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宇宙的边疆
一、语基落实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晕眩(xuán) 战栗(lì)
踝节(kē) 夙望(shù)
B.辽阔无垠(yín) 荒芜(wú)
旋涡(wō) 磅礴(pánɡ)
C.璀璨(cuī càn) 卡戎(rónɡ)
广袤(máo) 椭圆(tuǒ)
D.束缚(fù) 奄奄一息(yān)
氦气(hài) 甲烷(wán)
思路解析:A项,“眩”应读“xuàn”,“踝”应读“huái”,“夙”应读“sù”;C项,“璀”应读“cuǐ”,“袤”应读“mào”;D项,“奄”应读“yǎn”。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各级政府应该好大喜功,多为百姓谋福利,圆百姓的幸福。
B.许多自学成才的发明者,因为没有一纸文凭而遭到种种不公平的对待,一些有文凭而无所用心者,却“混”得颇为得意。
C.川流不息的河水来到入海口,迫不及待地投入了大海的怀抱。
D.相关地产人士认为,从需求结构上来说,楼市以刚需为主,房价暴涨的可能性微不足道。
思路解析:A项,感彩不当,“好大喜功”是贬义词。C项,用错对象。“川流不息”的适用对象是行人、车马等,用在河流上不正确。D项,“微不足道”指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这里仅指可能性非常小,可用“微乎其微”。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互联网尤其是电商,当前急需形成严格的行业自律、完善的市场制约,杜绝恶性竞争。
B.随着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新的腐败形式也在出现,有的甚至更加隐秘。反腐是一场持久的战争,它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
C.丁香花是哈尔滨的市花,每年四月底或是五月初,在冰城的大街小巷,一树树的丁香花竞相绽放,满城都是它浓郁的香气。
D.部分临床常用药品特别是一些经典老药非常奇缺甚至断货,这是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对于这种情况下,国家下定决心要采取相应措施。
思路解析:A项,“形成”缺少中心语,在“制约”后加上“机制”。B项,“成败”与“长治久安”两面对一面。D项,“非常”与“奇缺”语意有重复处;另外,句式杂糅,改为“对于这种情况”或“在这种情况下”。
答案:C
4.下面一段文字顺序已打乱,重新排序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这无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
②必定有许多这样的星球散布在整个宇宙空间里,但是,我们对它们的探索从这里开始。
③人类有幸来到地球这个行星上。
④从整个宇宙来看,它不但景色迷人,天下稀有,而且到目前为止,在我们的行程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当中,只有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
⑤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
A.③①⑤④② B.③⑤①④②
C.①⑤④③② D.①③⑤④②
思路解析:本段说明的对象是地球,中心句③放在开头;⑤句指示代词“这里”指地球,应在③句之后;①句又是对⑤句的总结;④句是过渡句,“景色迷人”承上,“对宇宙进行探索”启下;②句承④句话题继续说明。因此,答案应是③⑤①④②。
答案:B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近来,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我们还乡心切。虽然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我们用光速来量度距离。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光年不是度量时间的单位,而是度量距离的极大单位。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那是一个奇特而荒芜的地方。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1033,在1之后接33个0)。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5.对文中加点的“天神”一词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天神”指上天的意志。
B.“天神”指宇宙的规律。
C.“天神”指我们所处的地球。
D.“天神”指现有的知识。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从“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一句可以知道,“冒犯‘天神’”指违背宇宙的规律。
答案:B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现在还仅仅是起步阶段,目前对宇宙的认识,也是基于对地球的认识。
B.在探索宇宙方面,我们可能还十分“幼稚”,但我们目前掌握的理论已经证明努力不会白费。
C.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是用来丈量天体之间的距离的。
D.由于地球在天体中不具有“典型”性,因而我们目前基于地球获得的知识也不具有普遍性。
思路解析:B项,“我们目前掌握的理论已经证明”说法错误,文中是说“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并没有说“理论已经证明”。
答案:B
7.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对宇宙空间的测量上,地球上用来表示长度的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用处了。
B.如果人类能发明与光速相等的宇宙飞行器,我们只需8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太阳。
C.如果我们从宇宙中的一个星体上不加定向地任其落下,落到地球上的概率是1033分之一。
D.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星际间的空间十分辽阔,行星、恒星和星系十分稀罕而珍贵。
思路解析:C项,“落到地球上的概率”应为“落到一个行星上的概率”。
答案:C
8.怎样理解“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这句话的含义?
