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一单元:《囚绿记》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一单元:《囚绿记》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8 20:1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囚绿记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瞥见(piē)  涸辙(ɡù)
炎热(yán) 公寓(yù)
B.纤细(qiān) 嫩芽(nèn)
婆娑(pó) 蕈菌(xùn)
C.幽囚(qiú) 固执(zhi)
葱茏(lónɡ) 猗郁(yī)
D.娇弱(jiāo) 触动(zhù)
攀缘(pān) 烽烟(fēnɡ)
思路解析:A项,“涸”应读“hé”;B项,“纤”应读“xiān”;D项,“触”应读“chù”。
答案:C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虽然对于封建迷信的禁止性规定一直都有,但过去执行不力,很多干部对此    。?
(2)陆蠡是台州    的文化名人,他正直的品格、博爱的胸怀、质朴的感情、缜密的思绪、清丽的文风,流露在字里行间,凝成一篇篇现代散文史上的杰作。?
(3)在地铁五号线和六号线换乘的通道,一位姑娘安静地站在墙角,身后是    的下班人群。?
A.不以为意  首屈一指  川流不息
B.不以为然  屈指可数  络绎不绝
C.不以为意  屈指可数  川流不息
D.不以为然  首屈一指  络绎不绝
思路解析:(1)“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由“执行不力”可知,应用“不以为意”。(2)“屈指可数”形容为数不多。“首屈一指”表示位居第一。用“屈指可数”更符合实际。(3)“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络绎不绝”指(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川流不息”表示往不同的方向连续不断地前进;“络绎不绝”一般表示往同一个方向连续不断地行进。根据语境,应用“川流不息”。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紧急避险造成损害,是指行为人在遇到紧急危难的情况下,为避免或救护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受损害,不得已而对某一较小的利益所致的损害。
B.她聪明,就像她的名字“永久的智慧”,几乎所有的女红她都会:烹饪、刺绣、织毛衣,做绢花和洋娃娃,编中国结和跳交谊舞。
C.《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D.要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并使之蔚然成风,还要大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形成浓厚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思路解析:A项,句式杂糅,“为避免或救护……使之不受损害”是将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在一个句子中。要么说“为避免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受损害”,要么说“为救护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受损害”。B项,分类列举不当,“烹饪”“跳交谊舞”不是女红。C项,搭配不当,“广泛而热烈”与“思考”搭配不当,应改为“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深刻的思考”。
答案:D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      。一连好几天,      ,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      。?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②可对于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③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
④我天天都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
⑤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⑥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思路解析:①②句意思相同,②句倒装,意在强调,与前文“不禁为之震颤”相呼应,故选②句;③句“望它们”与下句顶真相连,更为连贯,而且前面已有“一连好几天”,不必重复“天天”;根据语境“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寂寞”等,可确定第三处应选⑤句与之照应。
答案:B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①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②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③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④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5.文中加点的“自私的念头”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是“自私的”?
