易保护主义
1928
1929
1930
1933
1939
1918
时间轴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经济大事
1930年代,英镑失去霸权地位,金本位制崩溃,世界金融体系进入危机,形成几大对抗性货币集团,货币竞相贬值,展开了激烈的金融战。
设问:根据时间轴二,概述国际经济秩序的现状?体现出什么经济理念?
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以英镑为核心的货币体系崩溃,各国恢复发展经济的需要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积极推动建立经济新秩序
吸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无序竞争引发二战的教训
重建国际经济秩序的原因
1941
1943
1944
1945
1948
1947
23国签订《关贸总协定》
44国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并签订货币协定
英美发表《自由大宪章》,规定国际经济交流中公平贸易、经济合作的原则
英美分别发表“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并召开非正式货币会议,达成共识
WB和IMF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成立
《关贸总协定》生效
时间轴三:20世纪40年代国际经济大事
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
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美苏中法等44个国家)
一个会议:
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一个协定:
《布雷顿森林协定》
包括:“一书”+“二附件”
(1+2)
“一书”(《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协定书》)
“二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一、货币有序:“布雷顿森林体系”
(31.1035克)
35美元=1盎司黄金
1美元
=
0.88867143克黄金
“双挂钩一固定机制”
思考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基本特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宗旨
任务
确定原则
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初期:战后欧洲经济复兴
后来: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外汇管制;提供短期贷款(救急)
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救穷)
根据成员国认缴资金的多寡决定投票权的多少;双挂钩一固定原则
一、货币有序:“布雷顿森林体系”
成立时间:1945年12月
地点:
华盛顿
美、英于1943年4月分别在华盛顿、伦敦发表战后稳定国际货币计划。美国提出“怀特计划”。英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提出“凯恩斯计划”,“……会议最终基本上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
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根据这个计划,
意图是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
领导权。
怀特计划是美国财政部长助理
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
划”,意图是建立以美国为中心
的世界经济体系。
思考1:原因何在?说明什么问题?
经济实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
新闻一:曾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元危机的严重打击,爱尔兰经济崩溃,政府急需最高约500亿欧元的资金救助本国五大银行……在本组织的支持下,爱尔兰于2013年度过危机再度回归全球市场。
新闻二:2016年执董会批准通过《气候变化行动计划》,2020年之前将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加30吉瓦可再生资源(足够为1.5亿居民供电),扩大世界能源产能,协助至少40个国家制定气候智慧型农业投资计划。
一、货币有序:“布雷顿森林体系”
总部都设在华盛顿
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
最大的投票权
取得对两大机构的绝对控制权
美国占主导地位
资金来源于成员国认缴的资金。并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来决定投票权的多少。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美国拥有27%的投票权,在世界银行拥有24%的投票权。
“双挂钩一固定”原则
对世界:
对美国:
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②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③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
①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②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
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
布雷顿森林体系能长久的维持下去吗?
1971年美元停止兑换黄金,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
1973年取消固定汇率制,西方货币实行对美元的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
1976年国际社会间才了达成了以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的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了解)
特里芬难题
美联储若不大量发行美元,就无法弥补美国庞大的贸易赤字和对外投资;但如果大量发行,各国就会失去对这种货币的信任。这就是所谓的"特里芬之谜"。特里芬两难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垮台的必然性。
以一国货币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可能保持长期稳定的。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背景
经过
性质
宗旨
影响
必要性:1929年经济危机的教训
可能性:战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
削减关税,消除关税壁垒,取消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二、贸易有序:关贸总协定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世界经济发展美国经济扩张
促成
自由贸易
的环境
推动
材料二:1948以来的40多年里,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6%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多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
材料一:总协定为各成员国规范了一套处理它们之间贸易关系的原则及规章。总协定通过签署大量协议,不断丰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规范,对国际贸易进行全面的协调和管理。总协定虽然是一个临时协定,但由于其协调机制有较强的权威性,它使大多数的贸易纠纷得到了解决。
二、贸易有序:关贸总协定
材料二: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
——摘自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
二、贸易有序:关贸总协定
二、贸易有序:关贸总协定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背景
经过
性质
宗旨
影响
必要性:1929年经济危机的教训
可能性:战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
削减关税,消除关税壁垒,取消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协作)
美国主导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贸易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救急)
世界银行
(WB)(救穷)
关贸总协定
(GATT)
世界贸易组织
(WTO)
世界经济三大支柱
以美国为中心
趋势:体现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体系化、制度化
新航路的开辟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早期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自由主义原则的确立
经济危机、二战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重创
回顾与展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争夺世界市场
贸易保护
经济混乱
无序状态
二战后特别是
90年代以来
资本新一轮扩张
体系化制度化有序状态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全球化进程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