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祝福》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祝福》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8 20:0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祝 福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寒暄(xuān) 银镯子(zhuó)
窈陷(yāo) 间或一轮(jiàn)
B.拓片(tuò) 谬种(miù)
俨然(yǎn) 少不更事(ɡēnɡ)
C.倔强(jiàng) 草窠(kē)
负疚(jiù) 咀嚼赏鉴(jué)
D.牲醴(lǐ) 悚然(sǒnɡ)
胆怯(què) 沸反盈天(yínɡ)
思路解析:A项,“窈”应读“yǎo”;B项,“拓”应读“tà”;D项,“怯”应读“qiè”。
答案:C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胡虽然年过花甲,但还少不更事,书呆子气十足。
B.像祥林嫂这样连遭不幸、孑然一身的贫困妇女,是多么需要别人在精神上的理解与支持啊。
C.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封建宗法势力的吃人本质,在《祝福》这篇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D.小说中祥林嫂的婆婆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女人,居然在儿子死后把儿媳卖到深山野墺里赚钱。
思路解析:A项,“少不更事”,经历世事不多,即缺乏社会经验,不懂世故人情。不能用来修饰“年过花甲的老人”。B项,“孑然一身”,孤孤单单一个人。C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D项,“精明强干”,机警聪明,办事能力强。
答案:A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祝福》一拉开帷幕,鲁迅就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沉重而巨大的民俗风景画——农历新年时祝福的景象。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以改革发展为出发点,在实干中把现代化建设蓝图逐步变为现实,赢得更美好的未来。
C.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
D.我们在解读《祝福》时,可以深切感觉到民俗文化的威力无处不在,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秩序和道德规范。
思路解析:A项,偷换主语,可以在第一个分句加上“在……时”,或者删除“鲁迅”二字。B项,搭配不当,把“把持”改为“把握”。C项,句式杂糅,应改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装饰家居”或“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
答案:D
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鲁迅是一个非常有操守的人。       。所以他在20世纪早期就强调了人的个性,强调社会变革和人自我价值潜能的释放。?
①鲁迅一生更多的时间,是把矛头指向文人墨客
②他觉得那些表面上公允、合理的东西,其实是不合理的
③鲁迅从来没有骂过“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
④当年鲁迅的这种姿态,我觉得是真正知识分子的心态
⑤他讽刺的都是达官贵人、社会闲人
A.④①③⑤②       B.⑤②①③④
C.④⑤②①③ D.⑤②③①④
思路解析:在所给的语段中,第④句是总说,应放在开始,以便使“这种姿态”承接前文的“非常有操守”;①③为一组,谈鲁迅对“文人墨客”“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的态度;⑤与①③构成并列关系;②与后文衔接。
答案:A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
“唔唔。”她含胡的回答。
“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我么?……”
“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看。”她笑了。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5.“微雪点点的下来了”一句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思路解析:在小说《祝福》中,关于雪的环境描写比较典型,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渲染气氛,二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句话在文中独立出现,应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角度思考。
参考答案:“微雪点点的下来了”一句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暗示了祥林嫂的命运又将“雪上加霜”,遭遇新的不幸。
6.柳妈与祥林嫂的谈话可以概括为两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其谈话要点。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概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节选文字的前半部分,柳妈的话围绕祥林嫂额头上的疤痕展开;在节选文字的后半部分,柳妈告诉祥林嫂死后的痛苦。能按照这两层意思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1)围绕祥林嫂额头的伤疤,谈论祥林嫂再婚的问题,以祥林嫂的悲伤取乐。(2)告诉祥林嫂到阴间将被锯开的悲剧,希望祥林嫂捐门槛赎罪。
7.鲁迅先生很擅长描写人物的眼睛。在这段文字中,鲁迅先生分别描写了柳妈的眼睛和祥林嫂的眼睛。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这两处描写的作用。
思路解析:文中描写柳妈的眼睛的语句是“干枯的小眼睛”,描写祥林嫂的眼睛是“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可通过修饰词语思考这两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态的作用。
参考答案:作者通过描写柳妈“干枯的小眼睛”,揭示了柳妈的年老而贫穷,也反映了她的“精明”。通过描写祥林嫂“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表现了柳妈所讲的关于阴间的故事对祥林嫂的打击之大、伤害之深。
8.对于柳妈这一人物,有人说她本无恶意,是同情并帮助祥林嫂的人;也有人说她是鲁四老爷的帮凶,是她最后加重了祥林嫂经济和精神的负担,使祥林嫂最终走向了死地。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
思路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性题目,只要有明确的观点,并在文中找出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能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示例柳妈是同情祥林嫂的,她的玩笑使祥林嫂露出了唯一的一次笑容,虽然这笑中含有悲哀;她告诉祥林嫂阴间的情况无非是想让祥林嫂想办法解脱。(或:柳妈是鲁四老爷的帮凶,她幸灾乐祸,盯着别人的伤疤,以别人的悲伤为乐趣;她恐吓祥林嫂,使祥林嫂唯一的一点财产和希望化为泡影,加剧了祥林嫂的绝望。)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明  天
鲁 迅
“没有声音,——小东西怎了?”