思路解析:根据下文紧接的语句,可以找到“自私的念头”的具体含义。至于第二问,可以结合这段文字结尾处的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自私的念头”指的是将常春藤牵进“我”的屋子。说“自私的”是因为“我”要牺牲常春藤的自由生活来装饰自己的房间。
6.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思路解析:这句话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了常春藤的“伸长”“攀缘”“舒放”,结合下文写常春藤的“柔绿”“嫩黄”“细瘦”“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可以看出,这句话极写常春藤生命力的旺盛,与下文形成对比。
参考答案:这句话极写常春藤生命力的旺盛。与下文写它的变绿变黄变细变瘦形成对比,揭示了“囚绿”对生命造成的损害。
7.第②段中写“我”原来在乡下居住时对床下嫩芽的爱护,似乎与上下文都不衔接。这段文字能不能删除?说说你的理解。
思路解析: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看,这段文字并不多余,能围绕这层意思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这段文字不能删除。这是作者采用衬托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绿”的喜爱之情。
8.绿枝条日见病损,“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
思路解析:作者把自己的念头称之为“魔念”,可见这种念头的荒唐和不近情理,是一种自私和偏执的怪念头。
参考答案:用“我”的“魔念”衬托“我”缺乏对外界生命的同情怜悯之心。“魔念”反映了“我”的一种自私、偏执的心理。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光  阴
陆 蠡
最近的一个秋日的傍晚,我在近郊散步,我迎着苍黄的落日走过去,复背着它的光辉走回来,足踩着自己的影子。“我是牵着我的思想在散步。”我对自己说,“我是蹑踪着我的影子,看我赶不赶得过它。”我一面走,一面自语。“我在看我自己影子的生长,看它愈长愈快,愈快愈长。”我独语。总之,我是在散步罢了。我携着我的思想一同散步。它羞怯得畏见阳光,老躲在我的影子里,使得我和它谈话,不得不偏过头去,伛偻着身子,是那么轻声地,絮絮地。
我们走着走着,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枚树叶,飘坠在我们的脚前。那样轻,怕跌碎的样子。要不是四周那么静寂,我准不会注意。但我注意到了,我捡了起来,我恍若看到这不是一片树叶,分明是一张日历,一张被不可见的手扯下来的日历。这上面写着的是一个无形的字:“秋。”
“秋!”我微喟一声。
“秋,秋!”我的思想躲在我的影子里和答我。
我感到有点迟暮了,好像这个字代表一段逝去的光阴。
“逝去的光阴。”我的思想如刁钻的精灵,摸着了我的心思。
“光……阴。”这两个平声的没有低昂的字眼,在我的耳边震响。
光阴要逝去吗?却借落叶通知我。我岂不曾拥有过大量的光阴,这年轻人唯一的财产,一如富贾之子拥有巨资?我曾是光阴富有者。
正是这样秋暖的日子,在很早很早以前。我坐在一只竹箩里面,——我的身子还装不满一只竹箩——我玩着谷堆里捉来的蚱蜢、螳螂和甲虫,我玩着玩着,无意识地玩去我的光阴。祖父是爱惜光阴的。他匆匆出去,匆匆回来,复匆匆出去,不肯有一刻休息。但是他珍惜也没有用,他仅有不多的光阴。等到他在一个悄然的夜晚,撇下我们而去时,我还不懂他为什么要离开我们,原来是他把光阴用尽了。
“你曾用欢笑驱赶你的光阴。”我的思想像“回声”的化身,复述我的话。
但是很久不那么做了。竟有一次我坐在房里整半天不出去。我伏在案前,目视着阳光从桌面的一端移到另一端。我用一根尺,一只表,来计算阳光的足在我的桌面移动的速度,我观察计算了好久。蓦然有一种感触浮起在我的脑际,我为什么干这玩意儿呢?我看见了多少次阳光从我的桌面爬过,我有多少次看见阳光从我的窗口探入,复悄悄地退出。我的心何时变得沉重?我像吝啬的老人计数他的金钱,我也在计算光阴的速度呢!我曾讥笑惜光阴人之不智,终也让别人来讥笑自身吗?
“你也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我的思想像幸灾乐祸似的,揶揄我。
真的,我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我想到光阴速度的相对性,得到这样的结论:感觉上的光阴的速度是年龄的函数。想到我自己在人生的象限上转过了几度呢?犹如作茧自缚,我自己衍出方程式而复把自己嵌在这式子里面,我悲哀了。
“你自己衍出方程式而复把自己嵌在里面。”思想嘤然回答,已无尖酸的口吻。
但是我无法改正这方程式,这差不多是正确的。啊,悲哀的,我想把这公式从我的脑中擦去,已是不可能。正如我刚才捡起来的树叶,无法把它装回原来的枝上。我重新谛视这片叶,上面仍依稀显现着无形的字:“秋。”
另一天,从另一枝柯上,会有不可见的手扯下另一片树叶——是一张日历——那上面写的应该是另一个字:“冬!”
