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鲁科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 2.4 分子间作用力 同步作业(含解析)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212.8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鲁科版(2019) | ||
科目 | 化学 | ||
更新时间 | 2020-09-07 17:35:18 |
5.B A项,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水的熔、沸点比H2S高;B项,对于不含氢键且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所以HCl的熔、沸点比HI低;C项,氨分子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NH3极易溶于水;D项,邻位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对位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邻位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对位羟基苯甲醛沸点低。故选B。
6.D A项,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与F、Cl、Br、I的非金属性有关,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越稳定;B项,水的分解需要破坏的是H—O共价键,与化学键有关,与氢键无关;C项,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与范德华力有关;D项,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H2O的熔、沸点比H2S高,与氢键有关。故选D。
7.D 在ⅣA~ⅦA族元素中的简单氢化物中,NH3、H2O、HF因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同主族相邻元素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只有ⅣA族元素简单氢化物不存在反常现象,所以a点代表的应是SiH4,选D。
8.D 干冰汽化为物理变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A错误;HCl溶于水发生电离生成氢离子和氯离子,破坏共价键,故B错误;水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破坏共价键,故C错误;氯化钠中只存在离子键,加热使NaCl熔化过程破坏离子键,故D正确。
9.B 水是极性分子,CS2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A错误;SO2和NH3都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二者均易溶于水,故B正确;CS2常温下是液体,SO2和NH3常温下是气体,CS2在三种物质中的熔、沸点最高,故C错误;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除了由于NH3分子有极性外,还由于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故D错误。
10.D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Y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Y为Si;W与Y同主族,则W为C;W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X处于第ⅥA族,X与Z位于同一主族,故X为O,Z为S。CO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A正确;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而甲烷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导致水的沸点较高,故B正确;CO2分子中含有碳氧极性键,且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属于直线形非极性分子,故C正确;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故C>O,Si>S,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S>C,原子半径Si>S>C>O,故D错误。
11.B NH4Cl等铵盐为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O的非金属性强,C2H5OH与H2O均为极性分子且水与乙醇分子间易形成氢键,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故B正确;H位于ⅠA族,与ⅦA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为共价化合物,而碱金属元素与ⅦA族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故C错误;ⅦA族的简单阴离子除F-外不水解,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强的其水解程度不一定大,故D错误。
能力提升练
1.D
2.C
3.C
4.AB
5.C
6.C
7.B
8.A
1.D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并非化学键,它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影响化学性质,水在高温下难分解是化学性质,故A错误;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故B错误;冰中的水分子间的间隙较大,排列较松散,其密度小于液态水,故C错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形成缔合分子,通常测定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缔合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理论值,D正确。
2.C HCl比HI稳定,是由于H—Cl键键能大于H—I键键能,故A错误,B错误;HI沸点比HCl高,是由于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Cl的相对分子质量,HI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大于HCl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故C正确,D错误。
3.C F元素非金属性最强,HF分子间易形成氢键,使其沸点较高,故A正确;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醛高,B正确;H2O的沸点比HF的沸点高,是由于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比HF形成的氢键多,故C错误;氢键可用X—H…Y表示,式中X和Y代表F、O、N这些电负性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原子,X和Y可以是同种元素原子,也可以是两种不同的元素原子,X、H、Y三个原子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故D正确。
4.AB A项,在ⅤA族元素中,N的非金属性最强,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NH3的熔、沸点比ⅤA族相邻元素的简单氢化物高,与氢键有关;B项,—OH、—COOH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与氢键有关;C项,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其稳定性与O—H键有关,而与氢键无关;D项,—OH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与O—H键极性有关,与氢键无关。故选AB。
归纳提升
