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3.1 比热容 同步训练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3.1 比热容 同步训练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8 13:4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3.1比热容
同步训练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使用的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油吸热升温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强
B.物体吸热多少是由它的物质种类决定的
C.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体吸热能力强
D.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2.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在比较两种不同液体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升高快慢的实验中,需要控制一些变量,则下列有必要的操作是(
)
A.加热时所用酒精灯里装有的酒精量必须相等
B.盛放液体的容器要相同,两种液体的质量要相等
C.两种液体的体积要完全相等
D.两种液体的初温一定要相同
4.下列用水的实例中,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特点的是(  )
A.用水浇花
B.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C.用水发电
D.用喷水雾的方法形成彩虹
5.如图是干旱地里的玉米,由于玉米植株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玉米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玉米植株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
A.凝固点较低
B.比热容较大
C.沸点较高
D.质量较小
6.
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用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末温高  
  
B.煤油的末温高
C.水吸收的热量多
D.煤油的温度变化量大
7.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8.如图所示,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且液体均未沸腾,则(  )
A.两杯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B.比热容较小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C.比热容较大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D.无法判断两杯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9.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则(  )
A.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B.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C.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D.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10.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2
000
J的热量
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11.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比热容不等,当它们升高相等的温度时(
)
A.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
B.比热容小的吸收的热量多
C.甲、乙两物体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不知道两物体的初温,因此无法判断吸热的多少
12.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A.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B.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
C.乙的比热容比甲的大
D.无法比较甲、乙的比热容的大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3.如图所示的是“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中相同的烧杯所装水和食用油的体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观察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实验结果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__________不同,我们引入一个物理量________来反映物质的这种吸热能力。在电加热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____。
14.
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
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一杯煤油倒掉一半后,它的密度____,它的质量________,它的比热容________。(后三空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
湖南省罗富县有一长达27
km的连续下坡山区公路,有经验的老司机在下坡前往往先在汽车的各个轮胎上浇水,防止在下坡时因连续刹车使轮胎和刹车片过热,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
________大的特点,汽车在连续刹车过程中产生的内能部分被轮胎上的水吸收,水的温度将________(填“升高”
“不变”
或“降低”)。
16.晴朗的沿海地区,海风通常发生在白天
(选填“白天”或“晚上”),这是因为陆地沙土的比热容比水小
,使得土地吸热升温比水快
(选填“快”或“慢”),陆地上方空气上升,从而形成海面吹向陆地的海风.
17.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采用两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让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________。
18.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的温度升高得____(填“快”或“慢”),甲物质的比热容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19.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与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不同,如图列出的是某日同纬度的沿海某城市和内陆某城市的气温情况,请判断甲是_______(填“沿海”或“内陆”)城市,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甲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6
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填“固”
“液”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液态比热容比固态比热容________(填“大”或“小”)。图乙是酒精沸腾时的图象,由图象信息可以知道,酒精温度计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测水沸腾时的温度。
21.
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
(1)致冷:与其他物质相比,m、Δt一定,c水大,由公式Q=cmΔt知______________,降温效果好;
(2)供热:与其他物质相比,m、Δt一定,c水大,由公式Q=cmΔt知______________,取暖效果好;
(3)调节气温:与其他物质相比,m、Q一定,c水大,由公式Δt=知______________,调节气温效果好。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
20分)
22.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军用图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天平和钟表。收集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温度值是______℃。
(2)实验中,用________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________(填“液体1”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学上用______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
23.为了比较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吸热情况,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下表中的数据。
?
质量/g
温度升高10
℃所需时间/s
温度升高20
℃所需时间/s
温度升高30
℃所需时间/s
液体甲
30
96
202
323
液体乙
30
64
133
212
(1)该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液体甲和液体乙,并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这其中运用了常用的物理科学方法,即______________。
(2)在该实验中利用了“转化思想”,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甲和液体乙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液体乙的比热容_____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液体甲的比热容。
24.用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钟表等实验器材来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
(1)设计实验时,需要对变量进行控制,下列变量控制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两个烧杯的规格相同
B.两个电加热器的规格相同
C.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
D.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
(2)请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比热容大的是________
(填“甲”或“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B
5.B
6.D
7.C
8.A
9.B
10.B
11.A
12.C
二.填空题
13.
不同;吸收的热量;比热容;内能
14.
1
kg煤油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1×103
J;不变;变小;不变
15.
比热容;升高
16.
白天;小;快
17.
升高的多少;时间
18.
快;小于
19.
沿海;沿海城市昼夜温差小
20.
固液共存;大;不能
21.
水吸收的热量多;水放出的热量多;水改变的温度少
三.实验探究题
22.
(1)26
(2)加热时间
(3)液体1;比热容
23.
(1)控制变量法
(2)吸收热量的多少
(3)小于
24.
(1)
C
(2)如下表所示。
?
(3)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