思路解析:结合前面的文字可以知道,星体在宇宙中是稀有的,我们的地球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广袤、寒冷、黑暗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符合这个意思即可。
参考答案:由于宇宙的广袤无垠,大多数空间是空的,所以相对而言存在的星体也显得稀有了。行星的存在是特例,而宇宙的空荡状态才是典型。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1题。
恒星考古:发现原始巨星踪迹
①科学家们通过模拟早就预测到,第一批恒星中的某些恒星是非常巨大的,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100倍,在仅仅几百万年的时间里就经历了生存和死亡——这个时间在宇宙中相当于一眨眼的工夫。但天文学家们一直没有发现第一批恒星存在的迹象。他们只能推测,那些恒星可能是在宇宙大爆炸发生之后最初的几亿年里形成的,由氢、氦和微量的锂构成。随着那些恒星作为超新星爆炸之后,产生了第一批重元素,这些重元素演化出了后来的星系和恒星。
②目前,利用一项被称为“恒星考古”的技术,日本国家天文台的青木和光及同事发现了这种恒星的首个迹象,这种迹象保存在其远古后代的化学成分中。第一代恒星的遗迹存在于一颗叫作SDSS J0018-0939的恒星中,其中的化学成分表明该恒星形成于一个气团,气团是由一颗非常巨大的恒星爆炸后所产生的材料构成的。
③第二代恒星燃烧较慢,已经存在了大约130亿年,它们中含有微量较重的元素,这表明这些恒星是由一种气体聚结而成的,以前的一颗或数颗超新星产物使这种气体丰富起来。“这就像柜橱里层的罐子中所盛的豆子,它们永远在那里待着,但你可以随时打开。”剑桥市麻省理工学院的天体物理学家安娜·弗雷贝尔说,“通过研究,科学家们能够将形成恒星的气团成分搞清,进而可以了解哪些成分以及其中有多少成分来自于第一代恒星。”
④跟铁之类的较重元素相比,恒星SDSS J0018-0939中碳、镁和钙等较轻元素的丰度很低。研究者称:对于这种特性,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一种叫作“不稳定对超新星”的特大质量恒星发生了爆炸。
⑤当恒星的核心温度变得非常高时,成对的光子变成成对的电子和正电子,这时就会形成不稳定对超新星。结果,外表压力下降引起恒星产生明显的塌缩,发生巨大的热核爆炸。青木称,这种爆炸会将恒星撕裂,产生研究小组发现的高浓度铁和少量的较轻元素。对此,弗雷贝尔说:尽管外层被炸掉,但较重的元素仍被吸回核心处,形成黑洞。
⑥这个研究成果是令人兴奋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论家们就可以宣告胜利了。目前,这只是一颗恒星,而且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这些恒星都是以这种方式爆炸的。
⑦研究人员正在观察更多恒星的化学特征,进一步搜寻其他的例证。如果这种恒星如此普遍,使用定于2018年发射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或者利用下一代的大型地面望远镜,未来的天文观测通过来自最遥远星系的远古光线,甚至能够直接观察到这种巨型恒星作为超新星死亡的现象。
9.下列关于第一代恒星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第一代恒星中的某些恒星体积巨大,质量超过了太阳,但一眨眼工夫就完成了由生到灭的过程。
B.第一代恒星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最初的几亿年里形成的,其主要成分为氢、氦和微量的锂元素。
C.第一代恒星存在的首个迹象是由日本科学家青木和光与其同事率先使用“恒星考古”技术发现的。
D.第一代恒星的遗迹在于由一颗非常大的恒星爆炸后所产生的材料构成的气团所形成的恒星中。
思路解析:A项,根据第①段第一句,“一眨眼”是相对于宇宙演变而言,非实指。B项,根据第①段第二、三句,原文为或然判断“可能”;“主要成分”错。C项,根据第②段第一句,“率先”无中生有。
答案:D
10.下列关于“恒星考古”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恒星考古是围绕一颗叫作SDSS J0018-0939的恒星中保存的化学成分展开的。
B.科学家试图通过搞清第二代恒星的气团成分来了解来自第一代恒星的成分及比例。
C.对恒星考古目前的研究成果应持谨慎乐观态度,因为这些研究成果不具有普遍性。
D.借助两种望远镜同时进行天文观测,恒星考古就会在2018年后取得更大成果。
思路解析:根据第⑦段,“同时”错,原文中是“或者”;“就会”说法太肯定,原文中是“如果”。
答案:D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②段中的“这种恒星”与第③段中的“这些恒星”都是由一种气体聚结而成的,这种气体如同“柜橱里层的罐子中所盛的豆子”。
B.一种叫作“不稳定对超新星”的特大质量恒星发生了巨大的热核爆炸,似可解释SDSS J0018-0939中较轻元素的丰度很低的原因。
C.麻省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家弗雷贝尔认为,外表压力下降引发恒星爆炸,尽管外层被炸掉,较重的元素仍被吸回核心处形成黑洞。
D.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的天文观测通过来自最遥远星系的远古光线,甚至能直接观察到第一代巨型恒星作为超新星死亡的现象。
思路解析:“这种恒星”指第一批恒星,它形成于气团,“由一种气体聚结而成”无依据。
答案:A
三、表达交流
12.下面是《宇宙的边疆》中的文字,请筛选并整合重要的信息,为“行星系”下一定义。
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演化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大概许多恒星都有跟我们类似的行星系:在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
行星系? ?
思路解析:下定义的表达方式是“被定义对象(种概念)+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的语言(种差)+临近的属概念”。本题先确定属概念“星系”,然后结合最后一句,不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行星系)是众多由岩石构成的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围绕恒星运行的星系。
13.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30字以内)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天文学家表示,类似地球的可居住行星可能就位于我们“自家后院”。目前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鉴定了三颗距离在300至600光年远的或可能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它们环绕着红矮星运行,研究人员称他们的发现表明6%的恒星可能具有类似的行星。科学家发现的或适合人类居住的最近红矮星及它的行星距离地球只有13光年远。
思路解析:这是一段新闻报道,新闻的核心内容是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话,将这句话压缩到规定的字数即可。
参考答案:科学家发现距离地球仅13光年远的或适合生命存在的宜居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