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3.2 比热容的应用及热量的计算 能力提升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3.2 比热容的应用及热量的计算 能力提升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8 11:2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3.2
比热容的应用及热量的计算
能力提升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  )
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
D.城市建造人工湖来调节气温
2.
由Q=cm(t-t0)可得c=,关于状态一定的某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3.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A.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B.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
C.乙的比热容比甲的大
D.无法比较甲、乙的比热容的大小
4.
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的热量之比为3∶1时,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
A.9∶2  
B.2∶9  
C.3∶2  
D.4∶5
5.
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103
J/(kg·℃)]
物质

酒精
煤油
水银

砂石


比热容
4.2
2.4
2.1
0.14
2.1
0.92
0.88
0.39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
B.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C.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大
6.
一杯水,温度由30
℃加热到50
℃时吸收的热量为Q1,再由50
℃加热到70
℃时吸收的热量为Q2,则Q1与Q2的大小关系为(  )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判断
7.
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
min记录一次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  )
加热时间/min
0
1
2
水的温度/℃
20
26
32
体的温度/℃
20
34
48
A.0.9×103
J/(kg·℃)  
B.1.8×103
J/(kg·℃)
C.3.6×103
J/(kg·℃)  
D.1.2×103
J/(kg·℃)
8.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
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
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
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9.
如图所示,重庆网红“木桶鱼”是在木桶里放入高温的鹅卵石,再加入调制好的鱼和汤,鹅卵石放热使汤沸腾,则质量为1
kg的鹅卵石从300
℃降到250
℃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用锅盖紧密盖住木桶,桶内气压升高,则汤的沸点会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鹅卵石=0.8×103J/(kg·℃)]
10.汽车上的散热器主要是通过
方式来为发动机散热的,用水作为冷却剂,利用了水的
性质;标准大气压下,将5
kg初温为20
℃的水烧开,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11.
用一台电取暖器给有50
kg空气的房间加热。通电后取暖器的电热元件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一段时间后室温升高了5
℃,则空气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J。[设空气的比热容为1.0×103
J/(kg·℃)]
12.
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的比热容较大,当沙子和水同时接受相同的阳光照射时,____________的温度升高得更快的缘故。
13.
对质量是50
g的水加热,使水温从40
℃升高到80
℃,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J。[c水=4.2×103
J/(kg·℃)]
14.
由实验测量可知,质量100
g、初温24
℃的实心金属球吸收2.3×103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74
℃,则该金属球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J/(kg·℃)。查下表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____________。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

0.88×103

0.39×103
钢、铁
0.46×103

0.13×103
15.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的温度大于乙的温度,则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如果乙液体的质量为1
kg,初温为20
℃,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到
50
℃,吸收的热量为1.26×105
J,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J/(kg·℃)。
16.
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霜冻。隐含的物理知识是,水的________较大。气温降低时,水能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较多的_____(填“温度”或“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2
℃,放出了3.36×107
J的热量,则该秧田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kg。[c水=4.2×103
J/(kg·℃)]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17.
实验测得1
kg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物质在固态下的比热容c1=2.1×103
J/(kg·℃),设物质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在最初2
min内,物质温度升高了40
℃,则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J。
(2)比较第1
min与第2
min的内能,第____________min物质的内能较大。理由是____________。
(3)比较第4
min与第8
min的内能,第_______min物质的内能较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知该物质在固态和液态时,在温度都升高40
℃的情况下,吸收的热量之比是____________,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c2=____________。
18.
为了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相同,某实验小组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用同样的热源分别对它们加热,比较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加热时,某一时刻在水中的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
(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________(填“水”或“煤油”)的吸热本领更强。
(3)根据以上表格的数据计算,当加热时间为12
min时,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18分)
19.
(4分)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
kg、温度为70
℃的水放出4.2×104
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多少摄氏度?[c水=4.2×103
J/(kg·℃)]
20.
(7分)小红在实验室利用电加热器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时,冰的质量为0.5
kg,相同时间内水和冰吸收的热量相同,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1)根据图线求CD段水和AB段冰吸收的热量分别是多少?
(2)求冰的比热容。
21.
(7分)如图是用电磁炉烧水时的情形。已知该电磁炉每分钟能提供9×104
J的热量,壶的容积为2.5
L。求:
(1)壶中装满水后,水的质量是多大?(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2)在壶中装满25
℃的水,用这种电磁炉给水加热9
min
20
s,壶中水的温度将升高多少摄氏度?[不计热量损失,当时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A
5.B
6.B
7.B
8.A
二、填空题
9.
4×104;升高
10.
热传递;比热容较大;1.68×106
11.
做功;2.5×105
12.
水;沙子
13.
8.4×103
14.
0.46×103;钢、铁
15.
小于;4.2×103 
16.
比热容;放出;热量;4
000 
三、实验探究题
17.
(1)8.4×104
(2)2;第2
min物质温度高
(3)8;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4)1∶2;4.2×103
J/(kg·℃)
18.
(1)23
(2)不同;水
(3)8.4×103
四、计算题
19.
解:水降低的温度Δt===20
℃。
20.
解:(1)CD段水吸收的热量Q吸水=c水m(t水-t0水)=4.2×103
J/(kg·℃)×0.5
kg×(20
℃-0
℃)=4.2×104
J,
AB段冰吸热时间为CD段水吸热时间的一半,故其吸收的热量为CD段水吸收热量的一半,即Q吸冰=0.5Q吸水=0.5×4.2×104
J=2.1×104
J。
(2)AB段冰升高的温度Δt冰=0
℃-(-20
℃)=20
℃,
冰的比热容c冰===2.1×103
J/(kg·℃)。
21.
解:(1)壶中装满水后水的质量:m

ρV
=1.0×103
kg/m3×2.5×10-3
m3=2.5
kg。
(2)加热时间t=9
min20
s=
min,壶中水温度升高:
Δt===80
℃。
25
℃+80
℃=105
℃。
由于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不会高于100
℃,因此,水温实际升高:
Δt实际=100
℃-25
℃=75
℃。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