红鼻子老拱手里擎了一碗黄酒,说着,向间壁努一努嘴。蓝皮阿五便放下酒碗,在他脊梁上用死劲的打了一掌,含含糊糊嚷道:
“你……你你又在想心思……。”
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间壁的单四嫂子,她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
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她的宝儿,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点青。单四嫂子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要是还不见效,怎么好?——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但宝儿也许是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这实在是病人常有的事。
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这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呼吸,几乎长过一年。现在居然明亮了;天的明亮,压倒了灯光,——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
单四嫂子知道不妙,暗暗叫一声“阿呀!”心里计算:怎么好?只有去诊何小仙这一条路了。她虽然是粗笨女人,心里却有决断,便站起身,从木柜子里掏出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都装在衣袋里,锁上门,抱着宝儿直向何家奔过去。
天气还早,何家已经坐着四个病人了。她摸出四角银元,买了号签,第五个便轮到宝儿。何小仙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但总免不了着急,忍不住要问,便局局促促的说:
“先生,——我家的宝儿什么病呀?”
“他中焦塞着。”
“不妨事么?他……”
“先去吃两帖。”
“他喘不过气来,鼻翅子都扇着呢。”
“这是火克金……”
何小仙说了半句话,便闭上眼睛;单四嫂子也不好意思再问。
单四嫂子接过药方,一面走,一面想。她虽是粗笨女人,却知道何家与济世老店与自己的家,正是一个三角点;自然是买了药回去便宜了。于是又径向济世老店奔过去。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单四嫂子抱了宝儿等着;宝儿忽然擎起小手来,用力拔她散乱着的一绺头发,这是从来没有的举动,单四嫂子怕得发怔。
宝儿吃下药,已经是午后了。单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睁开眼叫一声“妈!”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单四嫂子轻轻一摸,胶水般粘着手;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
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变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啕。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子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
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的在地上立着。许多工夫,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她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
这一日里,蓝皮阿五简直整天没有到;咸亨掌柜便替单四嫂子雇了两名脚夫,每名二百另十个大钱,抬棺木到义冢地上安放。王九妈又帮她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太阳渐渐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出要回家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
她现在知道她的宝儿确乎死了;不愿意见这屋子,吹熄了灯,躺着。她一面哭,一面想:想那时候,自己纺着棉纱,宝儿坐在身边吃茴香豆,瞪着一双小黑眼睛想了一刻,便说,“妈!爹卖馄饨,我大了也卖馄饨,卖许多许多钱,——我都给你。”那时候,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但现在怎么了?现在的事,单四嫂子却实在没有想到什么。——我早经说过:她是粗笨女人。她能想出什么呢?她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
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还魂是不能有的事,她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她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
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踉踉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
“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另另的……”
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的笑着挤着走去。
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一九二○年六月
(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说的开头,写鲁镇的古风,不上一更,大家都关门睡觉,夜半三更没睡的只有两家——咸亨酒店和单四嫂子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单四嫂子,夫丧子幼,只能靠纺纱来维持生计。半夜不熄的灯光不仅是她生活艰辛的表现,也是她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的一线希望。
C.在鲁镇的人们中,除草菅人命的何小仙外,王九妈、咸亨酒店的掌柜、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抬棺木的脚夫等,多少还体现出人间的一点温情。
D.文章通过对单四嫂子痛失独子的描写,展示了一幅令人震悚的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C项,“多少还体现出人间的一点温情”理解错误,这些人与“何小仙”一样,也是“吃人者”,他们一样麻木、愚昧,缺少同情心。
答案:C
10.单四嫂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思路解析:概括单四嫂子的形象,要抓住其言行和思想,联系其处境和遭遇,还要结合小说的主旨。
参考答案:单四嫂子是一个勤劳、善良、本分的劳动妇女,她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她把全部希望寄托于更加渺茫的“明天”,没有人同情她,她是封建社会中被压迫、被迫害的典型。
11.结合小说内容,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1)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
(2)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的笑着挤着走去。
思路解析:这两处画线的语句都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表现了鲁镇的人们在单四嫂子的不幸面前的心态。赏析时,要抓住人物的身份、心理特点。
参考答案:(1)这句话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表现了店伙装腔作势、愚弄百姓、怠慢病人的丑陋心态。(2)这句话采用了细节(动作)描写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两个以别人的不幸取乐、伺机欺负弱者、无同情心的鲁镇闲人形象。
12.这篇写作于1920年的收集在《呐喊》中的小说写了一个悲惨的故事,却以《明天》为题,其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加以探究。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作品主旨的把握和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探究。解答时,除要把握文中一再出现的“明天”一词的具体含义外,还要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思想分析探究。
参考答案:(1)《明天》是鲁迅先生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者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弱者被“吃”,而众人对此漠然视之,这样的民众没有“明天”。(2)耽于幻想“明天一切会好起来”的如单四嫂子一类的人,不会有明天。(3)要想有“明天”,就要唤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憎恨、对单四嫂子悲惨命运的同情,并对病态的社会加以“疗治”。
三、表达交流
13.仿写:根据语境,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再写出三个句子,填在横线上。
读点鲁迅,在你孤独无助时,那是一根神奇的拐杖;            ,               ;            ,               ;            ,               。?
思路解析:此题是嵌入式仿写题。解答此题一定要审清语境和要求,要分析语境隐含的信息。从画波浪线语句的特点看,要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读鲁迅”的作用。
参考答案:在你彷徨无奈时 那是一盏不灭的明灯 在你空虚无聊时 那是一份无价的精神大餐 在你消沉无为时 那是一剂振作奋发的良药
14.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答案:示例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立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