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
了解:长度和时间两个基本物理量;误差的概念;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概念。
会:进行长度与时间单位的换算;正确使用刻度尺。
理解:机械运动和运动的相对性;速度与平均速度的概念。
掌握: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与读数;用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平均速度的计算。
能:利用运动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通过平均速度的测量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解答相关问题。
一、本章知识结构
第一章
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
的测量
长度
单位
测量
时间
单位
测量
误差
定义
产生原因
减小方法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的快慢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
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本章知识点梳理
1.
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
,符号:
.
(2)常用单位:
【点拨】天文测量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是“光年”,即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的距离.
米
m
(3)单位换算:
1km=
m;1m=
dm;1m=
cm;
1m=
mm;1m=
μm;1m=
nm.
103
10
102
103
106
109
一、
长度的测量
2.
测量的基本工具:
.
3.
刻度尺的使用:
(1)使用前,应该观察:
①
:是否磨损,若磨损则要从后面清晰的刻度开始量起.
②
:便于选择合适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③
:便于快速准确地进行测量.
刻度尺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2)使用时:
①会放:把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
.
②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
,不得斜视.
③会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
位.
(3)记录:要记录数据和
,测量结果由准确值、
和
组成.
歪斜
垂直
一
单位
估计值
单位
二、
时间的测量
1.
时间测量的常用工具:
.
2.
国际主单位:
,常用单位:
、
.
3.
单位换算:1h=
min,1min=
s;1h=
s.
表
秒
分
小时
60
60
3600
三、
误差
1.
概念:测量时,
和
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
特点:误差是
避免的,只能减小.
3.
减小误差的方法:
(1)多次测量求
;
(2)选用
;
(3)改进
.
4.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
和读数时
造成的,是
避免的.
平均值
更精密的测量工具
测量方法
规则
粗心
能够
不能
真实值
测量值
1.
机械运动:物体
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四、运动的描述
位置
2.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
的物体.
(1)参照物可以选择除研究对象外的任何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一旦被选作参照物就被认为是静止的.
(2)参照物的选择应该使我们对运动的描述更简单、清楚.不加特殊说明时,一般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标准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
.
所选的参照物不同,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就可能不同.
4.
机械运动的判断: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参照物
五、
运动的快慢
1.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
;
(2)
相同时,比较时间.
路程
路程
2.
速度: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2)定义:把
与
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
.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
.
注意:速度是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其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无关,只是大小等于两者的比值.
(4)单位:
①国际单位:
;②常用单位:
;
③换算关系:1m/s=
km/h.
运动快慢
路程
时间
t=s/v
v=s/t
s=vt
3.6
m/s
km/h
3.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
且
的运动.其s-t图,v-t图如图1所示.
4.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在改变的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表示.
其大小用一一一来计算.
直线
速度不变
六、
测量平均速度
1.
实验原理:
.
2.
实验方法:用
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用
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
3.
实验结论: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v=s/t
刻度尺
停表
大于
知识点一:长度与时间测量
1.小明同学学习物理后,对以下一些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般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3m;
B.—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300g;
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6m/s;
D.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步走到四楼的时间约为5s
A
知识点过关训练
2.(2019·苏州)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
2.25
4
3.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
2.45
4
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
4.(2019·河北)卫星是通过
传递信息的,它从图中所示位置向近地点运行时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站在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同步卫星静止不动,选取的参照物是
。
电磁波
减小
地球或地面
4
5.春暖花开,我县净心谷景区甲定山头映山红漫山遍野,吸引了很多游客驱车前往,进入景区,远处的花海扑面而来,这是以
作为参照物。
运动的汽车
4
6.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续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则在拍照过程中,车可能的状态是(?
)。
A.?向东加速;B.?向东减速;
C.?向西减速;D.?向西加速
C
知识点三:速度与平均速度
7.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A.90km/h
B.70km/h
C.50km/h
D.40km/h
B
8.古隆中距襄阳市区某中学16km,该中学在游古隆中研学活动中,有学生能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着
,同学们的步行速度大约4km/h,则同学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古隆中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h。
地磁场
4
4
9.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高铁已然成为一张有重量的“中国名片”。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若列车时速为180km/h,合______m/s。
高铁
50
4
10.下列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N;
B.立式空调正常工作电流大约为0.2A;
C.此时你所在考场内的温度约40°C;
D.我国高铁正常运行的时速可达350km/h
D
11.(2019·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4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
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
0~4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
3s
时甲在乙的前方
C
能力提升
12.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
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
.
,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向左行驶,且速度大于风速
静止、向右行驶、向左行驶且速度小于风速
13.(2019·襄阳)小明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与
成正比,表达式为:s=.
.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
所用时间的平方
0.3m/s2×t2
7.5m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而且表达式中系数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在上面实验中,你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中的哪个方面因素来增大这个系数?
.(只需填一种方法即可)
增大实验装置中的斜面倾角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