“冬。”我的思想似乎失去了回答的气力。
“秋……冬”,又是两个平声的没有低昂的字眼,像一滴凉水滴进我的心胸,使我有点寒意。我不能再散步了,我携着我的思想走回家,施施归去。此后我就想起,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么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一部分耗蚀的了。
(选自《陆蠡散文选集》,有删改)
9.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描写散步的见闻时,很自然地把这种见闻转化为细腻的对话描写,体现了作者敏锐的感觉、复杂的思想,也表现了作者对时间的深刻认识。
B.作者精于构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思想”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成为自己如影随形的朋友。
C.“你曾用欢笑驱赶你的光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光阴”比喻成能被驱赶的事物,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用玩耍等方式使时间过得更快的行为。
D.本文妙“喻”连珠,如作者说飘坠的树叶是“一张日历”,说计算光阴的速度“像吝啬的老人计数他的金钱”等。
思路解析:A项,“对话描写”应为“心理描写”。C项,应为比拟的修辞手法。D项,“计算光阴的速度‘像吝啬的老人计数他的金钱’”不是比喻,是类比。
答案:B
10.第二段中“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枚树叶”有什么象征意义?第九段中写祖父匆匆的脚步有何作用?
思路解析:“树叶”的来处十分明显,但题干中问的是“象征意义”,故而应从深一层思考。要抓住文中“祖父是爱惜光阴的”分析写“祖父匆匆的脚步”的作用。
参考答案: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象征着光阴的逝去。祖父匆匆的脚步与“我”在竹箩里玩耍形成对比,用祖父的珍惜时间反衬“我”的不珍惜时间。
11.“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么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一部分耗蚀的了”一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真正想告诉我们什么?
思路解析:对这句话含义的理解,可以结合上文祖父对光阴的珍视分析。
参考答案: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当一个人意识到这一点时,他往往已经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光阴。作者真正想告诉我们:只有浪费过光阴的人,才会意识到光阴的可贵。
12.有人认为“但是很久不那么做了……终也让别人来讥笑自身吗?”一段表现的是作者对光阴的珍惜,也有人认为这一段说的是作者浪费光阴的事情。你同意上述哪一种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思路解析:对这段话的理解,要把握关键词语“那么做”指代的内容,结合上下文理解。
答案:示例(1)表现作者对光阴的珍惜。这一段承接上面“你曾用欢笑驱赶你的光阴”一句,但“很久不那么做了”表示转折,可见下文是写作者对光阴的珍惜。“我的心”“变得沉重”,“我”变得“吝啬”等表现了作者对光阴的珍惜。(2)说的是过去不珍惜光阴的事情。“竟有一次”带有一种自责的情绪,然后开始回忆过去不珍惜光阴的事情,其中用尺测量光阴的速度是无所事事的表现,“好久”表示时间之长,“我为什么干这玩意儿呢?”是对自己的责备。
三、表达交流
13.仿照画线语句的结构和使用的修辞手法,再写一个类似的句子。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我怀念着绿色??? ?
思路解析:仿句必须与原句运用的修辞一致,句式基本一致,表达类似的情感。画线处多用短句和对比手法。
答案:示例(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血烤热了。我欢喜看山清,我欢喜看花艳。我疲累于空旷的冬季的萧条和秋季的黯淡,我怀念着绿色,如同干枯的苗期望着甘霖!我如饥似渴的心情即使一叶之绿也如获尺璧。
14.下面的图表是有关机构对某市不同年龄段亚健康人群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分别概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种类型亚健康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

不同年龄段的亚健康状态
(1)身体亚健康:? ?
(2)心理亚健康:? ?
(3)社会适应亚健康:? ?
思路解析:回答本题应仔细观察图表,根据图表中柱状图的高低进行回答,回答时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
参考答案:(1)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呈平稳上升的趋势。(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
(2)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年龄越大,发生率越低)
(3)31~50岁年龄段发生率略高,之前或之后都相对较低。