—OH上氢原子的活泼性、氢化物的稳定性等属于化学性质,与化学键有关;物质的熔、沸点及溶解性等属于物理性质,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5.C 由原子序数及原子半径关系,可知甲为H;四种短周期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乙和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推知丁为Al,乙为C,丙为N。丙的简单氢化物为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故A错误;某些由甲、乙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乙烷,存在C—C非极性键,故B错误;由甲和丙两元素组成的分子有NH3、N2H4等,故C正确;乙和丁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碳酸、氢氧化铝,二者不反应,故D错误。
6.C S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是由于SO2和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电离出可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但SO2本身不电离出离子,SO2为非电解质,故A错误;白磷为正四面体结构,两个P—P键的键角是60°,与甲烷中碳氢键的键角不同,故B错误;氨气和水分子间都含有氢键,二者都是极性分子,并且氨气能和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所以氨气极易溶于水,C正确;HF分子间含有氢键,所以其沸点较高,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与化学键无关,故D错误。
7.B 由题图中化合价可知,Y的主要化合价为-2,为O元素;X的主要化合价为+5、-3,处于ⅤA族,原子序数小于O,为N元素;Z的化合价为+1,处于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为Na元素,W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为+3,为Al元素;R的主要化合价为+6、-2,为S元素;E的主要化合价为+7、-1,为Cl元素。NH3与HCl在空气中相遇生成氯化铵,会产生白烟,故A正确;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水的沸点较高,沸点H2O>H2S,故B不正确;Na与O可形成Na2O2,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故C正确;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l(OH)3,Al(OH)3具有两性,可与NaOH溶液反应,故D正确。
8.A ①不同核素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可能是非极性键,HD中,H与D以非极性键相连,故①错误;②当一个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该碳原子具有手性,为手性碳原子,故②正确;③Ge是ⅣA族的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2,最后填充p电子,为p区元素,故③错误;④BF3、PCl5、CO2为非极性分子,H2O为极性分子,故④错误;⑤氢键不属于化学键,且冰中还存在范德华力,故⑤错误;⑥熔融状态的HgCl2不能导电,可知其为共价化合物,HgCl2的稀溶液有弱的导电能力且可作手术刀的消毒液,可知该盐可发生电离,为电解质,故⑥正确;⑦由于一水合氨可电离出NH4+和OH-,所以其结构式为。故⑦错误;⑧σ键重叠方式为“头碰头”,呈轴对称,π键重叠方式为“肩并肩”,呈镜像对称,故⑧错误;⑨干冰汽化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而共价键不变,氯化钠溶于水破坏了离子键,故⑨错误。选A。
9.答案 (1)甲醇 甲醇分子间形成了氢键,甲醛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2)平面三角形 大于 (3)极性分子 2 2s22p4
解析 (1)在甲醇分子中存在O—H键,氧的电负性较大,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甲醛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故甲醇的沸点较高。
(2)甲醇分子内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甲醛分子内的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3)甲醛分子中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CO与N2分子中都存在三键,故其分子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基态氧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4。
10.答案 (1)[Ar]3d74s2 (2)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氯乙烷分子间无氢键 (3)abc (4)sp2、sp3
解析 (1)基态Co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
(2)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物质熔、沸点较高,乙醇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氯乙烷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乙醇的熔、沸点高于氯乙烷。
(3)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乙炔为直线形结构、苯为平面结构,甲烷、乙炔和苯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乙醇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选abc。
(4)根据题图可知,N原子价电子对数有的为3、有的为4,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N原子杂化类型,价电子对数为3的N原子采用sp2杂化,价电子对数是4的N原子采用sp3杂化。
11.答案 (1)O (2)1∶2 (3)sp3 ①② (4)H2SO4、H2SO3 HNO3 < (5)d
解析 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为H元素;基态b原子的核外电子占据3个能级,且最高能级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则b为N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为O元素;d的原子序数是c的两倍,为S元素;基态e原子3d轨道上有4个单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则e为Fe元素。
(1)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电负性越大,所以N、O、S的电负性:O>N>S,即电负性最大的为O。
(2)氮气分子中含有1个氮氮三键,三键中含有1个σ键、2个π键,则氮气分子中含有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1∶2。
(3)H、O形成的化合物有H2O、H2O2,两种化合物可以任意比互溶,H2O2分子中O的杂化方式为sp3;H2O、H2O2的混合物中,水分子中存在的化学键为极性共价键,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①②正确。
(4)这些元素形成的常见无机含氧酸有H2SO4、H2SO3、HNO3等,酸根离子的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4的酸有H2SO4、H2SO3;酸根离子呈平面三角形结构的酸有HNO3;酸分子结构不对称,而酸根离子具有对称结构,结构对称稳定性较强,则稳定性:酸分子<酸根离子。
(5)Fe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最后填充d能级,Fe属于周期表的d区元素;根据其结构式及氯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可画出配位键的位置,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